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來,無錫市錫山區司法局緊扣源頭預防化解矛盾糾紛目標任務,推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社會信用體系“三大體系”協同建設,以改革動力激發訴源治理活力。
一是疏導端用力,推進糾紛多元化解體系建設。建平臺打基礎,加強區鎮村三級人民調解組織規范化建設,按照“一地一策、一鎮一品牌”標準,打造“慧眼看家事”“老所長”等具有品牌效應、地方特色的調解工作室59個;聚合力強支撐,推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一站式”解紛服務,健全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對接機制,“一庭兩所”聯動化解矛盾糾紛703件;抓重點促穩定,結合開展“信訪突出問題攻堅化解年”專項行動,全面推進律師參與信訪和代理申訴案件工作,化解信訪矛盾糾紛積案11件。
二是引導端發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深化“三臺融合”,推動“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順利歸并,發布公共法律服務“電子地圖”,為群眾提供在線公共法律服務指南;推動“專家進駐”,成立值班律師法律咨詢專家庫,按照每周固定一天、每月不少于四次的標準,駐點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值班問診,累計解答群眾法律咨詢300人次;引入“公證服務”,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遠程公證系統終端“公證Mini一體機”部署應用,運用公證投票系統助力化解“問題樓盤”糾紛1例。
三是倡導端助力,推進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把好審查關,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推動出臺《錫山區關于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打好服務牌,聯合區法院建成全省首個鎮級信用修復輔導工作站,為失信企業提供法律培訓、合規用工等服務,幫助企業加快修復失信行為;做好放管服,推行市場主體免罰輕罰事項措施,探索“包容審慎監管+不良信用修復”模式,引導企業依法誠信經營,對39個市場主體的輕微違法行為作出免予處罰決定。
(楊紹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