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達藝思三十五
言恭達
▲大數據時代,當人類的記憶都進入一個如百科全書的大腦,人們在擔憂:數字記憶正在悄然改變與抽離歷史……從真實到虛擬,從虛擬到虛無,這是網絡時代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的另一面。這就突顯了一個問題——我們的“靈魂”在哪里安置?如何守護?
▲要充分認識“圖視時代”對文藝生存發展的影響。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電視、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大眾能夠極為快捷、方便地接受文藝信息資源。這為文藝“圖視文化”與大眾親密接觸提供了現實物質基礎,人們對文藝的表現形式有了新的要求,推動視覺、聽覺藝術的蓬勃發展,非圖視藝術相對受到冷落。我們的文藝如何適應這種悄然而來的變化呢?
▲網絡時代的來臨,使整個社會經濟與生活發生了革命性的巨變。隨著信息資源的全球同步化,“網絡文化”誕生了。這是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對人類生活產生最大影響的一次技術革命與觀念革命。它改革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消費與通訊方式,縮小了人類生存的時空。因此,網絡文化同樣改變了文藝的創作方式、傳播方式、傳播速度與廣度,也改變了人們對文藝的接受與欣賞方式。網絡時代,世界一流的“文藝大餐”都呈現在我們眼前,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審美眼界,縮小了文藝受眾與創作者之間的信息差與時間差。網絡使觀眾對文藝的口味需求越來越多樣化,也對文藝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還應該創新,構建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交融互動的平臺。主流文化如果束之高閣,沒有得到有效傳播,其價值就無法體現。大眾文化無序發展就弱化了文藝的認知世界、教育、美育的社會功能。一方面要將文藝心靈的價值從以商業價值為主價值觀中剝離出來,將精神的意義從非理性的喧騰中拯救出來,將文藝的獨特性從文化的豐富性中突顯出來,發揮主流文化對大眾文化的提升和引領作用。另一方面又要通過繁榮大眾文化豐富主流文化,推動主流文化的傳播。
▲人類歷史分為自發的文化、自覺的文化和文化的自覺三個階段。高度文明國家的重要標志是文化的自覺。我們正是缺少文化的反省,缺少自我的文化保護、把握與升華。文化是一種深刻的生活,也是一種深刻的社會責任。
▲追求崇高、走向完美,這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終身的求道軌跡與文化理想,也是他藝術發展的必然之路。我們行走在天地人文之間,我們是文化史的承載者與延續者。環顧今天書壇上種種可悲的文化現象,正如一位友人所評述的——關鍵是沒有敬畏之心,沒有情懷,于是便走向平庸,走向淺薄,走向瘋狂。一句話,缺失了生命本體的關照!
▲歲月讓人從批判走向建設。一個書家只有深入過傳統,體驗過生活,并關注著這個時代,不斷反思,不斷追問之后,才會有真正意義的文化覺醒,靈魂才會贏得高貴與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