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首屆2023年“異想天開——藝術與科學訓練營”在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原美樓舉辦開營儀式。該訓練營是面向社會創意工作者的公益培育項目,由江蘇省委宣傳部和江蘇省科技廳指導,南京師范大學主辦,江蘇省藝術與科學中心承辦。現場30名學員與藝術、科學導師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2023年“異想天開——藝術與科學訓練營”的大門正式開啟。
本屆訓練營以“長江未來”作為主題,圍繞長江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社會形態等領域,結合微觀與宏觀視角、藝術與科學手法,多維度探索與闡釋長江文明,展望與構建長江未來。以導師制為訓練形式,由藝術與科學領域優秀的跨學科專家、學者組成科學、藝術、技術三大導師團,共同負責學員的課程和創作輔導。學員們來自全國各地,有在校大學生、藝術家、設計師等不同領域的創意人才。在為期半個月的訓練時間里,國內創意大師綜合應用多媒體技術,講授設計與創造性思維;學術界專家介紹長江地理、生態與歷史人文背景知識;行業專家講授Touch Designer、Arduino、創意編程、互動裝置的基礎知識和應用實踐方法等。導師們通過不同維度的訓練方法,為學員提供專業指導的同時,切實提高學員技術技能,最終實現創意成果。“作為一名藝術專業的在校大學生,我想通過科學的學習來提升自己的創意思維能力。”學員梁紹坤對跨學科的訓練課程充滿期待,“希望通過這次學習,能夠增強自己的團隊意識,與不同專業的同學一起發揮各自的優勢,創造出有影響力的作品向社會傳播。”
開營儀式上,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封加樑在致辭中表示,訓練營倡導“跨界創新、自由探索”理念,以啟迪創意和實踐創新為目標,以創意思維交流和實踐成果產出為導向。期待學員們通過這次訓練,能夠分享各自的創意思維,展現創意的過程,并在老師的啟發和指導下應用多媒介手段,實現自己創意的作品。南京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童芳作為導師代表講話,她說:“通過藝術、科學導師講座、技術專家分享、創作指導以及合作平臺,將藝術與科學的跨界落實在創意實踐里,對單一專業領域的學生或是設計師來說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交流機會。”
當天開營儀式結束后,隨即進入長江主題學術論壇,并在最后環節發布《長江行》紀錄片。據該紀錄片主創成員之一,江蘇省藝術與科學中心未來藝術研究所負責人荀武介紹,“《長江行》紀錄片分為四集,將水文地理、人文歷史、當下生態環境與社會四個方面作為拍攝思路。今天發布的是耗時一個多月以‘長江水’作為主題拍攝的第一集,通過長江沿岸古人類聚集地、遺址及文物,揭示長江文化對江蘇古代文明發展的重要影響。接下來我們將針對長江中下游江蘇段的美學特征嘗試做進一步探索。”
藝術與科學是最強調創新的兩個領域,舉辦此次訓練營,通過跨學科交叉融合,旨在推動社會對藝術與科學融合創新的關注。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江蘇省藝術與科學中心負責人薛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通過‘異想天開——藝術與科學訓練營’的舉辦發揮社會影響力,讓人們意識到交叉融合對創新的推動作用。在實際的人才培養方面,如何真正的實現創意,舉辦這種類型的活動是一種嘗試。”
(江南時報記者 楊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