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振雜談詩詞創作(九):山水詩詞創作感言
      2020-11-27 10:46: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鐘振振  
      1
      聽新聞

        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刊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山水詩詞創作感言

        “山水詩詞”是以“山水風光”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詩詞。在古典詩詞中,它是一大熱門,歷朝歷代,高手如云,佳作如林。正因為這樣,當代詩詞作者寫此題材,就有相當的難度。如云之高手在上,如林之佳作在前,要想出頭出眾,要想出新出彩,談何容易!對此,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不可妄自尊大,盲目樂觀。然而,古人并沒有,也不可能將所有的荒野都走成路,故今人完全可以另辟蹊徑。對此,我們也應有正確的認知,不可妄自菲薄,盲目悲觀。

        例如古代詩人詞人足跡罕至的青藏高原,盡管山水風光千姿百態,也沒有多少題詠謳歌它們的詩詞作品。此類尚多,就給當代的詩人詞人留下了大塊的用武之地。數年前,筆者參加國務院參事室中華詩詞研究院、中國書畫研究院聯合組織的青藏高原采風活動,寫了一組山水詩詞,茲錄《鷓鴣天·藏東行》一闋:

        一箭穿行夢幻詩,飛車拉薩向林芝。

        神山面目云中改,怪樹魂靈窗外馳。

        紅簌簌,碧離離。牦牛鬣馬飲清溪。

        村村五彩繽紛瓦,不信桃源有此奇。

        此類作品,平者亦奇,奇者益佳。拜現代化發達交通之所賜,“行路”既不再“難”,創作山水詩詞就容易了許多。莫說古人“近水樓臺先得月”,占盡便宜——今人也有討巧的地方,足以讓我們的先輩“羨慕嫉妒恨”。

        還有一些山水名勝,雖然也得到過歷代眾多詩人詞人的青睞與歌詠,但由于種種原因,相關作品尚未能臻于很高的藝術水平。在這些地方,我們當代詩人詞人仍有踵事增華、后來居上的創作空間。例如浙江雁蕩山的大龍湫,它是中國“四大名瀑”之一,其水自雁蕩最高峰、海拔1056米的百崗尖飛跳直下,落差達192米,為世所罕見。描繪大龍湫的詩歌,自宋至清,連綿不絕,但總體來說成就平平。最大的缺憾在于想象力貧乏,諸如“玉龍”、“白練”、“飛泉”之類的陳詞居多。較為新奇的作品當推清人袁枚的《大龍湫之瀑》:

        龍湫之勢高絕天,一線瀑走兜羅綿。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是煙。

        況復百丈至千丈,水云煙霧難分焉。

        二、三、四句的確精彩不凡。稍欠者,意盡于言,幾無回味之余地。筆者游大龍湫,有感于如此奇觀而缺少佳作以相媲美,一時技癢,乃走筆為二十八字曰:

        一繩水曳素煙羅,百丈疑懸織女梭。

        何用秋槎浮海去?攀援直上即天河!

        大龍湫的特點是細而且長,故首句以“一繩水”為言,次句進而將它擬作從天外織女的織梭上懸垂下來的一縷紗線。三四句順勢就“織女”“繩”這兩點生發,化用了一個常見典故——晉人張華《博物志》卷十曰:

        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濱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槎上,多赍糧,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自李白《望廬山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后,以“銀河”或“天河”為瀑布之水源,已經成為詩詞中的套語。筆者此處沿襲了這一思維定式。但前人用此,視線多自上至下;筆者倒戟而入,自下至上——故仍有新變。大龍湫既是瀑布,那么也不妨想象它的水是從“天河”傾瀉下來的。如此,則沿著這根“繩”攀援而上,不就可以直達“天河”了么?(幾何學定理:兩點之間,以直線距離為最短!)何必舍近求遠,乘“浮槎”(木筏)漂流海上,多走許多冤枉路,兜那么個大圈子呢!筆者的這一藝術構思,似未見于古人,庶幾可謂新創。亦有詩的妙趣,或能博知音者會心一笑。

        話還得說回來。換個角度看,倘若我們當代詩人詞人只敢在古人足跡未到之處寫山水詩,只敢在古人較少留下佳作的名山勝水間與他們競技,那也太沒有出息了。“魯班門前弄大斧”,才具有挑戰性。李白到了黃鶴樓,嘆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我們在欽佩他“文人相重”、勇于“服善”之氣度與襟懷的同時,不免又平生出些許遺憾:倘若他不輕易認輸,一揮椽筆,寫出超過或至少不亞于崔顥的黃鶴樓詩來,那該多好!知難而進,固然有可能失敗,但僥幸成功也未可知。好在寫詩并非趟地雷陣,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便成仁”。筆者數十年間多次游過西湖,均以名流勝詠實在太多,斂手不敢措一辭。前兩年出席杭州的一次詩書畫雅集,按慣例須作西湖詩。想那一湖水光山色、四季風景,早被白居易、蘇軾以來的眾多詩人詞人寫得旖旎無限,何以復加?真不知該從何處落墨。但此番無法搪塞,只好硬著頭皮勇往直前。筆者別無他長,唯于自己所熱愛的詩詞創作,“發燒”到了“骨灰級”,多少有那么點老杜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執著。不詩則已,要寫就得寫出幾分新的不受古人牢籠的意匠經營。感謝這次可謂“社會強迫”的一“逼”,竟“逼”出了一首自己比較滿意、詩友們也頗為稱道的作品來:

        四時花氣釀西湖,細雨噙香淡若無。

        一似春宵少女夢,最溫馨處總模糊。

        其成功之處,自我感覺在于選定西湖之春煙雨朦朧的典型場景,用了一個新鮮、美麗的比喻去攝取她的神韻。描摹山水,寫形易,寫神難。畫如此,詩詞亦復如此。欲與古人山水名家名作一爭短長,當于此處留意,當于此處用心。

        這篇短文,說的雖只是山水詩詞創作,其實,任何題材的當代詩詞創作,亦莫不如此。在文章結束之時,再重申一遍筆者此文最想表達的意思:古人是人,今人也是人;名家是人,我也是人——誰也不是三頭六臂。古人能做到的,今人怎么就做不到?名家能做到的,只要肯像他們那樣刻苦學習,堅持不懈,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

      標簽:山水詩詞;創作;感言
      責編:楊春源 王婉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奇米四色77777| 日本高清免费中文在线看| 亚洲综合伊人制服丝袜美腿|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精品一|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免费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传煤入口麻豆公司传媒|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美女被到爽羞羞漫画|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国语蜜臀|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久久男人资源站|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喷水|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片**aa毛片视频|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久|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色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91亚洲精品视频| 奇米四色77777| 中文字幕av免费专区| 日韩AV高清无码|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经典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中文字幕电影| 91色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