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哀的美敦狂妄日,
密蘇里艦受降時。
書生戎馬雄風嘯,
戰士捐軀大義持。
直令河山無禍患,
但教黎庶有尊知。
胸懷環宇共同體,
苦難輝煌創史詩!
詞
丹心青史注。一輪新月堪證,喋血盧溝壯烈,鏖戰長城固。平型雄關戍。尤憶百團大戰,浩蕩軍民攜手,豪邁宣言鑄!浴火敘寫新篇,啟開篳路。和平發展,萬里愿景從頭赴。倚脊梁堅挺,魂魄賡揚,燈塔長明楫渡。
(調寄《安公子》詞牌)
聯
家園破碎兮!銘日寇鐵蹄,罄竹難書罪孽。激白山黑水,席卷怒潮;塞北江南,遍燃烽火。全民覺醒補天裂;
史實齊全也!贊中華赤子,挽瀾再創功勛。憑雄志壯懷,履行公理;良知正道,抒展宏圖。禹域復興逐夢圓。
新詩
當抗日戰爭已成為歷史,
幾經戰火錘煉凝成的精神,
是傳承還是淡忘?
當抗日老戰士漸漸遠去,
老戰士堅毅和血性的品行,
是遺棄還是賡揚?
當百年未遇大變局來臨,
直面云譎波詭的亂象叢生,
是清醒還是迷茫?
當霸權的大棒肆意打壓,
轉眼間“高天滾滾寒流急”喲,
是怯懦還是剛強?
在紀念勝利閱兵式的步履中,
我們分明聽到了時代的回響!
注釋:
1、“哀的美敦”是拉丁語“最后通牒”的音譯,其所用的外交文書即“哀的美敦書”,指一國對他國提出的最終要求,并限期答復,否則將采取強制措施。
2、1915年,日本對中國發出“二十一條”最后通牒,袁世凱政府妥協,引發全民抗議。郭沫若先生當時作為留日學生憤然回國,并賦詩《哀的美敦書》:“哀的美敦書已西,沖冠有怒與天齊。問誰牧馬侵長塞,我欲屠蛟上大堤。此日九天成醉夢,當頭一棒破癡迷。男兒投筆尋常事,歸作沙場一片泥。”此詩抒發了一個熱血男兒強烈的愛國情懷。
3、“密蘇里艦”指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許,在停泊于日本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舉行了隆重的受降儀式,日本無條件投降正式簽字。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4、詞和聯均采用80字創作,以此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
2025年6月25日敬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