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30年 江蘇30強公司出爐
江南時報訊(記者 陳衍暉)今年正值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30年來,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受住了“姓資姓社”的爭論、“8·10”事件、國際金融危機、股市異常波動、新冠疫情等各種復雜情況的考驗,實施了股權分置改革、多層次市場建設、注冊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作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江蘇資本市場的情況如何呢?截至2020年12月21日,江蘇轄區A股總市值為59078.23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7.24%,位居全國第五。江蘇轄區共有上市公司476家,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量的11.63%。其中,上交所主板191家、科創板39家,深交所主板23家(包含純B股1家)、中小板105家、創業板118家。
江蘇上市公司30強
合計市值逾29000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21日,A股共有4088家上市公司,分地域來看,廣東以686家排在第一,其次是浙江508家、江蘇476家、北京380家、上海366家。
從上市公司全省分布來看,蘇州上市數量繼續領跑全省,達到143家;南京、無錫則分別為95家和87家。前三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占總數比例為68%。
截至12月21日,江蘇轄區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9078.23億元,占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的7.24%,位居全國第五。
截至12月21日,江蘇轄區上市公司總市值前30名合計市值為29002.7億元,其中恒瑞醫藥以5751億元坐穩市值龍頭的位置,洋河股份憑借近期連續大漲,總市值增長到3240.44億元,位居全省第二,藥明康德以3014億元的市值位居第三。市值排在四到七名的公司與前三名差距較大,華泰證券、恒立液壓、國電南瑞、卓勝微這四家公司的市值都在1000-2000億元之間。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和新城控股的市值排在八到十名,均不到千億。
記者注意到,截至12月21日,江蘇共出現7家市值千億以上的企業,比10月多了三家,分別是恒瑞醫藥、洋河股份、藥明康德、華泰證券、恒立液壓、國電南瑞和卓勝微。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江蘇IPO變化成全國縮影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1日,年內券商承銷的股債融資規模已達到11.01萬億元,較2019年全年的8.86萬億同比增長了24.26%,372家企業合計通過IPO募集資金4513億元,募資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
2020年正值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以滬深股市為標志的中國資本市場,自其誕生后,公眾因為“炒股”才逐漸對直接融資有了概念。這些年來,提高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能力一直是重要目標,但從實際成效看,仍然任重道遠。
從新股首次發行(IPO)融資來看,業內存在“大小年”之說。梳理近幾年江蘇企業IPO融資情況,2016年是“大年”,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年IPO達41家,融資金額超過250億元。2017年再接再厲,65家IPO企業共募資304億元。2018年驟變為“小年”,僅有20家企業IPO。2019年恢復性增長,全年31家,募資251億元。今年以來,已有超過50家企業IPO。歷年來,江蘇企業IPO始終排在全國前列,江蘇的“年景”變化也是全國IPO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