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形狀”張友憲海外寫生作品展于10月21日——11月20日在淮安市美術館1號、2號展廳開展。展覽由中共淮安市委宣傳部、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淮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淮安市美術館(書畫院)承辦,北京國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協辦。
張友憲
南京藝術學院教授
原南藝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伊斯坦布爾 45cm×38cm 2020年
作品釋文:
筆下母題之拓展,手上技藝之升華,眼前可能之發現,心中想法之成形,或皆有賴于對前在與此在的永不滿足之感,洵源自人之常情歟!何從業者中竟不鮮見為此而每處為難之境人耶?其關鍵恐還是內府深心對職事的情感真偽問題。手持畫筆而用情不專不純且為常態者,久之勢必淺嘗即止,不知不覺間就故步自封起來,偶有小得便以為計,往往數十年重復自己,一步步陷入“妝點做造”的泥潭。嗚呼!古人云“若無新變,不能代雄”,故我知不思變法者,斷無情緣,而幸得一法護短墨守者亦當捫心自問矣。
城市介紹:
伊斯坦布爾(土耳其語:?stanbul;英語:Istanbul),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之一,位于巴爾干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為歐亞交通要沖,戰略地位極為重要。面積5343平方公里,市區已擴大到金角灣以北,博斯普魯斯海峽東岸的于斯屈達爾也劃入市區,成為地跨歐亞兩洲的現代化城市。
觀畫有話:
多彩而又活力四射的伊斯坦布爾。
伊斯坦布爾,在我這樣一個從未出過遠門的人而言很是陌生,原名君士坦丁堡卻讓我感覺親切很多。觀張老師的《伊斯坦布爾》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畫里豐富的色彩運用,雖然多卻不凌亂,讓人感覺既活潑又浪漫,遠觀你會以為是一幅油畫作品。近處繁華的碼頭和船舶,遠處熙熙攘攘的人群,讓人充分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看了一些關于這座城市的游記,似乎“現代與古典”這兩個字眼總是出現,看了張老師的作品以后我也能感同身受,作品中豐富的色彩運用、隱于其中的人群確實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現代氣息,而遠處那座象征恢復羅馬輝煌的索菲亞大教堂與散落在城市各處羅馬時代的建筑殘片,都在不斷地提醒著我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
張老師筆下多彩而又活力四射的《伊斯坦布爾》有太多太多的看點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觀察,或奔放,或靜謐,每一次都會讓人有新的體驗。
部分作品欣賞
溫莎城堡 45cm×38cm 2013 年
愛德華八世 1936 年 1 月 20 日至 12 月 11 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在位 326 天,即為了美人而遜位,被其弟喬治六世封為溫莎公爵。他在位時因為想要迎娶辛普森夫人而引發了英國的憲政危機。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他選擇退位,成為英聯邦歷史上唯一自愿退位的國王。寧失江山也要抱歸美人之舉曾經傾倒過無數世間淑女。辛普森夫人本是私生女,而且有過兩次婚史,愛德華原為其閨蜜的男友,為了她竟無意于江山,一心陶醉于風情萬鐘,焉知懷中所抱卻是位從小就做有王后夢的女人呢?!2013 年 8 月 6 日英倫寫此城堡始終,得逸聞相助。
五月地中海 45cm×38cm 2012 年
從意大利圣雷莫往法國尼斯,車行一路領略地中海風景。每遇海灘明媚陽光,胾色躍動,五彩斑斕,洵非畫筆可以盡繪。
昨夜雨洗春色新,晨起格物猶有靈,
陰陽同體輪回物,肉芽抽出枯蕉心。
山河龍王互不識,海色蒼天各自知,
相呼相吸前世定,白耶黑耶畫中詩。
驚艷馬王堆辛追棺槨上厚重彩繪于歐洲寫生多年之后,今將啟程往莫高窟一探丹青究竟,率題數字于舊作之上備考。己亥歲夏。
疑是月宮方逃出 20cm×26cm 2018 年
云暗倫敦 45cm×38cm 2022 年
施墨生津易,用色滅欲難,
形塑心浪起,養眼作句譚。
猶疑多面向,果敢路漫長,
許仙斷橋過,白蛇動情腸。
云擁嬋娟看,風吹荻花涼,
大道含人性,移情融抽象。
春暖撫嬌容,冬雪濕紅妝,
東西筆有據,一畫奪心房。
美可貫今古,性能吞八荒,
腦汁勤用意,妙語忘年長。
倫敦天公暗,笨鐘聲遠揚,
真率不厭拙,隱曲寄廣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