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鄧雯婷)4月24日下午,南京市工人文化宮綜合樓512室內書香彌漫,掌聲陣陣。由南京市職工文化體育協會主辦、南京市職工作家協會承辦的《百年百人情與事》新書發布會在此隆重舉行。這部由80歲工人作家徐廷華傾心創作的歷史人物散文集,以其獨特的文學視角和深厚的人文情懷,吸引了南京文學界、出版界眾多知名人士齊聚一堂。
發布會現場高朋滿座,氣氛熱烈。南京市作協秘書長張穎、南京市職工文化體育協會副會長蔡敬堂、南京市職工作家協會名譽會長王德安等領導親臨現場。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編王振羽等傳媒界人物,以及《莫愁》《江蘇作家》《雨花》等知名刊物的主編們共同見證了這一文學盛事。
南京市職工文化體育協會副會長蔡敬堂、南京市職工作家協會長盧云先后發表致辭,對徐廷華的文學成就和《百年百人情與事》的出版表示贊揚和祝賀。他們一致認為,該書不僅是一部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文學作品,更是一部能夠激發人們思考和感悟人生的佳作。
“一個人活到了一定年齡的厚度,才會真正體會到什么叫‘彈指一揮間’。”對徐廷華來說,盡管時光匆匆,但因為閱讀、因為寫作,他活出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徐廷華很小就隨父母來到南京,曾就讀于漢口路小學、莫愁路小學、南京五中,“別的同學放學后都到操場上打籃球、踢足球,我則泡在學校的圖書館里看書,如《鐵道游擊隊》《苦菜花》《青春之歌》等,像著了迷似的,直到天黑了才回家”。不滿15歲時,徐廷華即因種種原因離開課堂,開始了在南京第二機床廠的生活,可他的心還在學校里,他渴望讀書。慢慢地,徐廷華走上了創作道路。在“屢戰屢敗”之后,他的《讀民歌有感》于1978年2月19日發表。一個月后,他收到人生中第一張通過郵局匯來的稿費單,“好像是6塊錢,那時我一個月的工資才36塊。當車間管理員大喊著我的名字,給我匯款單時,好多同事都圍攏了過來”。此后,徐廷華不斷涉獵散文、雜文、報告文學等多種文體,“從2014年至今,每年均以90篇以上的新作,散見于省市以上的報刊,有的作品還獲得中央和省級征文獎、編入叢書”。“成功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勤奮。”徐廷華經常泡在圖書館里,讓閱讀開闊自己的視野。一部厚厚的《百年百人情與事》,正是他經數十年的閱讀積累而成。
發布會上,徐廷華詳細介紹了《百年百人情與事》的創作背景和內容。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多年積累的素材中挑選出這些名人的故事,以及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徐廷華表示,這本書是他對文學和人生的深情獻禮,希望通過這些名人的故事,能夠激勵更多的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和人生價值。隨后,徐廷華向南京市工人文化宮職工書屋贈送了《百年百人情與事》一書,并表達了對工人文化宮長期以來對文學事業支持的感謝。發布會上,與會作家們紛紛發言,對《百年百人情與事》給予了高度評價。他們表示,該書不僅展現了徐廷華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到的歷史視角,更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名人故事,讓人們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和人生的悲歡離合。
發布會最后,徐廷華與現場嘉賓和讀者進行互動,并舉行了簽售儀式。許多讀者紛紛表示,通過閱讀《百年百人情與事》,他們對那個時代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對徐廷華的文學才華表示由衷的敬佩。
《百年百人情與事》新書發布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職工文學創作樹立了榜樣,也為文學界和文化事業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文化盛宴。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該書將繼續發揮其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意義,為更多的人帶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