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是我國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十周年。十載春秋,這項承載著金融安全和百姓福祉的制度,猶如潤物春雨般融入經濟血脈,成為守護萬家財富的“金融壓艙石”。南通農商銀行始終將存保宣傳作為金融為民的生動實踐,通過有溫度的故事講述、有深度的知識傳播、有力度的多方協作,讓制度優勢轉化為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感。
傳遞信任,叩開“謹慎人”的心門
存款保險制度的生命力不在高懸廟堂,而在于扎根市井巷陌,要讓百姓真正感知這份安心,需要將政策語言轉化為生活敘事。遠近聞名的“謹慎人”李大爺,現在逢人就夸存款保險好。“以前總覺得錢放床底下安心,現在終于明白,有這個保護傘罩著,存銀行比藏家里踏實!”這份轉變背后,是南通農商銀行十年如一日的暖心宣傳。從臺風天營業廳里的動畫短劇,到社區活動室的方言情景劇,該行把復雜的政策條文轉化為“李大爺退休規劃”“王阿姨買菜賬本”這樣的生活場景,用街坊敘事架起信任橋梁,讓制度的溫暖直抵民心。
傳播知識,點亮萬家燈火
在傳播存款保險知識的道路上,該行始終秉持一種信念:讓政策說百姓聽得懂的話,讓知識走完“最后一公里”。面對不同群體的認知差異,南通農商銀行建立起精準化宣傳網絡。面對老年客戶群體,啟動銀發守護計劃,重陽節走進敬老院演示防詐騙技巧,手把手教老人識別存款保險標識。針對新市民群體,開展新市民賦能行動,用“歇腳十分鐘”微課堂為菜場攤主、外賣騎手們講解理財知識。啟動企業護航工程,深入重點企業支起“存保知識充電站”,將存款保險與工資代發、理財規劃相結合。開展“小小銀行家”活動,引導孩子們畫出心中的“存款保護傘”,通過教育一個孩子,帶動整個家庭,實現知識傳遞。
共筑安全,鍛造金融壓艙石
從社區宣傳的“毛細血管”到機構聯動的“主動脈”,從知識普及的涓涓細流到制度保障的江河奔涌,該行深知金融穩定需要多方協作,全力構建立體化宣傳矩陣。線上塑亮點,依托新媒體平臺,發布短視頻、圖文等生動有趣的宣傳內容;線下濃氛圍,在網點顯著位置張貼存款保險標識和宣傳海報,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視頻、標語;政銀強協作,加強與人民銀行、監管部門以及社會各界的溝通合作,共建存保宣傳示范基地,聯合制定金融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跨部門輿情響應機制,用專業和透明維護金融穩定。
十年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當曾因誤信理財謠言險些損失畢生積蓄的吳奶奶堅定地掐掉詐騙電話,當賣水果的李老板帶動親朋好友到銀行咨詢理財,當社區張阿姨脫口而出存款保險宣傳口號,南通農商行人愈發堅信:每份信任都值得用心呵護,每次宣傳都在播撒安全的種子。十年堅守初心,今朝再啟新程。南通農商銀行將以更接地氣的宣傳方式、更富創意的傳播手段、更有溫度的服務舉措,讓存款保險制度在江海大地綻放新的光彩,為守護百姓美好生活貢獻金融力量! 曹亞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