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刊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續說“新變”
上篇講詩詞創作“立意”的“新變”,是就全篇的整體構思而言的。這是從大處著眼,首先應該考慮的。但如果在整體構思方面想不出什么好的新招,也不妨退一步,把精力轉移到局部的構思上來。一首作品,倘若能有一二處警句自出新意,讓人讀了眼前一亮,也就成功了一多半。
晉人陸機《文賦》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雖眾辭之有條,必待茲而效績。”他是泛指一切文學創作,詩詞當然包括在內。
宋人張炎《詞源》卷下說:“一曲之中,安能句句高妙?只要拍搭襯副得去,于好發揮筆力處極要用功,不可輕易放過,讀之使人擊節可也。”他雖說的是填詞,但作詩也是同樣的道理。
警策對于一首詩詞作品來說,其作用有如球星對于一支球隊,影星對于一個劇組那樣重要。
如何方能稱“警”?須精,須妙。而一涉陳言,一落俗套,必不能精,必不能妙。因此,“新變”自是“警”中的應有之義。
筆者的朋友,上海詩人楊逸明,有《元宵節漫筆》一首七律云:
鬧市觀燈遍綺羅,小齋閑坐欲如何?
水仙一室清芬氣,酒鬼三杯瀲滟波。
今夕傾城放花炮,幾時寰宇息干戈!
書生且把幽簾夢,包入湯圓手自搓。
全詩佳句甚多,頸、頷、尾三聯皆有新意。
頷聯新在以“水仙”對“酒鬼”,妙趣橫生。水仙花固然古已有之,湖南“酒鬼”酒這個品牌,卻是當代才問世的,古人當然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對仗來;就是改革開放前的現代人,也不可能寫出這樣的對仗來。這是非常新鮮的“當代”標記。
頸聯新在由中國人歡度佳節,競放花炮,聯想而及世界上還有國家處在戰爭狀態,炮火連天,從而發出“幾時寰宇息干戈”的悲天憫人之嘆。在使用冷兵器進行戰爭的古代,詩人不可能產生這樣的聯想。這樣的詩句,只有近現代詩人才寫得出來,但卻不見有人寫過。
結尾一聯,尤為新奇難得。元宵節吃湯圓的風俗由來久矣,可是有哪位詩人想過把“夢”包進湯圓里去?更何況,這“夢”還不是一般的夢,而是對于世界和平的美好期盼。如果說頸聯的“新意”還屬于“小慧”,讀者會心一笑即可;筆者以為,僅憑頷、尾兩聯,此詩便可稱得上胸懷博大,構思新穎,表達奇妙,足與古之佳作抗手了!
還有一位朋友,湖南詩人熊東遨,亦長于七律。隨手舉其《閑居》一首:
一溪煙水伴漁樵,也學淵明懶折腰。
憶舊燈前看合影,遣懷松下讀離騷。
虹因雨現終難久,峰被云遮不失高。
心境已同摩詰靜,任他門外有風潮。
其頷聯新警遒煉,且富有哲理,令人愛賞不置。虹、雨、峰、云,都是極普通、極常見的自然景物,極普通、極常見的詩歌意象,非任何時代之人類所可獨專,亦非任何時代之詩人所可壟斷。能用古往今來人人眼中所有的自然景物,人人筆下所有的詩歌意象,組合出新的意境、新的睿思、新的藝術表達,尤為不易,尤見功力。這也說明天壤之間,好詩句還多得很,遠沒有被古人寫盡。只要不懈努力,把我們的聰明才智充分開掘出來并發揮到極致,當代詩詞大有可為,完全能夠做到無愧于古人!
當然,局部構思的“新變”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如果一時半會兒做不到,也還有底線可退,那就是力求在一兩個字面上出“新”。
宋人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九說:“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
“穎異不凡”,即是“新變”。古人有些名篇,其實也全靠個別精彩而未經前人如此用過的字面在支撐著。“紅杏枝頭春意鬧”,只一“鬧”字,讓我們記住了宋代那位并不十分有名的詞人宋祁。時至今日,人們對此仍津津樂道,但又有幾人能背誦他那首《玉樓春》詞的全篇呢?
詩友張青云先生《江上》七絕一首云:
萬螺遙插綠深涵,俄喜風清熱浪戡。
隔浦不知誰擫笛,漁舠犁破一江藍。
江上漁笛,在古人詩詞里并不鮮見,但末句一“犁”字實在用得新奇。讀者試冥目沉思,看能否想出一個更精彩的字面替去它?筆者以為不能。煉字煉到這樣的境界,即便起古之作手于地下,想來也不過如此了。
作者許多年前亦寫過一首江南水鄉小鎮即景的七言絕句:
曙氣紅洇麥煙綠,云英紫間菜花黃。
四鄰長囀嚶嚶鳥,一鎮都飄淡淡香。
江南水鄉的春天,麥苗青青,油菜花黃,紫云英(一名紅花草。江南農村廣為種植,插水稻秧前將它犁入土中,用作底肥)開滿了紅色的小花,大地綠一塊,黃一塊,紫一塊,三色相間,美不勝收。清晨,曙光初照,麥田上低低地飄浮著一層淡青色的薄煙。紅色的曙光緩緩滲透那淡青色的薄煙,那種水彩畫一般的韻味,沒有在江南水鄉生活過特別是勞動過的人,是很難想象到的。筆者魯鈍,不能傳其神韻于萬一。但聊堪自慰的是,一“洇”字差強人意。“洇”者,液體顏料或墨水在纖維疏松的紙上向四周滲延擴散之謂。畫過國畫、練過毛筆書法的人對此都不陌生。此字用來渲染此景,較為新鮮生動,自然貼切。得此一字之力,拙作或可不廢矣。未知詩友們以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