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古鎮,難舍那份寧靜
      2020-11-23 12:31: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顧永林  
      1
      聽新聞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門道。在旅游界,一向有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之說,一般旅行社平常忙的就是這六方面的事,普通游客對旅游內涵的理解大體也是這些。

        以黎里游為例,不論隨團,還是自駕,不論是遠方的客人,還是離此不遠的蘇州上海游客,通常都是走走看看、聽聽問問,再加吃點喝點、買點帶點,前前后后,多則一天,少的,走一圈就回。我自己起初兩次黎里行同樣也是來去匆匆。

        如今想來,這樣的旅游未免程式化了些、淺層次了些,充其量只完成了規定動作,不少原本可以有的自選動作無暇也無心實施。

        其實,看似不大的黎里古鎮,江南小鎮常見的小橋流水人家之外,還有一些別處未必見得到的景致,比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亞子紀念館,比如隱居于一座明代古建筑里的中國最大的錫器博物館,比如一位美國人開設的六悅博物館。

        感謝今秋的兩次機會,讓我得以在靜靜看、慢慢品中領略黎里古鎮那份獨特的古樸與寧靜——兩回黎里行,其一是國慶期間,詳情前文已述;其二是上月,新華報業集團組織南京高校部分教師代表看吳江,本人有幸躋身其間,不僅夜游了一回黎里,還在古鎮留宿一晚。

        尚未商業化的黎里古鎮,就算白天,也不擁擠,到了夜晚,更沒有了某些名聲顯赫古鎮的嘈雜與喧囂,那日夜晚,我們一行二十多人依著自己的節奏,慢慢地走,隨意地看,還在導游的引領下,走進了柳亞子故居,觀賞古鎮大戶人家的建筑形制,聆聽中國傳統文人的身世傳奇。有關黎里的夜,吳江融媒體中心有過很像樣的視頻呈現,重復敘述似無必要,此處,我更急于表達古鎮清晨里的所見所聞——我一向以為,于旅游而言,很多時候,清晨更勝夜晚,尤在某些城鎮、村落。

        這樣的認知是根深蒂固的,因而夜宿黎里的第二天,我有意起個大早,在清晨的寧靜里,獨自步行到古鎮,隨心所欲地穿行于黎川沿岸的廊棚下,聽自己踩在石板路上的腳步回聲,看古鎮將醒未醒時分的懵懂模樣。

        與遍布古鎮的百多條弄堂一樣,黎里的廊棚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直觀的是,這里的居民夏天免受烈日曝曬,雨天無需穿帶雨具,如此“風雨不動安如山”里,恬淡安逸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了。隱約間,我竟有了一種“無廊棚,不古鎮”的感覺。

        廊棚與江南古鎮之間究竟有著何種必然聯系,我一時無法悟透,但“慢”,應該是其內涵之一。當下不少人崇尚與歌頌“慢”生活,我倒不以為然,畢竟,“慢”本身也牽制著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在今天的黎里,依然居住在古鎮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人。

        這里的清晨因而顯得愈發靜謐。那天早晨,獨自行進至新蒯家弄的過半處時,弄堂變得半明半暗,我不由得放慢了腳步,恰此時,忽聽腳底傳出蟋蟀的鳴叫聲,唧唧吱、唧唧吱,短促清脆,響亮悅耳,我不忍打攪,靜靜地等了好一會。

        這里環境適宜,走動的人又不多,蟋蟀們便將此處當作自己的棲息地了。蟋蟀如此,其實人也如此,古鎮原本就是當地百姓的安居樂業之地,不是專為給游客看的。千百年來,古鎮習慣了寧靜與安逸。

        家園里的生活向來隨意而自在,年長的居民習慣了早起,他們時常聚集在柳亞子紀念館門前,東說陽山西說海(注)。河的對岸,一位年齡相仿的家庭主婦正在擇理蔬菜。隔著不寬的黎川,雙方不時地聊上幾句,這樣的場景是古鎮生活的一個日常寫照。

        我很清楚,這個畫面與古鎮文明有點不太協調——那天的行行攝攝間,偶然拍到了一位婦女洗馬桶的整個過程。不要說現在,就是當年,在河里洗馬桶也是不雅之舉。不過,我很想借機告訴外地游客,直到上世紀末,在江南多地,洗馬桶還是司空見慣的事。當然,無論鎮上還是鄉下,當年百姓用水的方式與時段是約定俗成的,更為重要的是,那時的河道都具備足夠的自潔能力,一來河水是流動的,具有沖刷功能,謂之活水;二則水里各類動植物也會各取所需,各有消化,謂之生態循環。

        大自然總是神奇的。太陽出來的時候,古鎮漸漸熱鬧起來,來往穿梭的人越來越多,以衣著和神情看,有些是當地居民,有些則是外來游客。而作為同樣的游客,我的鏡頭自然更愿意停留于當地父老鄉親,不管是穿鎮而過的鄉下人,還是居住于此的街上人。

        這位買菜的老漢是我在古鎮路口遇到的。聽我操著當地方言真誠請教,他一面很熱情地為我指路,一面又對我的認真頗有些不屑,拿他的話來說,“有什么看頭!”、“都不是原來的了!”

        在古鎮東頭一戶人家門口,見我東拍西攝,一位大姐走出門來,交談里她告訴我,眼下古鎮的不少建筑是前幾年新修新添的,尤其連片的廊棚,幾乎清一色建舊而來,不過她也坦陳,很多廊棚原來就有,是當年大辦企業時被拆除的。在南京某次老鄉聚會上,在寧某知名高校一黎里籍教授更是形象地提醒我,現如今的黎里像是“赤膊著西裝”——外表鮮亮氣派,內里空空如也。

        我知道,以上這幾位都是老黎里,我也相信,他們的話都是真實的,讓我不勝感慨的是,他們每個人的口氣里都沒有譏諷與指責,有的只是遺憾與嘆息,為曾經的擁有,為曾經的原汁原味。

        是的,今天我們見到的黎里古鎮與她最初模樣確已有些不一樣了,但基本格局未變,建筑基本還在,就算前些年復建的某些房屋、某些廊棚也屬于修舊如舊。

        這張照片的得來頗有些意外,原本我是要拍右側弄堂的,不料抬頭間竟發現其旁有一舊店牌——吳江縣五金交電化工公司黎里商店,掐指一算,它的年歲也有五六十了,持續多年的維修改造中依然留著,假如不是刻意,便是存量較多,一時來不及重新裝飾。我倒希望它留存下來。

        該留存的還有不少,比如這家小店的手工秤,一路做下來,也有幾十年了,如今作為吳江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陳巧君幾乎天天到店制作并售賣。

        在社會日益現代化的今天,手工秤原有的度量功能日益退化,但經過文創人的開發包裝,傳統產品有了新的意蘊——當“稱心如意”成為眾人內心期盼時,作為合適載體的手工秤便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禮品。

        古鎮人是不甘落伍的,除了手工秤,他們還開發了手工制香、梨膏棒棒糖等充滿設計感的現代文創產品,畢竟,古鎮要吸引各類人群,尤其是年輕人。作為偏于守舊的中老年,我們必須學會接受,就像希望年輕人接受我們的敘事方式一樣。

        記得十多年前,同里古鎮一位負責旅游開發的周姓朋友吐槽,外地游客希望看到更多原生態的生活呈現,希望同里“越土越好”,但當地百姓卻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他們也要過現代化的生活。這里就存在一個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問題。前不久,一位叫蔡德林的媒體人在贊賞震澤的淳樸時順帶著批評了某些地方的做派:“古鎮的店鋪,大都租賃給了外地人;店鋪的顧客,也不再是街坊鄰居,而是操著南腔北調的各地游客。這些換了主人的古鎮,沒有了江南原居民的日常生活,哪里還有江南水鄉的獨特意蘊?”

        好在震澤之外,同里也基本保持著原貌,而黎里,更未見到蔡文中描述的情景,全然不見來自義烏的大路貨,就連吃食,也只推崇本鎮特產油墩套腸辣雞腳。這是值得慶幸的。早些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儀三教授提出,黎里古鎮修復保護"要用原材料、原工藝、原結構、原樣式、原環境,呈現原汁原味"。上月12日,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在廣東潮州市考察時強調,要珍惜和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不能搞過度修繕、過度開發,盡可能保留歷史原貌。人微言輕,說了也是白說,但我還是想說一句,當下的黎里古鎮只要稍加收拾即可,千萬不要大張旗鼓搞開發。

        游客最難舍的,就是古鎮的那份淳樸與寧靜。

       (作者顧永林系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

      標簽:古鎮;黎里
      責編:李蕓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青青青青久久久免费观看| 丁香伊人五月综合激激激|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 领导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我要看特级毛片|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多毛bgmbgmbgm胖在线| 中国日本欧美韩国18| 日韩三级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 男人边吃奶边摸下边的视频|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xxxx日本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波多野结衣免费视频观看| 动漫小舞被吸乳羞羞漫画在线| 适合一个人在晚上偷偷看b站 |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xxxxx69|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狼色视频在线观免费观看|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 豪妇荡乳1一5白玉兰| 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 1000部又爽又黄的做黄禁片| 在线免费国产视频|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