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南通沿江地區地處長江入??诒卑叮菗P子江綠色城市群的下游門戶,長江岸線總長226公里,占江蘇全省長江岸線的19.3%。五山地區濱江片區是南通的標志,區域內狼山、軍山、劍山、黃泥山、馬鞍山臨江而立,沿江岸線14公里,是長江南通段重要的生態腹地和城市發展的重要水源地。
曾幾何時,五山地區留給南通市民的印象卻并不美好,小景區、老港區、破廠區、舊小區相互交織,“散亂污”企業、河道周邊各類違建眾多,企業占用、碼頭圍城,“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是五山地區的痛點……
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堅決按照總行黨委的決策部署,把支持長江大保護作為履職服務的重中之重,舉全行之力扎實推進,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服務國家戰略的特殊作用。
2018年,農發行江蘇省分行在《南通城市西部濱江地區城市設計》規劃出爐后,第一時間成立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信貸專項服務小組,迅速與政府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同時將該項目作為全省支持長江大保護貸款示范項目和“信貸服務長江行”重點項目,快速啟動綠色辦貸機制,在總行的大力支持下, 2019年6月,南通市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一期工程(A區)項目13億元中長期貸款順利獲批,并實現首筆投放9億元。
農發行政策性信貸資金的有力支持,加速了五山濱江片區生態修復進程,整體搬遷近6萬平方米建筑物,修復整治41萬多平方米土地,進行了復綠、人工濕地、游步道等建設。
經過兩年的生態修復,實現了“生產型岸線”向“生活型和生態型岸線”轉型,集中展現了南通“山水文化、濱江風貌”的城市個性和特點,五山森林公園成為南通首個國家級森林公園,擁江攬海、和諧共生,已成為南通的生態綠色廊道。當地群眾欣喜地說,“這里就是我們的‘城市客廳’!”(王志冬 陸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