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市吳中區的鄉間小路上,一輛輛印有“生物安全處置”標識的專業運輸車正穿梭于養殖場與無害化處理中心之間。近日,興業銀行蘇州分行通過“金融特派員”服務機制,為某生物安全領域企業提供1億元專項貸款,破解醫療危廢、動物尸體處理資金難題,為鄉村振興筑起一道看不見的“健康防線”。
鄉村發展的“隱形守護者”
隨著吳中區生物醫藥產業年產值突破千億元,實驗動物尸體、感染性危廢等特殊廢棄物的科學處置成為關乎公共衛生安全的“必答題”。某環保企業建設的無害化處理中心,采用高溫碳化工藝,年處理能力達800噸,填補了區域專業處置空白。然而,這類項目投入大、回款慢,部分工程款回收需等待兩三年;而上游設備維護、輔料采購又需提前墊資,企業常面臨“環保責任越重,資金壓力越大”的困境。
特派員機制破解難題
興業銀行蘇州分行金融特派員吳穎慧在企業走訪中發現,項目回款周期動輒跨越多季,而設備升級、人員培訓等支出迫在眉睫,傳統信貸模式難以匹配行業特性。吳中支行金融特派員團隊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共同梳理項目臺賬,聯動分行多部門快速響應,開辟綠色審批通道,為企業發放貸款1億元,有效緩解企業流動性壓力。
金融管家深耕“鄉村健康”
這僅是興業銀行“金融特派員+鄉村振興”模式的縮影。興業銀行蘇州吳中支行針對鄉村振興建設、生態治理、地理標識發展等區域發展重點,讓更多的金融特派員走入鄉村、走入農頭企業,讓更多金融活水沿著太湖岸線,流進江南魚米鄉的田間地頭。
“我們將持續支持區域鄉村振興發展,隨著金融特派員行動的縱深推進,更多創新舉措服務企業發展。”興業銀行蘇州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興業銀行蘇州分行將繼續深化“金融特派員”機制,聚焦農業產業鏈升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領域,以更高效的資源配置、更靈活的金融工具、更貼心的服務模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