有春讀史|說說中國歷史上的“漢”
      2025-05-23 12:54: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束有春  
      1
      聽新聞

        在我們說了中國歷史上的“周”“秦”“唐”之后,再說說中國歷史上的“漢”。在《有春讀史專題》開辟五周年之際,愿以此文向新老讀者朋友致以謝意。

        中國歷史上的“漢”,作為一個王朝出現,首先要從劉邦說起。

        一.劉邦身上的神性色彩:龍種、赤帝之子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劉邦,字季,又稱“劉季”,為“沛豐邑中陽里”即沛縣豐鄉人,后來沛升為郡,豐升為縣,邑屬于縣級以下行政區劃。由此可見,劉邦的出生地,應該是在今徐州豐縣。

        劉邦的母親曾經在“大澤之陂”即水塘堤邊休息,竟然睡著了,夢見自己與神相遇。當時,天空“雷電晦冥”,暴風雨快要到來的樣子。劉邦的父親來找他母親回家,驚訝地發現,一條“蛟龍”正覆在劉邦母親身上。回到家后不久,劉邦母親竟然懷孕了,生下的孩子就是劉邦。

        《史記》及《漢書》一般不記“怪力亂神”,但卻將劉邦出生異象記載下來,無非告訴人們,劉邦是“龍種”,是地地道道龍的傳人。

        出生后的劉邦,長相果然是“隆準而龍顏,美須髯”,高鼻梁,額顙即腦門非常飽滿,不似秦始皇長得“蜂目長準”、細眼長鼻。并且,劉邦的左屁股上,還長有七十二顆“黑子”即黑痣。

        成年后的劉邦,為人豁達大度,有“寬仁愛人”秉性,但家務事、農事是從來不上心。青壯年時,劉邦通過考試,考取了秦王朝的“泗水亭長”一職,當上了基層干部,應該也是吃皇糧的人了。

        秦王朝法律規定,方圓十里,就要設一亭,如同驛站館舍,供行旅之人食宿。劉邦雖為基層小吏,但管轄范圍達到方圓十里,應該是很有實權,吃香喝辣不愁。劉邦還擅長與上級領導交往,人頭熟,關系好,已經到了可以“狎侮”上級領導、與領導隨便開玩笑的程度。

        劉邦“好酒及色”,喝醉酒是常事。

        他經常到王媼和一個名叫“武負”的人開的兩個酒店喝酒,還經常醉臥在酒家。酒家“見其上常有龍,怪之”,即劉邦的身體上方有龍的影子在動。大家嚇了大跳,一傳十,十傳百,覺得劉邦是個不平凡的人,有龍庇護著,弄不好,就是“真龍天子”下凡了。所以,劉邦來喝酒,酒家一律不收酒錢,先是記賬,到了年底,兩個酒家都將刻有劉邦欠酒錢的竹簡全部毀棄,欠酒款一筆勾銷。

        劉邦能娶到老婆即后來的呂后,也是全憑老丈人“呂公”的慧眼相識。

        一次,沛縣縣令宴請從“單父”即山陽縣(今淮安)“辟仇”而來安居的老朋友呂公及家人,沛縣境內的豪杰官吏們都前來捧場祝賀。劉邦作為基層小吏,因人緣好,與上司關系熟,也被縣令邀請來了。

        當然,這種場合,也正是上司斂財、下屬巴結上司的好機會,“出禮”自然不用話說。

        酒席間,會看面相的呂公覺得劉邦異乎常人,有大富大貴面相,就將劉邦引入上座。酒席散后,呂公特意請劉邦留步,要單獨與劉邦交談。呂公希望劉邦要自愛,將來一定會有好前程;同時向劉邦提出,要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劉邦,成為劉邦的“箕帚妾”。

        劉邦正是因為喜歡參加社交活動,終于交上“桃花運”了。但為此,呂公老夫妻倆還斗嘴吵架了。老太婆認為,呂公平時說要將女兒嫁給“貴人”,現在竟許配給一位小小亭長劉邦!呂公卻說:“這不是你們女人所懂的”。他堅信自己是買了一份“潛力股”,堅信劉邦將來一定會有大出息,把女兒許配給這樣的男人,將來肯定有福享。

        呂公的女兒,后來果然成了“呂后”。

        劉邦得到了縣級領導重視,以亭長的身份帶隊,為縣里負責押送苦役到酈山,為秦王朝修建國家一級工程“阿房宮”。在押送途中,“徒多道亡”,很多人都逃跑了。

        劉邦心想,照這樣下去,到了酈山,人還不都跑光了?都是鄉里鄉親的,打不得,罵不得,于是利用夜晚,索性把苦力們的繩索全部解開,讓大家各自逃跑、自行解散算了。

        劉邦知道自己回去也無法交差,也準備自行逃跑。但有十幾名強壯者不愿意離開,他們愿意跟隨劉邦做事。大家喝了酒,當天夜里由小道前行,前途迷茫。當他們路過一個水澤旁,發現有一條白蛇擋道,劉邦趁著酒性,揮劍將白蛇斬為兩段。

        劉邦斬殺白蛇的地方,夜晚又來了一位老嫗,在那里哭述,說這條白蛇是她與“白帝”生的兒子,本是白帝之子,只因為化為蛇下界游玩,誰知擋了道,被“赤帝子”斬殺了。說完,老嫗就突然不見了。

        劉邦酒醒后,聽發現的人告訴他這件事,說自己是“赤帝”的兒子,心中獨喜,并且開始“自負”起來。而跟隨他的那些人,對劉邦是更加敬畏了。

        秦始皇經常聽術士說:“東南方向有天子氣”。于是,想通過“東游”視察來鎮壓一下。

        劉邦懷疑自己被盯上了,于是就跑到芒山、碭山一帶的山澤巖石間躲藏起來。但是,他的老婆即后來的呂后帶人去尋找,經常是逮個正著。

        劉邦感到很奇怪,他隱藏的地方,一般人是很難找到的呀!就問老婆是怎么找到他的。老婆告訴他:“你所在的地方,上面的天空中,經常有云氣出現,所以我們能輕而易舉地找到你。”

        劉邦聽了后,心中更加竊喜。

        當地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聽說劉邦身上有神性,有很多人都愿意跟隨劉邦,聽他使喚,與他結交朋友。劉邦的人脈,愈來愈廣,影響愈來愈大,是當地的一個名人。

        楚漢戰爭正式打響前,當項羽的軍隊攻破函谷關后,亞父范增曾勸說項羽盡早滅了劉邦,不要留下后患?!稘h書?高帝紀》記載,范增對項羽說:“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今聞其入關,珍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小。吾使人望其氣,皆為龍,成五色,此天子氣。急擊之,勿失?!庇纱丝磥?,劉邦身上的神性色彩,在當時已不是什么秘密。

        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七月,楚國人陳勝、吳廣農民起義爆發,陳勝自立為“楚王”,將自己的政權定名為“張楚”,即張大楚國之意。

        早在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建立統一的秦王朝,對此,楚國人最為不服。歷史進入戰國諸侯爭霸后期,已經形成“橫則秦王,縱則楚霸”的格局。老楚懷王熊槐被秦國采取欺騙手段騙到秦國,最后又死在秦國,楚國從此由盛而衰,直至于公元前222年被秦國所滅。當時楚國就流行這樣的歌謠:“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里的“三戶”,通常是指楚國三大姓:屈、景、昭;另一層解讀是,由于楚國人怨恨秦國,縱然只有三戶,猶足以滅亡秦國。

        全國許多郡縣紛紛響應陳勝、吳廣,將秦王朝任命的地方長吏殺害。劉邦所在的沛縣縣令害怕遭到殺害,開始打算主動投誠,響應陳勝、吳廣;但在縣掾、主吏蕭何、曹參的建議下,希望縣令讓劉邦去召集一些逃亡在外、不是吃官糧的人,讓他們組成人馬隊伍來保衛縣城,抵擋一下陳勝吳廣的隊伍,也算是對得起自己是“秦吏”官家人的身份。

        縣令竟然聽從了蕭、曹二人出的餿主意,讓樊噲通知劉邦,讓他召集人馬。

        劉邦正愁沒由頭起事,并且是不怕事大,只怕事小,加之平時的“神性”影響力和為人厚道義氣,很快就集結到幾百人馬隊伍,來到了縣城門外。

        縣令見狀,開始后悔莫及,害怕劉邦有異心,趁機把他這個官家人給殺了。于是下令,緊閉城門,不能讓劉邦隊伍進城。同時對出餿主意的蕭何、曹參二人要行使誅殺。嚇得蕭、曹二人趁機翻城墻逃命,投奔到劉邦隊伍中來了。

        劉邦讓人在布帛上寫字,再用箭射入沛縣城中,向城中老百姓曉以利害,發出“天下同苦秦久矣”的呼聲,提醒城里的百姓們,不要因為為縣令守城而招來諸侯“屠沛”“父子俱屠”的災難;希望大家共同誅滅縣令,重新選定新的縣令,以響應陳勝、吳廣。

        沛縣城內老百姓聽了宣傳后,“父老乃帥子弟共殺沛令”,打開城門,迎接劉邦隊伍進城。

        后來在眾人一致公推下,加之蕭何、曹參本來就是秦王朝的“文吏”,又害怕將來遭到秦王朝的滅門滅族之災,“盡讓高祖”劉邦,請劉邦當新的縣令。諸父老長者也說:我們早已聽說你劉邦很“奇怪”,將來一定會富貴,并且卜筮的卦相上也顯示,你是“最吉”的。

        但劉邦還是謙讓,說自己能力不夠?;靵y之際,沒有人敢于出來承擔重任,就這樣,劉邦也算是經過民主選舉,當上了未經秦王朝政府任命的新的沛縣縣令,這情景,倒有點像當上了“造反派司令”。人們一致尊稱劉邦為“沛公”。

        新上任的沛公劉邦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蕭何等人的建議下,舉行了一系列儀式,開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動。如:專門為黃帝建立祠廟,在縣衙大廳舉行祭祀戰神蚩尤儀式等。由于劉邦知道自己是“赤帝子”,所以在儀式上,“釁鼓旗,幟皆赤”,即以紅色為基調,旗幟為紅色。

        漢文化“尚赤”,旗幟也是紅色,我們時至今日都欣賞“紅旗”,其濫觴是否就在這里?如是,則沛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面紅旗誕生的地方,“沛公”劉邦是第一位紅旗手。

        劉邦的隊伍很快就發展到了二三千人,他率領這支隊伍,走出沛縣,開始了他攻城奪地打天下的人生生涯。

        在這期間,原來被秦滅掉的燕國、趙國、齊國、魏國皆自立為王,與秦王朝徹底分裂。

        作為世世為楚國將領、“有名于楚”的項氏家族,項梁、項羽叔侄倆也在秦二世元年九月,開始在江南起事。先是由項梁設局,由項羽來殺死會稽郡郡守;之后,他們又擊殺地方官吏數十百人。項梁成為會稽郡守,項羽成為項梁手下裨將。再后來,他們又召集到吳中地區的“精兵八千人”,從此正式開始了他們的“亡秦”行動。

        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當時年已七十的范增見天下大亂,滅秦之火到處燃燒,不顧年邁,從老家跑來向項梁獻計。他說:“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返,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范增認為,項梁是“世世楚將”門第出身,一定能夠擔當起滅秦興楚大任。項梁將范增留下,共同謀事,項羽尊稱范增為“亞父”。

        三.劉邦與項羽:楚軍中的杰出將領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劉邦率領自己的武裝,很快拿下了已被梁國占領的胡陵、方與(均在山陽郡即今淮安境內)兩塊地盤。又回防自己的老家豐邑,將圍攻豐邑的秦軍擊退。劉邦派大將雍齒專門負責守護豐邑,自己則率軍繼續向外擴張地盤,并且很快奪得薛地(今徐州境內)。

        但是,到了這一年的十二月,楚王陳勝被其身邊的御夫莊賈殺害,對楚軍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而守護豐邑的雍齒,后來又在魏軍攻勢面前,因其原先就“雅不欲屬沛公”,從心眼里就瞧不起劉邦,所以就向魏國投誠、轉身為魏國守護豐邑。劉邦只好放棄薛地,想重新奪回豐邑,但攻打無果,只好又回到老根據地沛縣。這個雍齒,在劉邦奪得天下、當上皇帝后,還被劉邦封為侯,成為劉邦為自己而樹立的不計前嫌、寬宏待人、以穩定人心的典型。

        再說這時的劉邦,有點像沒頭蒼蠅,到處亂打亂撞,孤軍奮戰,難以成氣候。那么,劉邦又是如何從沛縣走出去、與項梁的項家軍聯系上、正式成為楚國滅秦的楚軍軍事力量的?應該是劉邦主動去投奔項梁的項家軍的。

        秦二世三年的四月,項梁的軍隊擊殺了已經自立為楚王的景駒,率兵駐扎在薛地薛城。劉邦此前已經取得攻打碭郡的勝利,人馬已經發展到九千人了;并且在中途又結識了張良,二人成為終生戰友。

        劉邦得知項梁已經駐扎薛地,就帶領百余騎隨從去拜見項梁。項梁對劉邦應該是欣賞的,當即作出重大決定:給劉邦增派五千兵力,同時給他配備十名“五大夫將”,從而進一步壯大了劉邦這支隊伍的武裝力量。劉邦從此跟著項梁,編入楚軍行列,與項羽一道并肩戰斗,二人是地地道道的楚地老鄉加戰友。

        劉邦軍事力量壯大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奪取豐邑,因為那里是他的家鄉。結果,雍齒被打敗,逃到了魏國,豐邑又回到了劉邦手中。

        楚軍為了師出有名,項梁他們遍訪民間,終于找到了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當時,熊心正在民間牧羊。由于熊心是正宗楚王后裔,其身份具有強大的號召力,楚軍終于找到了主心骨。

        秦二世三年五月,項羽攻打襄城取勝后,回到薛地;六月,劉邦也來到薛地。在項梁的主持下,大家共同擁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楚王,為了順從民望,增強號召力與凝聚力,仍然尊稱熊心為“楚懷王”。都城治所設在盱眙。

        新的楚懷王誕生了,“老楚人”在楚懷王熊心的統一領導下,在項梁的統一軍事指揮下,全面開啟了“亡秦必楚”的戰爭。項羽與劉邦各自施展才能,攻城奪地,他們要聯袂將“亡秦”戰斗進行到底。

        楚軍在與秦軍作戰中連連取勝,項羽、劉邦分別帶兩路人馬,聯手向西,與秦軍作戰。他們“西略地至雍丘”時,與秦軍主力作戰,結果是“大破秦軍”,將秦朝大將李由斬殺。

        與此同時,項梁的軍隊又在定陶“再破秦軍”。但此時的項梁開始出現驕傲自滿和輕敵情緒了。由于當時從七月至九月連續下雨,到了九月的一天夜晚,秦朝大將章邯“夜銜枚”襲擊定陶,項梁不幸被殺,楚軍損失慘重。

        當時,劉邦、項羽他們正在進攻陳留,當項梁兵敗遇害消息傳來時,“士卒恐”,軍心恐懼,對秦王朝政府軍的力量要重新認識,不可小覷。大家商定,停止向西挺進步伐,全部“引兵而東”,撤回楚地本土。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彭城西邊,將軍呂臣的軍隊駐扎在鼓城東邊,而劉邦的軍隊則駐扎在本屬梁國的碭郡(今河南境內)。

        楚懷王熊心因項梁之死而對秦王朝政府軍產生畏懼,將都城治所由盱眙遷到彭城(徐州),他以項羽為魯公,封項羽為長安侯,封品臣為司徒,呂臣和項羽的軍隊由楚懷王直接領導指揮。楚懷王同時封劉邦為碭郡長、武安侯,碭郡的兵力由劉邦統一指揮。

        四.為人寬厚大度,劉邦獲“先入定關中者王之”機遇

        秦將章邯在擊敗項梁后,又率秦王朝政府軍渡河北上,攻打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援,楚懷王就任命“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軍,范增為末將,北上救趙。

        同時,楚懷王命令劉邦率軍“西略地入關”。楚懷王曾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

        當時的形勢是,秦王朝政府軍仍然很強大,諸侯國軍隊要想取得關中是很難的,所以都不想先入關。但有一個人除外,他就是項羽。項羽也想與劉邦一道西入函谷關,他一心要報叔父被秦軍殺害之仇。

        楚懷王身邊的老將謀臣們們早已發現,項羽為人,“慓悍猾賊”(一作“慓悍禍賊”),嗜殺如命,經常搞屠城坑卒,所到之處,“無不殘滅”。襄陽城被他攻下后,“無噍類”,能吃飯的人,沒有一個活下來。大家擔心,讓項羽進入秦王朝都城腹地后,也會這樣做。加之陳勝、項梁都因與秦軍硬杠而被打敗,所以大家建議,派劉邦這位向來“寬大長者”去“西略地”,不要侵暴百姓,要采取懷柔政策,也許能拿下關中。就這樣,劉邦率領自己的軍隊,加上陳勝、項梁敗后的散卒,去西向攻秦,從而后來出現劉邦軍隊先入咸陽一幕。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劉邦引兵向西,一路與秦軍交戰。開始先攻昌邑,很不順手。到了高陽這個地方,他聽取一個名叫酈食其(讀“歷異基”音)的“里監門”即“小區門衛”的建議。

        酈食其是陳留郡高陽里的一個門衛,當各路反秦大軍蜂起后,他覺得在眾多將領中,劉邦還算是一位“大人長者”,為人大度,辦事靠譜,于是主動來向劉邦獻計:先攻陳留,因為那里是秦軍的糧倉。

        劉邦這時“方踞床”,半躺在床上,“使兩女子洗”,正享受兩位漂亮女子為他洗腳捏腳的快樂。酈食其進來后,見此情景,也不向劉邦行拜謁禮,只是雙手合十,給劉邦來個先聲奪人,說:“足下必欲誅無道秦朝,不宜踞見長者?!?/p>

        劉邦一聽這話,趕快坐起,“攝衣謝之”。衣服還未穿戴好,就趕緊請酈食其上坐。

        劉邦聽取酈食其建議,取得奪取陳留糧倉勝利。劉邦也不吝嗇,封酈食其為“廣野君”,用酈食其的弟弟為將領,專門負責守衛陳留。

        劉邦從此開始,愈打愈順,戰果不斷,又相繼奪取了白馬、曲遇、滎陽、潁川、轘轅、南陽、宛城等地。

        劉邦后來又聽取南陽郡守的門人陳恢建議,將所攻下的城池仍然分封給原先的官員,由他們來負責把守,只是把這里原先的甲卒士兵全部帶走,納入到劉邦隊伍。就這樣,劉邦的隊伍不斷壯大,他要率領這支隊伍去攻打秦國腹地,占領都城咸陽。

        劉邦在奪取南陽郡后,封南陽郡守為殷侯,又封陳恢食千戶俸祿。這一招果然靈驗,那些城池還沒有被劉邦拿下的郡縣,“聞聲爭開門而待”,歡迎劉邦隊伍的到來,劉邦“引兵西,無不下者”。孫子兵法有“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劉邦做到了這一點。

        五.項羽破釜沉舟大敗秦軍,劉邦奪取咸陽仍駐扎灞上

        這期間,項羽以“謀反”罪名,將同行北上救趙的上將軍宋義及其子宋襄殺害,項羽奪取軍權,被擁立為“假上將軍”。后經楚懷王認可獲準,成為上將軍。

        項羽在楚國威名大振,名聞諸侯。他率楚軍渡過黃河后,“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讓士卒有必死取勝的信心?!捌聘林邸薄氨乘粦稹背烧Z由此而來。

        楚軍與秦軍在鉅鹿展開決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鉅鹿之戰”。

        楚軍戰士無不“以一當十”,戰場上是“呼聲動天”。在旁觀戰的其他諸侯軍見狀,“無不人人惴恐”。

        楚軍大破秦軍,項羽召見諸侯將領。這些將領進入項羽轅門時,“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項羽。項羽打敗了秦將章邯、王離,致使“諸侯皆附”,從此成為各諸侯國的上將軍了。

        章邯后來因懼怕趙高迫害,不敢再回咸陽,在殷墟與項羽結盟,被項羽封為雍王。章邯的軍隊全部編制到楚軍行列,成為與秦軍作戰的先頭部隊。

        但是,到了新安這個地方,項羽擔心秦軍降卒人太多,“其心不服”,如果到了關中咸陽,更容易生事嘩變。于是,在一天夜里,在新安城南,竟將秦軍二十多萬降卒全部坑殺了。

        而在咸陽城內,趙高已將秦二世殺死,派人來與劉邦約談,想與劉邦分享關中。劉邦擔心有詐,就用張良計謀,派人去游說秦軍將領,并且“啗以利”,給他們塞足了“紅包”,讓他們為劉邦軍隊讓道。

        劉邦的軍隊順利攻破了武關、藍田,進入秦國腹地。又通過大樹“疑兵旗幟”來壯大聲勢。劉邦嚴肅軍紀,軍隊所過之處,不得行擄掠百姓財產之事。從而出現“秦人喜,秦軍(瓦)解”、秦軍“大破”的現象。秦都咸陽已完全在劉邦的掌控之中。劉邦已搶在各路諸侯軍之前,將軍隊先駐扎在灞河邊上,這里離咸陽城很近,已經對咸陽城造成威逼控制態勢。

        這時的秦王朝在趙高建議下,早已去掉“秦王朝”之名,又重新降為諸侯國“秦國”了。九月,秦國國王子嬰誅滅趙高后,聞聽劉邦的楚軍已經駐扎到灞河,就“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來到離灞上不遠的枳道旁,主動向劉邦投降。

        有的將領提出,干脆殺死秦王子嬰。劉邦反對說:“當初懷王派我西進,就是因為我能寬容待人。況且人家已經主動投降了,再殺他,那就是不吉祥。”劉邦讓人看管好秦王子嬰,“遂西入咸陽”,正式滅秦。

        這一年,史書上記載為漢元年(前206年),時間是在冬十月。由于秦王朝以十月為歲首,實即是秦王朝的正月。

        劉邦本來想在奪取的咸陽皇宮中休息,樊噲、張良力諫不可。

        劉邦為人,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聽取屬下的善意建議。于是,劉邦下令,只是將秦國的重寶財物、府庫圖籍文書加以封存;將軍隊主力從咸陽撤出,駐扎到灞河上。這時,蕭何做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盡收秦丞相府圖籍文書”,獲得了秦王朝疆域人口的第一手資料,為后來的“漢承秦制”提供了重要依據和保障。

        到了十一月,為了安撫百姓,整頓軍紀,劉邦又將諸縣父老豪杰召來,曉諭利害,并“約法三章”。

        劉邦對大家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吾與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仍然保留原有官職)。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灞上,是待諸侯至而定約束?!?/p>

        劉邦讓人與原先的秦吏到各縣鄉去宣傳告諭,讓老百姓們放心。

        秦國民眾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劉邦不肯接受,告訴大家,他們有很多糧食,不想麻煩百姓。人們一聽,更加開心了,唯恐劉邦不當秦王。

        六.劉邦“如廁”逃離“鴻門宴”,懷王“如約”最終引來項羽殺生之禍

        由于項羽在打敗秦將章邯后,自號“雍王”,其愿望是要“王關中”,當關中的老大。如果真是這樣,項羽到來,劉邦就不可能擁有關中了。劉邦聽取屬下建議,迅即派兵把守函谷關,力圖阻擋此時號稱擁兵百萬(實際只有四十萬)的項羽入關搶“桃子”。

        聽說劉邦已定關中,并且把關門緊密,項羽大怒,派黥布攻破函谷關,將軍隊駐扎到戲下這個地方。

        這時,劉邦的左司馬曹毋傷派人去告訴項羽,說劉邦想當關中王,令秦王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曹毋傷出賣劉邦,希望得到項羽封侯。結果在“鴻門宴”上,項羽又把此事告訴了劉邦,所以劉邦從鴻門宴回來后,二話不說,就把曹毋傷給弄死了。項羽有勇無腦,出賣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由此可見。

        再說此時的劉邦兵力也只有十萬(號稱二十萬),顯然“力不敵”項羽。后在項羽的季父、左尹、張良好友項伯來回傳話撮合下,在張良、樊噲等人的幫助策劃下,項羽打消了對劉邦的懷疑。

        項伯作為項羽的父輩,利用夜晚來見好友張良,讓他趕快離開劉邦,因為項羽要開始對劉邦展開強烈軍事行動了,不要白白送死。誰知張良不愿離開劉邦,認為在這危難關頭,“亡去不義”。他還把項伯引薦給劉邦。劉邦視項伯為兄長,雙方還結成兒女親家。

        項伯所為,是在泄露項羽的軍事秘密。在連夜趕回后,又向項羽轉達劉邦的話,從而使項羽相信:劉邦入關,是“秋豪無所敢取,籍吏民,封府庫”,一心在等待他項羽的到來;劉邦之所以嚴守函谷關,也是為了防止其他盜賊入關;劉邦日夜盼望項羽到來,怎么可能反叛項羽呢。

        項伯繼續勸說侄子項羽:“沛公不先破關中兵,你能順利進入關中嗎?”“人家劉邦有大功,擊之不祥,不如順勢而善待之”。

        項羽不但不懲罰這位吃里扒外、泄露軍事秘密的叔父,還完全聽信了項伯的勸說。項家不亡,與天理不合。

        項羽在新豐擺設“鴻門宴”時,又出現亞父“范增數目項羽擊沛公,(項)羽不應”的場景,出現“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驚心場面。后來,劉邦利用“如廁”之機,不告而別,終于實現金蟬脫殼,逃過被項羽殺害一劫。

        項羽西入咸陽,采取了與劉邦完全不同的做法:屠燒咸陽的秦王朝宮殿,大火是三月不滅。

        項羽的楚軍所過之處,無不殘破不堪,致使秦地百姓大失所望。

        更為匪夷所思的是,項羽又將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殺死。

        最后,項羽又將秦王朝宮殿里的“貨寶婦女”全部擄掠而東,以實現他“富貴還鄉”的人生理想。

        項羽的人生格言是:“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這種小富即安的“顯擺”做派,被時人嘲諷為“楚人沐猴而冠”。

        雖然如此,楚懷王還是堅持“如約”,即按照原來的約定,由劉邦來接管關中大地。

        項羽對此十分不滿,認為楚懷王熊心原先只是一個牧羊人,是由他叔父項梁一手扶持上來的,楚懷王沒有任何功勞戰績,憑什么可以主宰約定?他對身邊的人說:能夠安定天下,是他項羽與諸位將領。

        于是,項羽假裝尊楚懷王為“義帝”,其實是要架空楚懷王,項羽根本不聽楚懷王調遣,他自己要當大王。直至發展到后來,竟將“義帝”楚懷王殺死。其嗜殺魯莽的荒唐舉動,注定了他不可能做大做強。

        七.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不意竟成“漢朝”名稱創始人

        漢二年(前205年)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統轄梁、楚兩地的九個郡,以彭城為都城。

        項羽將天下重新瓜分,立諸將為諸侯王,并把每位諸侯王國的都城也進行了確定。因為巴、蜀道險,加之那里居住的大都是秦國逃難發配去的人,很難治理,項羽要把這個燙山芋分給劉邦。為了遮人耳目,項羽對外宣稱:“巴蜀亦是關中地域”,所以任命劉邦為“漢王”,統轄巴、蜀、漢中地區;同時以南鄭為“漢王”劉邦的都城,之一句話,就是不讓劉邦以咸陽為都城。由“沛公”到“漢王”,劉邦在仕途也算進了一大步。

        為了限制削弱劉邦,項羽又將關中一分為三,將原秦王朝的三位將領章邯、司馬欣、董翳分封為王,以達到與劉邦抗衡、鉗制劉邦發展的目的。

        除以上四位諸侯王,項羽還分封了八位諸侯王,計有十二位諸侯王誕生了,原先統一的大秦王朝疆土,終于被新起的諸侯國瓜分完畢。

        到了四月,項羽宣布罷兵,天下太平了,各路諸侯回到自己的封國就任。天下似乎已經進入到項羽主宰的時代。

        漢王劉邦在去南鄭赴任的路上,聽取張良建議,至“褒中”這個地方時,把棧道全部燒毀了。一是為了防備其他諸侯國來襲擊,二是向項羽表明,他劉邦已經沒有再向東發展、與項羽爭地盤的意愿了。

        當劉邦準備在西部當一個諸侯王、安穩度日時,手下的將士卻“皆歌謳、思東歸”,大家想念老家的親人和那片土地了。有不少人還沒有到南鄭時,就中途逃跑了,他們不愿意呆在西部過生活。

        在逃跑的人中,治粟都尉韓信就是其中一個。歷史上,從此出現了“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千古佳話。

        蕭何極力將韓信引薦給劉邦,甚至說出:“必欲爭天下,非韓信無可與計事者”。漢王劉邦十分重視韓信這樣的大才,特意齋戒,設壇場,拜韓信為大將軍。

        韓信向劉邦獻計:“不如決策東向,爭權天下”。楚、漢爭霸的戰火,又開始點燃。

        2024年3月,我曾隨隊赴陜西省考察,得以一睹位于漢中市中心的“古漢臺”。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曾駐蹕于此,并由漢中發跡定鼎,將國號定為“漢”。他駐過的高臺被后人尊稱為“古漢臺”,是漢家基業的象征。在這里,還有劉邦拜韓信為大將的“拜將壇遺址”、劉邦為漢王時的“飲馬池”遺址。漢中市博物館就是依托這三組漢代遺址建成。

        劉邦在向西略地的過程中,對許多原來秦王朝的苑囿園池,“皆令人得田之”。毀園還田,讓老百姓有田可種,有糧可食。

        劉邦后來又打敗章邯,占領了咸陽,下令除掉原來秦王朝的社稷,更立劉姓漢王家的社稷神以祭拜。

        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劉邦后來建立了“漢王朝”,在華夏大地上,最終形成數量眾多的“漢人”,出現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的“漢文化”,好一個“漢”字了得!豈不知,這里都有項羽當年的一份心意!

        八.項羽殺害楚懷王熊心,楚漢戰爭正式打響

        項羽出關后,把“義帝”楚懷王趕到長沙郴縣去居住。他對楚懷王熊心說:“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

        在楚懷王被強行遷徙途中,項羽又暗中命令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殺義帝(于)江南”,當行船至江中時,“義帝”楚懷王被殘酷殺害。

        劉邦后來聞訊后,“袒而大哭”,為義帝發喪三日。同時,他也終于等到了與項羽開戰的最佳時機。

        劉邦派使者告曉各路諸侯,揭露項羽的暴行和罪行。其告諸侯書是這樣說的:“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于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兵皆縞素。悉發關中兵,收三河(河南、河東、河內)士,南浮江漢以下,愿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p>

        劉邦師出有名,正式吹響了向項羽宣戰的號角。

        這一年的冬天,項羽率兵北上,攻打齊國,彭城后方空虛。到了第二年即漢三年(前204年)春天,漢王劉邦聯合五國諸侯兵力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到了四月,漢兵皆入項羽的西楚都城鼓城,“收其貨寶美人”,天天“置酒高會”。

        但劉邦還不是項羽的對手,雖然奪取了項羽的老巢彭城,但很快又被項羽奪回,漢兵死亡十余萬人,睢水為之不流。劉邦在大風揚砂石、折木發屋、天氣突然昏暗的天助下,“與數十騎遁去”,逃離彭城。

        項羽將逃跑途中的劉邦父母妻子全部活捉,關在楚軍大營中,作為人質。

        彭城殘敗后,劉邦投奔到呂后的哥哥周呂侯那里,重新招集殘兵敗將,將軍隊先駐扎到碭郡,后又屯兵滎陽,在蕭何和韓信幫助下,“兵復大振”。

        漢軍與楚軍在滎陽之南的京、索之間對峙歲余,雙方都在爭奪敖倉糧食。漢軍被楚軍圍困,糧食匱乏。劉邦后來采用陳平離間計,用四萬斤黃金去離間楚國君臣。最終使項羽與亞父范增失和,項羽產生范增“與漢有私”想法,疏遠范增。范增后來主動請求項羽“賜骸骨”,讓他回鄉,還未至彭城,就“疽發背而死”。

        劉邦的漢軍已經到了斷炊地步,在大將紀信的建議下,這天夜晚,由陳平具體落實安排,讓漢軍營中的二千多名女子穿上鎧甲,化裝成軍士,從東門沖出,以引來楚軍追擊。

        與此同時,紀信又扮演成劉邦,乘座劉邦的“黃屋車”向外奔馳,并且還讓人喊到:“城中糧食已經吃光了,漢王出來投降楚軍啦”。

        紀信被楚軍活捉,楚軍果真以為捉到了劉邦,山呼萬歲,慶祝勝利。誰知劉邦與數十騎早已從滎陽城西門逃出城了,向成皋方向奔去。項羽一怒之下,將紀信燒殺而死。紀信與二千女子用流血犧牲保住了劉邦性命。

        劉邦逃到成皋,再入函谷關,“收兵欲復東”,與項羽再戰。這時,一位姓袁(一作“轅”)的袁生向劉邦建議,采取迂回、疲兵戰術,來打亂項羽的軍事圍剿布置。劉邦聽從了他的計謀,出兵宛縣、葉縣之間,在宛縣“堅壁不與戰”,以保存有限的軍力。

        項羽后來還是攻破了滎陽城,開始圍成皋,漢王劉邦再度化裝逃跑。后來在得到張耳、韓信軍隊時,才“復振”,重新又與項羽展開較量。

        到了劉邦漢四年(前203年),漢軍趁項羽率主力去奪取梁地機會,采用激將法,引誘楚軍出城作戰。在楚軍半渡汜水時,大破楚軍,攻下了成皋,“盡得楚國金玉貨賂”。漢王劉邦又重新奪得成皋,靠近敖倉,軍糧有保障,軍事、經濟實力大增。

        在這期間,劉邦又聽信張良之計,封已經攻破齊國的韓信為真“齊王”,因其與楚軍靠近,使之“自為守”,可以牽制楚軍力量。

        項羽也曾派人去游說韓信,希望他不要幫劉邦。但“韓信不聽”,因為他曾在項羽那邊被長期冷遇,后來才投奔到劉邦麾下,并被重用。

        項羽、劉邦,本來都是楚懷王身邊的哼哈得力二將,只因楚懷王被項羽殺害,一時間,群龍無首,軍閥混戰,最后形成項羽的“楚”與劉邦的“漢”這兩股較強勢力。但項、劉二人誰能夠得到韓信的支持,誰的勝算概率就大。

        在一場場戰斗中,項羽的“武夫”“嗜殺”本性更加明顯,劉邦的“老成”“善任”特點愈來愈發揮出優勢。

        楚漢相爭,致使“丁壯苦軍旅,老弱疲轉漕”。有一次,項羽在廣武這個地方向劉邦喊話,認為“天下”已經有幾年不得安寧,都是因為他們二人的緣故,提出要與劉邦“獨身挑戰”即“單挑”。

        劉邦回答:“吾寧斗智,不能斗力”,絕不與你項羽“單挑”。劉邦趁機列出項羽十大罪狀,并曉之天下。劉邦宣稱自己是“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余罪人擊殺項羽”。

        項羽被劉邦罵得狗血噴頭,大怒,用箭將劉邦胸部射中。

        為了不讓對手發現自己傷勢嚴重,劉邦急中生智,說:“敵人射中了我的腳指”。在傷情嚴重的情況下,劉邦采納張良建議,強打起精神,堅持帶病勞軍,以穩定軍心,防止項羽楚軍偷襲。

        項羽見劉邦的軍事實力愈來愈強,而與他分道揚鑣的人愈來愈多,尤其是運糧道路被占據梁地的彭越斷絕,“漢兵盛食多,項羽兵疲食絕”,加之韓信又被劉邦封為真齊王,一心助劉邦打項羽,項羽心中終于有了恐懼感。

        項羽想與劉邦商量,二人平分天下,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歸劉邦的“漢”,鴻溝以東歸項羽的“楚”。項羽也主動把劉邦的父母妻子歸還給劉邦。楚漢兩邊軍營是“萬歲”歡呼聲震天,大家都不愿意再打仗廝殺了,都想過上太平安定的好日子。

        九.劉邦建立漢王朝,項羽無臉回江東

        本來雙方已經約好,項羽向東,劉邦向西,以鴻溝為界,大家相安無事,天下從此可以太平。但是,劉邦又采納了張良、陳平的建議:乘勝追擊,徹底打敗項羽。

        張良、陳平向劉邦進言:“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疲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劉邦覺得有道理,準備來個剩勇追窮寇。就這樣,雙方又開打起來。

        到了漢五年(前202年)冬十月,劉邦開始變被動為主動,追擊項羽楚軍,直至陽夏南部。劉邦本準備與淮陰侯韓信、建成侯彭越的兵力會合擊楚,但他們未能及時趕到,未能對楚軍形成合圍,最后反被楚軍抓住機會,進行大反擊。結果是“大破”漢軍,嚇得劉邦只好又回到自己的陣地,“深塹而守”。

        這時,張良、陳平分析形勢,發現項羽在奪取地盤后,統統據為己有,沒有讓其他諸侯國分享,就又向劉邦獻計,讓使者前往韓信、彭越的大營,告訴他們,劉邦、韓信、彭越三方“協約”,合力擊楚。劉邦答應他們,擊敗楚軍勝后,“自陳以東傅海與齊王(韓信),睢陽以北至谷城與彭越彭相國”。

        韓信、彭越在接到劉邦信息意圖后,答應當天就出兵,聯合向項羽楚軍發起最后攻。

        劉邦要想戰勝項羽,靠自己單打獨斗肯定難有勝算,通過聯手,尤其是淮陰侯韓信的三十萬兵力加入,來共同對付項羽只有十萬的兵力,勝算概率就很大了。最后,劉邦與諸侯軍于漢五年的十二月,“皆大會垓下”,準備與項羽決一死戰。

        雙方在垓下展開生死較量時刻,劉邦又采用“四面楚歌”之計,攻心戰術為上,給項羽的楚軍造成漢軍已經全部奪取楚地的迷惑,使其喪失戰斗意志。

        項羽果真上當,大驚道:“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他夜里起來,在軍帳中飲酒,面對美人虞姬,想到自己的坐騎駿馬“騅”,不覺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項羽反復吟唱,虞美人也和之,項羽終于流下了幾行末路英雄淚水。

        項羽身邊左右的人,也都掩面抽泣,大家都感到末日即將來臨。

        在一個夜晚,項羽率八百壯士突圍成功。天亮時,漢軍才發現,劉邦令騎將灌嬰率五千騎兵追擊。楚軍防線徹底土崩瓦解。

        項羽在奔逃途中又迷失道路方向,加上“田父”故意指錯方向,致使其陷入大澤中,面臨絕境。

        當初的江東八千子弟,跟隨項羽前后八年征戰,大小七十余戰,現在已無一人生還。項羽最終因“無臉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這就是“垓下自刎”的由來。

        項羽的尸體被五人分解搶得,這五人均因此封侯。

        這場最后決勝的戰斗,應該是發生在新舊年歲交替的寒冬季節。自此,項羽的楚地,全部納入劉邦漢的版圖。

        漢六年(前201年)春正月,劉邦被300多位諸侯及將相共同勸進,請他上尊號、當皇帝。

        劉邦在謙遜一番后,選擇二月甲午吉日,于氾水之陽(今山東荷澤市定陶區境內)正式即皇帝位。從此,“漢王”成為“漢皇帝”了。尊王后呂雉為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劉姓漢家統一王朝,至此正式建立。

        此時離秦王朝滅亡(前207年)已經過去六年。這六年,是我國歷史上無共主、無皇帝的六年,是戰國諸侯爭霸烽火在秦王朝滅亡后重燃的六年。

        天下大定,漢王朝建立,劉邦始以洛陽為都城,后聽從戍卒婁敬建議,在征詢張良認可后 ,劉邦又西入關中,以長安為都城。

        歷史上的洛陽,是漢王朝的初始都城,長安,只是遷都之城。

        還是在洛陽都城皇宮時,劉邦曾宴請諸大臣喝酒,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分析他能夠得天下和項羽失敗的原因。

        高起、王陵兩位大臣的回答是:“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但是,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與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即是說,劉邦雖然對人不尊重,但愿意與大家平分勝利果實,大家都愿意跟著干;項羽雖然有仁愛之心,但嫉賢妒能,一切都占為己有,喪失人心。

        劉邦聽了,批評他們“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劉邦認為,他能夠打敗項羽,主要依靠三位“人杰”:張良、蕭何、韓信。

        他說:“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劉邦大膽任用三杰,所以最終能夠取得天下。項羽那邊只有一個謀士范增,但卻不能充分信任使用,所以最終被他劉邦打敗。

        是否任用人才,是取決戰爭勝負、事情成敗的重要決定因素,劉邦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用親身實踐,回答了千古疑問。

        十.開國拓疆蓋世梟雄,貴為皇帝不忘桑梓

        漢十二年(前195年)冬十月,劉邦在打敗淮南王黥布謀反后,回還途中,經過老家沛縣,留宿沛宮。他趁機擺酒宴,將故人父老子弟全部請來“縱酒”(《漢書》作“佐酒”)。

        劉邦一直到此時,才實現了富貴還鄉的人生理想,比項羽雖然晚了幾年,但卻更加風光無限,真正是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燦爛。

        劉邦讓人選拔沛中120名青少年,教他們唱歌。中國最早、人數最多的“合唱團”,應該誕生在江蘇沛縣,合唱團的創始人,非劉邦莫屬。

        劉邦回到家鄉,喝的是什么酒?由于當時還沒有品牌意識,所以史籍中不見記載。但今日之“沛公酒”,當由此而來。從歷史紀念意義來審視,當時劉邦已經是皇帝了,已經再也不是“沛公”了,徐州地區的沛縣,應該再有“漢皇酒”品牌,才更加具有歷史文化意義。

        劉邦本來就是個酒色之徒,現在回到自己的故土,與家鄉人同飲同樂,酒喝高了是必然的。當劉邦進入“酒酣”狀態時,又親自上前“擊筑”,為青年人們的合唱伴奏助興。

        趁著酒興,劉邦又即興吟誦詩一首:“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弊屔倌昀蓚儭敖院?font style="">習之”。皇帝與百姓互相唱和的場面,十分壯觀感人。

        但是,劉邦還是覺得,僅用詩歌語言來表達自己此刻的盡情還不能盡興,于是,就又“起舞,慷慨傷懷”,動情之處,竟“泣數行下”,老臉上掛滿了激動淚水。

        劉邦的這種情感表露,完全與《詩經?毛詩序》所言相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p>

        劉邦動情地向父老兄弟們說:“游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之后,吾魂魄猶思(一作“樂”)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為朕湯沐邑,復其民,世世無有所與(同“豫”)?!?/p>

        劉邦將自己比喻為游子,心中永遠不會忘記故鄉。作為一代封建帝王,尤其是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因“誅暴秦”之烽火四起而離開家鄉,外出打拼,開疆拓土,“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建立起自己的劉姓漢王朝,可謂是擁有天下。但他仍然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落葉歸根;更希望生前就回歸故里,與原來的左鄰右舍鄉親們一道,過上世世代代無憂無慮的生活。今日讀來,仍讓人有血涌腸熱之動感。

        劉邦這次回故鄉,一呆就是十幾天,天天與父老鄉親好友歡樂,回憶過去生活中的趣事,當然肯定也包括許多糗事,史書上用“日樂飲極歡,道舊故為笑樂”來表達。劉邦擔心在家鄉呆的時間太久了,會增加鄉親們的招待費用負擔,決定離開家鄉、赴京城長安。無奈,又被鄉親們“固請”挽留,沛縣的老百姓爭相獻牛獻酒。鄉親們盛情難劫,劉邦就又留下,再“飲三日”,才依依不舍地離開故鄉。

        粗略計算一下,劉邦這次回故鄉“探親”,至少呆了兩個星期。雖貴為皇上,但其對桑梓故土(包括沛、豐兩地)的依戀留念之情,其家國情懷,可謂千古垂范。

        第二年(即前195年)四月,劉邦因在戰斗中留下的箭傷病復發加劇,在長樂宮駕崩,享年61歲。五月,葬長陵。因其“起細微,撥亂世反之正,平定天下,為漢太祖,功最高”,所以給劉邦上尊號曰“高皇帝”,故世稱劉邦為“漢高祖”。

        十一.漢王朝一波三起,漢政權后世疊見

        劉邦建立的漢王朝究竟延續了多少年,又應該如何區別劃分?傳統所認為的漢王朝僅分為西漢、東漢兩段,是歷史的真實反映嗎?

        劉邦駕崩后,其子劉盈即位,是為漢惠帝。但到了漢惠帝七年(前188年),劉姓皇權就開始姓“呂”了。高后呂雉即呂后纂權主政,前后長達8年,一直到公元前180年,呂后才將皇權讓給了漢文帝劉恒。漢王朝的第一次大的波動終于結束。

        到了公元9年,王莽纂政,建立“新”政權。劉姓漢家王朝被改朝換代,王朝的時鐘整整停擺了15年。

        公元24年,光武帝劉秀打敗王莽,奪得天下,建立的政權仍然稱“漢”,劉姓漢家王朝再度興起復活。歷史上,稱劉秀建立的漢王朝為“東漢”。

        東漢政權一直到公元220年滅亡,被曹丕的曹魏政權所取代。傳統史學觀認為,劉姓漢家王朝已經結束了。

        其實不然,劉姓漢家王朝第三階段出現了,這就是劉備在四川成都建立的“季漢”政權。

        當劉備在蜀中收到漢獻帝遇害的誤傳消息后,又于第二年即公元221年,在成都舉起了漢王朝大旗,宣布自己是皇帝,賡續上了劉姓漢家王朝的血脈香火。我曾于2018年撰寫《解密“季漢”與“三國”》一文,對此有詳細考證。一直到公元263年,阿斗劉禪的“季漢”王朝被曹魏政權所吞并。當然,曹魏政權很快又被司馬氏所取代,季漢王朝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縱觀劉姓漢家王朝,第一階段,開國皇帝是劉邦,其建立的漢王朝稱“西漢”,中間有8年姓呂;漢王朝的第二階段由劉秀承接,稱“東漢”,西漢與東漢之間,中間間隔了15年“新”政權;第三階段由劉備接力,稱“季漢”,中間因消息閉塞而停擺了不到1年。

        劉邦、劉秀、劉備,三位劉姓人物,使漢王朝前前后后、斷斷續續,從農歷公元前201年起,至公元263年止,扣去王莽15年,實際存在了近450年,是繼夏商周之后,存在時間最長的封建王朝。

        正因為漢朝有這么長時間的磨煉、整合,“漢文化”“漢民族”才得以定格成形,成為華夏民族的主體和主流。

        在漢王朝之后,后世又有許多“漢”字牌政權出現。如“晉及十六國”時期,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政權;五代十國時期,劉?yǎn建立的“南漢”、劉知遠建立的“后漢”、劉旻建立的“北漢”政權,這些短暫的、地域狹小的政權,可視為是劉姓漢家政權自季漢之后的余響。

        但也從另一個層面說明,劉邦建立的漢王朝,其王朝生命力是頑強的。

        時至今日,我們因為漢王朝的出現與持久綿延,使“漢”字成為人們生活字典中的重要文字:漢字、漢語、漢人、漢服、漢民族、漢文化等詞匯緣此而生;就連人們夸贊一個男人時,都自然而然地用“男子漢”“大漢”來表達。

        “漢”字的根在哪里?應該是與自然界的漢水、漢江有關?!皾h王朝”的發祥地在“漢中”,劉邦的“漢王”及后來的“漢王朝”名稱,究其由來,我們似乎不要忘記了項羽,是他封劉邦為“漢王”的,這才有了后來的“漢朝”名稱。歷史有時可能會給后人開玩笑,但歷史留下的印記,應該是不會開玩笑的。

        束有春 2025年5月23日于金陵四合齋

      標簽:神性;諸侯;秦王
      責編:王婉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爱情岛永久入口网址首页|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狠狠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欧洲性色老头老妇| 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撒尿bbwbbw| 天天天天夜夜夜夜爱爱爱爱|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岳又湿又紧粗又长进去好舒服|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免费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热久久国产精品| 日本免费a级毛一片| 在公车上忘穿内裤嗯啊色h文| 国产又黄又爽胸又大免费视频|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让女人爽30分钟免费|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做| 国产寡妇偷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a级黄色片| 久久天堂成人影院| 95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 777奇米四色| 男人把女人桶爽30分钟应用 |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在线观看| 好爽…又高潮了免费毛片|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