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鼓樓區司法局中央門司法所攜手北京中銀(南京)律師事務所,為轄區五十余名居民帶來“民法典‘典’亮美好生活”主題普法活動,通過沉浸式授課、情景化互動,讓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真正融入百姓日常。
案例課堂接地氣 法條解讀有溫度
活動現場,周容竹律師以“人生八件大事”為主線展開講解。從胎兒繼承權到遺囑信托,從小區電梯廣告收益到AI換臉侵權,民法典守護著每個人的全生命周期。周律師通過總結提煉的9大亮點,結合動漫視頻演示,深入淺出地解析了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認定等熱點問題。社區法律明白人同步發放的《民法典民生百問》手冊,用漫畫圖解形式呈現居住權登記、離婚冷靜期等新規。
傳統普法出新招 互動參與零距離
”現在進入‘法條速配’環節!”隨著主持人的提示,大屏幕滾動播放著居住權、好意同乘、離婚家務補償等關鍵詞,居民們手持法條卡牌爭相搶答。活動現場特別設置了“模擬調解室”,社區調解員與律師搭檔,通過“樓上漏水糾紛”“寵物傷人賠償”等真實案例,帶領居民體驗矛盾化解全過程。在“法律知識競賽”專區,六組家庭通過搶答民法典常識題贏取法治文創禮品,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活動尾聲設置的“法律茶話會”環節,幾位老人圍坐咨詢房產繼承問題,律師團隊以“拉家常”方式逐一解答。
精準服務暖民心 法治生態漸成形
“原來物業費收支必須公示”“微信群里罵人也要擔責”,活動結束后,68歲的王阿姨在留言墻上寫下感悟。社區書記透露,此次收集的37條法律需求已錄入“法潤民生”智慧平臺,后續將開展遺產管理人、意定監護等專題服務。據悉,中央門司法所今年將通過“法律明白人”培育、法治進企業等形式,讓民法典從紙面走進生活。
這場持續兩小時的普法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余份,解答咨詢50余人次,通過“案例教學+科技賦能”的創新模式,讓民法典真正成為群眾維權靠山。
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