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左古山先生在南京大學時期的同窗好友,非常榮幸能夠代表江蘇省當代藝術創作研究會,參加“古山松·問道心”左古山中國畫展暨新聞發布會的開幕。記得當年在南大求學時,古山兄就對傳統書畫藝術展現出非凡的悟性。從底蘊深厚的南京到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之后,他的藝術造詣更加精進,筆墨語言愈發辛辣老練。
古山兄的“古山松”系列作品,展現了一位學者型藝術家的深厚學養與獨特視角。這些作品既承襲了宋元以來文人畫的筆墨精髓,又賦予了這一傳統意象嶄新的時代內涵。那些蒼勁挺拔的松樹形象,通過極具張力的構圖和富有韻律的線條,展現出雄渾厚重的藝術感染力。“古山松”本身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不屈不撓,有著蓬勃生命力,面對風云依然可以淡然,這正是我們民族性格的寫照。
從專業角度來看,古山兄的作品實現了三個維度的突破:在技法層面,他將傳統皴法與現代構成理念相融合;在意境營造上,他賦予傳統題材以當代哲思;在文化表達方面,他的作品既扎根傳統又面向未來。這些探索為中國畫的當代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我特別欣喜地看到,古山兄的作品實現了書、畫、詩的完美融合。在當下許多畫家忽視書法修養的背景下,他始終堅持書畫同源的理念,其書法已形成獨特風格。他總能用一兩句古詩,將古松的精神與自己的藝術追求完美融合。比如作品《松寂風初定》,構圖大膽創新,虛實對比精妙。畫中那棵占滿畫面的蒼松之下,一位紅衣高士撫琴焚香,這正是古山兄向往的生活境界。在
當今忙碌的社會中,這樣的作品猶如一泓清泉,提醒我們放慢腳步,感受自然,豐盈精神。
此次展覽能夠作為 2025 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的重要展示,具有特殊意義。古山兄通過水墨藝術這一載體,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東方智慧,這種文化自覺和使命擔當令人欽佩。中華文明之所以五千年綿延不絕,正因為骨子里透著這種如古松般堅韌的精神。我相信,這次展覽不僅是對古山兄藝術成就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國當代藝術走向世界的重要契機。作為江蘇省當代藝術創作研究會,我們一直關注并支持像左古山這樣既有傳統功底又有創新精神的藝術家。期待“古山松·問道心”展覽取得圓滿成功,更期待古山兄的作品在世博會上綻放異彩,讓世界感受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
(作者系江蘇省當代藝術創作研究會副會長、第七屆中書協理事)
《獨坐長松是阿誰》46×69cm 2025年 左古山 繪
《倚杖問松》46×69cm 2025年 左古山 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