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正良||書法之美
      2022-12-01 15:05:00  來源:江南時報  
      1
      聽新聞

        文字之妙,妙在滄桑之形體;書法之美,美在翰墨之氣韻。當文字從生活里抽象出來,美學史就多了一章關于書法的概述。

        來之無窮,尋找書法之美的源頭,目光至少要回溯三千多年前。嚴格地說,構成這種源頭之美的文字,是與象形符號相伴而生、相擁而存的,作為學術意義上的書法,或許只是雛形。但在這組雛形里,書法的元素,如漫漫洪荒,置于田野,漫于山間,既質樸清麗,又不是雕琢。可以說,遠古時代的書法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純樸。

        手把芙蓉,在自然里逡巡。龜甲、獸骨和青銅器登上了歷史舞臺。與它們一同在這個臺子上刻下印記的是那些附著其中的古文字體系。這些古老的文字體系今人稱之為“甲骨文”和“鐘鼎文”,它們所描摹的大千氣象、點劃之形和生命之態,所生發的質感、動感和觀感,所流露的拙樸、矜持和凝重,構成了書法之美的宏大開篇。其韻味,其美感,俱道適往,自然天成,如空山橫谷,悠悠天鈞。以至于清代書家李瑞清不無感慨地告誡,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甲骨和鐘鼎開啟了一個無比輝煌的書法時代。可以說,商代之前的書法之美,美在古拙,美在矜莊。

        月出東斗,最早呈現書法之萬千氣象的是秦王朝。秦頒布“書同文”之前,文字經歷了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時代,其種類之多、創制之繁,不可勝說。這時的始皇帝,他對中國文字、中國書法最大的貢獻就是選擇了李斯。作為一代名相,作為中國書法史上第一個留下姓名的劃時代人物,李斯因為在大篆的基礎上,創制了簡單規范的全國通用文字小篆,從而使秦王朝逐漸告別了“諸子百家、群雄逐鹿”式的古文字體系,李斯的生命因小篆的誕生而與書法一同鮮活了兩千多年。幾乎是在李斯鐘情小篆、社會通行小篆的同時,一股來自民間的力量卻在悄然推動著另外一種書體的快速發展,這種比小篆更簡約、更便于書寫的文字,就是隸書。作為中國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人民群眾創造的隸書后來居上,占據廟堂。隸書的出現,使文字告別了象形時代,中國書法由此高調地邁入今文的行列。可以說,秦王朝時期的書法之美,美在婉曲,美在隸變。

        行神如空,秦帝國的大手筆以及民間的大創造推動著中國文字向四足鼎立進發。歷經漢王朝四百多年的休養生息,中國書法以隸書為母體,走出了正書、行書和草書三條歷史之路,加之以前的篆書,浸染中國翰墨精神、流淌書法史河兩千多年不竭的四大書體由此形成。漢王朝、漢文化、漢文字成就了漢民族領銜世界文明走向的東方奇觀。可以說,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強悍的王朝,它的書法之美,美在規范,美在多元。

        行氣如虹,翻開書法美學史,漢以前的書法是以朝代為章節而存在的,是以群體為單元而輝映的。漢以后,書法美學進入個性化時期,尤其是一批大師的出現,讓中國書法群峰林立,高潮迭起。

        巫峽千尋,王羲之無疑是這群大師里最卓然而立的一個。時至東晉的春天,蘭亭溪邊的王羲之約友人“修禊”。把酒臨風,詩意漸濃。于是乎,王羲之即興寫下了《蘭亭序》一文。或許連王羲之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的急性揮毫,堆起了中國書法史的珠穆朗瑪峰。當然,構筑起這座高峰,還得感謝唐太宗李世民。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樣,開創大唐盛世的李世民千帆閱盡、獨崇羲之的魏晉風骨。從此,這篇《蘭亭序》以“天下第一行書”的無上榮光,風流千古,王羲之以“書圣”之尊,聳入云宵,1600多年來無人企及。王羲之的書法之美,美在灑脫,美在飄逸。

        華頂之云,濺落綿綿春雨。王羲之以后的書法,百花齊放,個性飛揚,他們騰空而來,飄然而去,在漫漫天際劃下了光彩灼目的道道彩虹。唐代張旭的狂草,慷慨激昂,肆意放縱,傲視一切,草入極致。顏真卿的楷書,超神入圣,激情噴薄,忠義節烈,橫亙廣宇。尤其是他那震爍古今的《祭侄稿》一面世,就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可以說,張、顏的書法之美,美在狂放,美在浩氣。

        太華夜碧,群星依然閃爍。在這組星宿里,黃道周的墨跡“氣節凜然,綱常萬古,節義千秋”,最能凸顯中國古典書法美學的道德倫理規范。蘇軾不負一代文豪的美譽,他把陽剛之美、書卷之氣浸染紙上,于汪洋恣肆中大江東去的浪漫情懷,使中國書法深深打上了博大兼容、傲岸磅礴的人文烙印。趙孟頫執著回歸魏晉,熱切守望正統,其書法充盈的溫潤嫻雅,以清秀之美、中和之美、氣韻之美,樹起了歷700多年而不倒的趙氏豐碑。董其昌起于田野,專于求本溯源,長于師法古人,文人理想、高士情懷伴隨一生,他的“館閣體”影響和左右了大清書壇300多年。

        風華絕代,鴻雁不來。或許是那些大師們早已窮盡了書法之路,以至于書法美學總是在古代和大師周圍盤旋。然而,令人欣慰的是,21世紀初的中國書壇,悄然懸起了一股強勁的復古之風。如礦出金,如鉛出銀。我們期待,隨著“二王”的回歸,已傳承千年的蘭亭精神,能再一次響起回腸蕩氣的心海潮聲,再一次揚起中國書法的翰墨神韻,再一次絢麗書法之美的璀璨時空。

        作者簡介:胡正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書法美術評論家,康德哲學研究學者,研究員,現居南京。

      標簽:書法;王羲之;中國書法
      責編:楊春源 王婉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资源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高清专区|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视频在线|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日韩a一级欧美一级| 亚洲福利视频网站| 美国式禁忌免费看|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毛片免| baoyu122.永久免费视频|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国产嫩草在线观看| 97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品|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老师在线| 国产高清小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国产|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免费| 亚洲娇小性色xxxx| 男女性杂交内射女BBWXZ|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 大美女啪啪污污网站|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 春色www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国产丫丫视频私人影院| 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自产21区| www亚洲成人|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亚州无吗黄瓜视频有直播的不|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