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門畫派金洪男:心中有“靜”,作品顯“雅”
□ 朱海明 梁雯鈺
金洪男是國內外著名花鳥畫畫家吳冠南的高足。
如果說吳門畫派花鳥畫是播惠中華文化的人文瑰寶,那么,金洪男則是傳承并創新升華的代表,是當代美術界在寫意花鳥畫傳承與創新領域具有影響力的畫家。
金洪男的花鳥畫,每一幅都是合成一體的意象紛呈,是有機的聯系,具有內在的邏輯,獨特而清晰,仿佛是葉子上滑落的水滴。花開,這一具有動感的過程,成了有生命的主體。評論界這樣評述他:金洪男的藝術力度在于直接打動觀眾,語言力度在于出奇與張力,感情和思想的力度在于他對生命的思考構成了他對語言、思想與感情的完美組合。
金洪男從寫實類的山水畫中得到啟發,他的足跡遍布江南的山丘、林泉,在細心觀察中汲取靈感?;B本來生長繁衍于大自然中,與山岳、叢林、湖沼為伴。在天地曠野間,其生命是鮮活的、充滿靈性的。金洪男以造化為師,在寫生的基礎上概括、提煉、繪寫的花鳥,生機勃發、情趣盎然,被評論界稱為“大自然花鳥畫”。
從創作到主體表述
金洪男的花鳥畫作品,具有創新而個性鮮明的筆墨、色彩語言。繪畫造型元素是他從大自然花鳥世界中感悟得來并以審美的視覺形式傳達的。他被大自然花鳥的真實生命所吸引和感動,于是才有了對這種生命呼喚的真實回應,這構成了他的花鳥畫作品深遠的審美境界。
他的花鳥畫作品構圖豐滿、細密嚴謹,給人以視覺的張力和感染力。這種構圖有助于表現出花鳥生存于大自然所彰顯的闊大氣象。金洪男深諳中國傳統花鳥畫的構圖之理,作品繁細而不窒塞,疏密相間,氣韻貫通,十分講究布局的開合、收放,有力地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使畫內的大自然景物向畫外延伸,氣勢相承接,擴展了大自然花鳥的茫茫空間。這種布局和結構,儼然如潘天壽先生所揭示的:“置陳布勢,要得畫內之景,兼要得畫外之景。”由此也可以看出金洪男花鳥畫作品構圖的內蘊和特點。
“以意用色”是金洪男花鳥畫作品色彩運用的顯著特征。這里講的“意”,是思想、情感和內容。既是畫家之意,也是物象之意。從美學的角度說,“意”是指作為繪畫元素的色彩之外所含有的審美意蘊。“以意用色”是根據畫家之意和物象之意的需要而運用色彩,強調“意”的作用,色彩也具有了畫家濃郁的情感因素。潘天壽先生說:“畫中之形色,孕育于自然之形色;然畫中之形色,又非自然之形色也?!睂嶋H上這也揭示了“以意用色”的真諦。金洪男經常深入大自然,細心觀察各種花鳥的生長形態和特征,筆下多有表現,但畫每幅花鳥,所用色彩或隨類而賦,或隨意而賦,以求色彩表現的豐富和變化。色彩運用洋氣、夸張,奪人眼球,給人以迥然不同的審美感受。從金洪男的花鳥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善于將固有色、環境色、空間色、光源色與感情色、象征色協調,統一于一個基調,看作作品的一個色彩整體來考慮。尤其注意把光引進作品,通過光的作用使色彩的跳動表現出大自然的時空感。簡言之,金洪男花鳥畫創作的色彩運用,適應了現代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需要,體現出花鳥畫色彩學的獨立構建價值,是中國傳統花鳥畫走向現代的一種有意義的探索。
如果說,金洪男用自己的繪畫語言對大自然花鳥的生命進行了生動的抒寫,那么,將他的作品歸入“大自然花鳥畫”則是應有之義。
“大自然花鳥畫”是專家針對傳統文人墨戲、君子畫和折枝花鳥而提出的。它并非是對這些傳統創作的否定、拒斥和顛覆,而是對其進行的一種反思、糾偏和重構。它不是花鳥畫創作的轉向,而是花鳥畫創作的深化。
金洪男筆下的《三元坊寫生稿》《心花怒放》《云仙人》和《修篁一徑幽》等系列作品,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幅生動迷人的大自然花鳥世界。透過這些作品,我們看到了生存于山野、叢林、湖沼的花鳥生命狀態,體悟到大自然的花鳥彰顯的才是天地之“大美”。在我看來,只要從對花鳥與自然山水的分離式審美轉變為親和式審美,我們就能解讀“大自然花鳥畫”所具有的鮮明審美特征,找到中國花鳥畫發展的路徑。
《花事》
從傳統到當代語境
當代花鳥畫領域,金洪男的畫風別開生面,突破了傳統折枝法的束縛,將花鳥放置于山嶺深谷中:春天里鮮花漫山遍野綻放,鳥兒在幽澗、泉邊引吭高歌;隆冬時節,深山曠野中,滿樹寒梅傲雪怒放,一派壯美景色。題材新穎,個性鮮明。
金洪男擅寫花鳥,又善畫山水,常將兩者合為一體,使花鳥依托山水,讓山水凸顯花鳥。他的畫構圖飽滿,花繁葉茂,卻沒有迫塞感;技法以工代寫,工寫結合得絲絲入扣;敷色隨類變化,色彩豐富、絢麗而不俗,呈現高遠、幽深、靜謐、清新的格調。
春花似錦,秋葉如火。金洪男的花鳥畫布局的繁與簡因季節而異,變的是疏密,不變的是氣勢。
金洪男把花鳥“放歸”大自然,以山水襯托花鳥,置花鳥于真山真水中,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傳承與創新是畫界恒久的課題,而生活及大自然是創新的源頭。金洪男的創作之所以能取得成就,源自他對大自然的敬畏、摯愛和敏銳的觀察力。
《拾花》
從名頭到作品本身
如果說吳門畫派在明代已經形成高潮,而晚清、民國以來一直走的是傳承之路,那么,當歷史走到新世紀,創新就是我們這一代的擔當。
金洪男深知相比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的創新難上加難?!巴鈳熢旎械眯脑础?,他致力寫生,把長期深入生活作為創新的基本路徑。金洪男的足跡遍布全國名山大川,他的創作源泉正是來自于此。他一直在藝術創新的道路上苦苦探索前行,由此形成了自己的繪畫語言。“市場理性了,很多藏家都非常理智,不看名頭,更看重作品本身。”許多藏家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金洪男可以說是綜合性的人才,除了畫畫之外,深厚的文化底蘊、廣博的人文情懷及對中國書畫的真摯熱愛,使他的作品在學術性、創新性和市場性方面都更為出色,因而近年來他的不少作品被藏家賞識,并展覽拍賣。
金洪男作為蘇幫菜美食名家,創建了“江南雅廚”,為繪畫功底和色彩靈活運用打下基礎,而他在花鳥畫領域的日益精進,又反哺到菜品——他將畫作與烹飪結合,在兩個領域大放光芒又相互成全。
吳門畫派,不僅僅是蘇州的,更是民族的,甚至是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而金洪男正是沿著傳統文脈一路走來形成了真正的中國花鳥畫人文內涵,他身上凝聚著吳文化的深厚基因,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一件好的繪畫作品,必須是美的,必須是有人情味的。繪畫對金洪男而言,不僅是辛苦的勞作,更是感情的傾訴、靈感的綻放、幸福的宣泄,每一次創作,都是一次刻骨銘心的經歷。
君子立身,務修其本。畫家若要有所成就,必定要具備深厚的學養、豐富的生活體驗、過硬的藝術技巧,三者缺一不可。心中有個“靜”字,作品才能有個“雅”字,這正是金洪男藝術道路的真實寫照。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金洪男正是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他所獻給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不止是藝術的成就,更是一種文化精神、文化品格的傳承和創新。
《梅竹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