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以來,南京市雨花臺區司法局緊密圍繞省級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創建標準,統籌開展全方位、多載體、立體式基層社區治理各項工作,取得了黨建引領激發活力、法治宣傳有聲有色、民主協商創新競進、法律服務穩步開展、志愿服務有序推進的良好局面。
一是黨建引領,凝聚社區共識“最佳共同體”。深化“新心向融”社區工作法、“紅船精神”和“五彩黨建聯盟”黨建品牌建設,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在省級民主法治社區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激活社區黨員紅色基因,延伸社區黨建工作觸角,引導業委會、駐區企業、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社區治理,有效提升社區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二是豐富載體,打造法治宣傳“最優組合拳”。定期培訓“法律明白人”,提高法治意識的同時,鼓勵帶動周邊居民自覺學法用法尊法守法。持續推進“法治之帆”文化廣場、國防主題教育公園、梅山廉政文化公園等法治文化陣地提檔升級,營造居民出門見法、抬頭看法、茶余飯后議法的社會氛圍。打造亞東國際生活館法治圖書室,購置憲法、民法典等熱門法律讀本、漫畫128本,兼顧不同年齡層次人群的閱讀需求,倡導全民學法,不斷提高自身法治素養。
三是民主協商,尋求社會治理“最大公約數”。發揮“芳庭議事亭”“小永客廳”“黨群議事堂”等援法議事品牌作用,建立由居民代表、“法律明白人”、律師、調解員、網格員等人員組成的援法議事智庫,秉承匯集民意、形成議題、公布議題、召開援法議事會、議題辦理、議題跟蹤反饋的網格民主議事“六步走”程序,形成閉環管理。近年來,累計召開各類援法議事會議500余場次,討論解決120余個民生問題,有效解決55個問題。
四是便民驛站,打通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依托全區首個社區法律服務驛站、雨花客廳網格服務驛站,邀請社區法律顧問每周固定時間采取“立體式”普法宣講、“互動式”法律咨詢、“沉浸式”矛盾調解、“剖析式”出具意見等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零距離”法律服務,累計開展普法講座72場次、化解糾紛199起、解答法律咨詢1078人次、出具法律意見書145件。
五是志愿服務,探索基層治理“最優賦能點”。建設“星火燎原”志愿服務、“黨員助樂巢”、葉姐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等一批有溫度、有特色的社區志愿服務品牌,結合“我愛我嘉”文明主題實踐活動,圍繞社區服務“斷點”、垃圾分類“難點”、民生訴求“堵點”、居民需求“焦點”、群眾關注“熱點”,積極開展專業化志愿服務,不斷開拓志愿服務領域,積聚向善正能量,實現社區精準治理和有效服務相結合。
(戴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