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碟小菜
□ 萬點
我心深處,始終眷戀著母親灶臺上那盤豌豆苗。豌豆苗不懼冬寒,作為末冬時節(jié)時令菜率先登上餐桌,母親巧手烹制,不論是爆炒還是涼拌,總能被家人風卷殘云般一掃而空。如今,母親已離開40余載,那碗豌豆苗卻成了深埋心里的記憶,封存著童年的溫暖與眷戀,在每個思念的夜里,絲絲縷縷漫上心頭。歲月更迭,一碟來自如東的豌豆苗也成了我心頭的眷念,帶著如東大地的獨特韻味,更藏著一段跨越山海的深厚情誼。
與如東的緣分,是在文友相聚的歡聲笑語中悄然結下的。這些年,工作之余,我總與文友、攝友們踏上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與其說是采風,不如說是奔赴一場場溫暖的約定。那里的文友、攝友,早已親如家人,每年一兩次的往來,或是我們奔赴如東,或是他們造訪溧水,情誼在你來我往中愈發(fā)醇厚。漫步黃海邊,牛車碾過濕潤的沙灘,東方紅拖拉機的轟鳴聲驚起成群的海鳥。我們踩著浪花拾海螺、捉海蝦,在細軟的灘涂上縱情歡笑,身后蜿蜒的腳印被潮水輕輕撫平。面朝遼闊大海,我們許下春日之約,待梅花綴滿溧水枝頭,便共赴無想山勝境,吟詩作賦,用鏡頭定格美好。我們還會在兩地的報紙雜志上分享彼此的佳作,讓文字與光影跨越山海,傳遞愛與美好。
初遇那碟小菜,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記得初次踏入如東,夜宿如東賓館。清晨的自助餐臺上,各色菜肴琳瑯滿目,我的目光被一碟小菜所吸引,輕輕夾起一筷,放入口中,那糯糯的口感瞬間在舌尖上散開,清香的味道如潺潺溪流流淌在心間。我好奇地向王兄詢問,他笑著介紹,這是如東的特色小菜,用豌豆苗腌制而成。這里的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道菜,將豌豆苗殺水曬干,以便長久保存。想吃時,抓上一把用溫水泡發(fā),洗凈后放入少許油鹽,蒸上40分鐘即可。漁民們下海捕魚時,總會帶上它,就著咸澀的海風,這碟小菜便是海上最溫暖的慰藉,承載著家的牽掛與思念,讓漂泊的心有了歸處。自那以后,這碟小菜也成了我舌尖上的牽掛,每次踏入如東,必點上一碟,既下飯又伴酒。
這些年,每逢春節(jié)、盛夏,快遞柜里總會準時出現(xiàn)那熟悉的包裝,打開來,是精心腌制的小菜,還帶著王兄指尖的溫度。炎炎夏日,暑氣蒸騰,食欲總是被熱浪席卷一空,可只要嘗上一口這小菜,味蕾便瞬間蘇醒,仿佛有一股清涼的海風吹散了心頭的燥熱。與王兄相識相知的日子里,我漸漸懂得,情誼的維系,不僅在于餐桌上的美味,也在于心靈的共鳴。我知道他愛茶,便將清明時節(jié)家人親手炒制的碧螺春遙寄過去。茶香裊裊中,我們談文學、論攝影,在藝術的海洋里并肩前行。前年,他加入了中國作家協(xié)會,我也成了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的一員,翻看我們的作品,字里行間、光影之中,滿是海涂的蒼茫、海風的呢喃、海鷗的翱翔,還有那低頭修網(wǎng)的漁家女。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王兄當年領著我們,與黃海的那場深情邂逅。
這碟小菜,看似普通,卻飽含歲月的沉淀,歷久彌香,讓我嚼出了普通人的現(xiàn)實生活,也嚼出了兄弟情如東海的萬丈豪情。它讓我懂得,平凡的日常里藏著最動人的詩意,普通的食材中蘊含著最深沉的情感。愿我與王兄,還有如東的朋友們,都能在這小菜的清香里,在清茶的氤氳中,續(xù)寫屬于我們的故事,讓晚年的生活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