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訪
1985年的春節為公歷2月20日,是有史以來罕見的春節最晚的一年。我之所以清楚地記得,是在這牛年到來前的除夕夜,應急變更的換場采訪使我絕處逢生。
2月19日華燈初上時,我來東郊某化工廠采訪,思忖著著此行只要確認“劇情”未變,一篇按“劇本”擬定的所謂新聞事實便將出爐。
然而,計劃不如變化!
事情是這樣的:在此三天前,我接到該廠宣傳科“線報”稱,因化工生產連續性特點,節日期間各主要車間一律正常上班。為此,廠行政后勤部門為慰問春節期間堅守一線崗位的職工,擬在除夕晚組織加班者在食堂進行會餐……我遂向報社有關領導呈報用于春節版的采訪選題,領導很快批示:可于當晚突訪,字限五百。
當晚,我趕去那家化工廠實地采訪得知:“除夕會餐”的消息還沒等在全廠傳開,便遭到該廠生產科、安全科等部門的嚴重質疑:除夕晚脫崗會餐,不僅影響正常生產,管線縱橫連接的化工設施一旦失去監控,更是存在事故隱患。方案提交到廠生產調度會,即被否決。
當我欲離該廠回報社打算“消稿”時,廠辦跑來一人讓我去接電話,打電話的報社夜班部當值主任,他讓我迅速轉場,趕去離之不遠的下關發電廠……
次日是牛年的正月初一,南京日報套紅的春節版喜氣洋洋,在其一版的右下方,刊有一則本人昨夜搶發的記者見聞,標題是《這里寂靜而緊張……》,記者報道如下:
年三十的夜晚,到處是燈,到處是笑。歡天喜地的人們祝酒在明亮的燈光下,聚集在播放迎春晚會的屏幕前,游樂在燈光輝煌的娛樂場所……然而,下關發電廠的電氣主控制室卻是另一番情景。晚上七時五十分,記者來到這里,這里寂靜而緊張,六名值班人員有的抄表,有的監視負荷,有的在室外巡回檢查電氣設備。巨大的控制屏上面的儀表,顯示著輸電系統一切安全正常。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確保春節期間安全正常地輸電,該廠在二月十三日就進行了反事故模擬演習,應急的備用設備已在十六日全部試用。這里的值班調度梅光宇,1962年就來該廠工作,二十多年來,節假日都是在廠里度過的。他告訴記者:“今天全廠有三百多人加班。為了讓全市人民歡歡喜喜、熱熱鬧鬧地歡度佳節。大家的心情是興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