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晚稻收割進入尾聲,伴隨機器的轟鳴,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金燦燦的稻谷被裝車至生產基地,南京福聯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許乃兵正指揮著工人烘干稻谷,稻谷鋪滿晾曬場,也鋪出了農民的致富路......在這條路上,郵儲銀行始終為小微企業輸送金融動力,加大“三農”信貸投入,提升“三農”服務水平,書寫新時代用金融助力“三農”小微發展的新篇章。
位于南京市浦口區永寧街道友聯村的南京福聯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年產值在1000萬左右,2017年創建南京市浦口區糧食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已基本實現稻麥種植全程機械化。
“作為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本著立足于農、服務于農的經營理念,每年與周邊社外農戶簽訂協議,以‘合作社+農戶+基地+標準化’的經營模式,為本社社員的6700畝農田和周邊農戶提供農業機械作業社會化服務,扶持帶動近100戶本地人用工,戶均增加年收入2萬元!”合作社社長許乃兵向記者介紹。
不過,在合作社優化糧食種植結構,推進產業化、機械化發展的過程中,也碰到了不少困難。“今年糧食豐收后,隨之而來的就是產能提升、設備升級,這都急需大量資金。”許乃兵坦言,若融資不足會導致糧食供應不上,正在焦頭爛額之際,郵儲銀行及時給予了幫助。
“福聯種植專業合作社是我們八年的老客戶了,在回訪過程中,了解到他們今年經營規模上有所擴大,根據資金需求,立即為他們做了‘產業貸’,貸款授信300萬,現已將200萬用于稻谷儲存等融資項目,貸款3年有效,到期無本續貸,讓資金更有效、更快速地扶持企業發展?!编]儲銀行南京分行浦口支行信貸經理林超說。
“短短15天就批下了300萬的授信貸款,有了這筆資金,我們在產品供應上更有保障,明天就會新到一批肥料,感謝郵儲銀行的及時幫助!”許乃兵對合作社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現在,作為省級示范合作社的福聯種植專業合作社正在申請國家級示范合作社,在生產中積極引用新技術,水稻育秧采用自走式育秧流水線,建立“產供銷”一體化的水稻產業化鏈條,延伸產業鏈,節約人工,增加效益。合作社以現代科技為手段,以綠色發展為根本,堅持綠色發展、綠色種植,從源頭上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郵儲銀行積極響應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目標,充分發揮服務小微企業能力,創新支持鄉村小微企業的經營與發展,探索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新模式,為幫扶小微企業、鞏固鄉村振興成果添磚加瓦,將綠色金融精準“澆灌”至三農、小微領域,實實在在地帶動農戶走上共同致富之路。
江南時報見習記者 錢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