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日前,行政規范性文件《關于劃定陸生野生動物禁獵區、規定禁獵期的通告》經常州市天寧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為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推進野生動物領域“兩法銜接”工作夯實了制度基礎。近年來,常州市天寧區把野生動物保護作為深化法治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在制度建設、執法檢查、鼓勵救助、普法宣傳等方面形成了“三維”立體式工作機制。
前后呼應,堅持問題導向完善制度。深化“兩法銜接”工作機制,建立“林長+檢察長”制度,與檢察院召開聯席會議,把刑事案件中發現的制度空白作為區政府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的工作方向。將《天寧區政府關于劃定陸生野生動物禁獵區、規定禁獵期的通告》納入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嚴格合法性審查,履行集體討論決策,確保制度規定接地氣、有底氣。
左右聯動,堅持執法與救助兩手抓。組織禁售長江非法捕撈漁獲物突擊檢查、花鳥市場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專項檢查和農貿市場野生動物專項檢查,累計出動900余人次,檢查1500多家經營戶,發放宣傳單3000多張,張貼《關于禁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通告》1500余份。鼓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關愛、保護、救助野生動物的行動中,公布收容救助野生動物熱線電話,累計救助野生保護動物50余只,為野生動物筑起保護屏障。
上下協同,堅持多形式普法宣傳。開展以案釋法,從專業角度分析“朱某等非法狩獵案”“謝某等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新聞媒體等向社會進行普法宣講,引導社會共同關注野生動物保護。以“關注旗艦物種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主題,制作野生動植物日宣傳展板,在鄭陸鎮查家灣、辦公區域等開展法治宣傳,呼吁關注旗艦物種保護。 吳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