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的年
□ 黃愛榮
在記憶深處,蘇北的里下河,年,總是循著水鄉獨有的節拍,悠悠而來。那是一種與水相偎、與船相依,煙火彌漫且溫情脈脈的別樣情韻,恰似水鄉的潺潺流水,悄然淌入人心。
水鄉的女子在集市上仔細挑選著新衣布料。她們手指輕觸柔軟的綢緞,臉上滿是對新年的憧憬。這里的布料色彩明艷,花樣紛繁,有寓意吉祥的牡丹圖紋,亦有清新淡雅的碎花樣式。
而最具水鄉特色的,當數擺滿各類水產的攤位。活蹦亂跳的鯉魚,于水盆中撲騰,鱗片銀光閃閃。草魚、鯽魚亦不示弱,擁擠一處,似在期盼著被人選中,成為年夜飯的美味。還有那肥美的螃蟹,揮舞大鉗,橫行之態令人不禁莞爾。除卻魚類與螃蟹,新鮮的蝦子、螺螄、河蚌等,這些水鄉獨有的水產,皆是年夜飯不可或缺的主角。
在水鄉,年三十最為忙碌且熱鬧。清晨,女子們便在廚房忙碌,籌備豐盛年夜飯。廚房熱氣騰騰,諸般香味交織,彌漫全屋。男子們則在屋外貼春聯、掛燈籠,把家布置得紅紅火火。
孩子們身著新衣,在村中奔跑嬉戲,燃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聲響,猶如新年的樂章,奏響歡樂旋律。
傍晚時分,年夜飯上桌。桌上佳肴滿布,有紅燒鯉魚、清蒸螃蟹、油燜大蝦、白斬雞、紅燒豬蹄等。自然,也少不了魚圓、肉圓、芋頭羹與青菜豆腐。每一道菜皆蘊含別樣祝福,紅燒鯉魚寓意年年有余,肉圓象征團團圓圓,芋頭羹意味著遇好人,青菜豆腐寓意清清白白。
一家人圍坐桌前,舉杯共飲,歡聲笑語在屋中回蕩。老人給孩子們發紅包,孩子們乖巧說著祝福話語,臉上滿是幸福笑容。
吃完年夜飯,女人們收拾碗筷,男人們陪著孩子們在院中燃放煙花。煙花于夜空中綻放,五彩斑斕,照亮整個水鄉。孩子們歡呼雀躍,眼中滿是驚喜與興奮。
放完煙花,一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春節聯歡晚會。雖外有寒風,屋內卻溫暖如春,親情濃濃。
大年初一,水鄉之人早早起身,身著新衣,出門拜年。人們相見,拱手作揖,互道“新年好”“恭喜發財”等祝福之語。孩子們跟在大人身后,挨家挨戶拜年,收獲滿兜糖果與紅包。
在水鄉某些地方,還有舞龍舞獅習俗。舞龍隊伍由一群年輕力壯的小伙組成,他們手持龍燈,上下翻飛,左右穿梭,龍姿活靈活現。舞獅的則是兩個身手敏捷的年輕人,他們模仿獅子的動作,時而跳躍,時而翻滾,引得圍觀者喝彩連連。
年的氛圍在水鄉延續,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此日,水鄉之人會吃元宵,賞花燈。河面上漂浮著一盞盞荷花燈,燈光倒映水中,如夢似幻。孩子們提著各式花燈,在村中嬉戲,歡快笑聲,似年的余音,久久在水鄉上空飄蕩。
水鄉的年,是水與火的交融,是親情與歡樂的匯聚。它有著水鄉獨有的溫婉與寧靜,亦有著熱烈與喜慶。在這方水土,年的故事世代相傳,如同那永不干涸的河水,流淌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