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之時,就是吃蟹的季節了。一天,女兒對我說:“今天晚上吃大閘蟹。“我很奇怪,美國哪來的大閘蟹?女兒說:”網上買的。“她拿出來一看真是陽澄湖大閘蟹,還有防偽標志。原來這是上海名軒食品美國公司獨家代理經銷的。每袋有兩只用繩十字綑好,燒熟的紅彤彤的蟹,雌雄一對,約400克左右。
說起吃蟹就要想到蘇東坡,他嗜蟹成癖,他曾說:”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可見他對吃蟹的喜好。有趣的是他常以詩換蟹,東坡有詩為證:”堪稱吳中一太守,一詩換得兩尖團。“(尖團即螃蟹,古名)蘇老頭得意之狀,令人捧腹。我們的女兒也和蘇東坡一樣喜歡吃蟹。
女兒從小喜歡吃蟹。我們蘇州盛產陽澄湖蟹和太湖蟹,每年秋天我們總要吃幾只蟹。最初我們教女兒吃蟹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我們先教她學會剝下大螯和腳,吸出其中又白又嫩的肉,蘸點醬油和醋吃,以后,再掰開蟹殼,露出黃燦燦的蟹黃,我們先挑了一塊讓她嘗一嘗,她覺得非常好吃,問她要不要蘸點醬油,她說用不到,這里面味道都調好了。聽得我們都笑起來了。去年秋天,她和我們一起回國,朋友們知道她喜歡吃蟹,請她吃飯,餐餐有蟹。后來她對我們說:“我都吃到膩了。”我想這正如國內有些干部說的順口溜:“不怕亷政,就怕連頓。”我們國家大部分干部都亷潔自律,所以他們不怕亷政。但是如果頓頓有人請吃,礙于情面,怕傷感情,無法推辭,無法回避,結果弄得味覺疲勞,什么菜都是一個味,再好的味道也吃不出,無異于受罪。還要擔心會不會患上”三高“、吃出肥胖。所以他們要說:“不怕亷政,只怕連頓”了。
今年由于疫情關系,不敢去超市,都在網上購物。無意中女兒發現有蟹出售,盡管去年她吃蟹吃到發膩,今年照樣勾起了她的饞蟲,她就訂購了幾只蟹,請我們一起吃。小外孫過去吃過美國的藍蟹,中國的陽澄湖蟹還是第一次吃。在蟹蒸熱后,女兒就象小時候我們教她如何吃蟹一樣,手把手教兒子怎樣吃中國蟹。女兒要求外孫,要細心,要吃得干凈。她還不忘記我們在她第一次吃蟹時,對她說過的話:”一個水平高的吃客,蟹吃完后,還能還原成完整的一只蟹。“小外孫聽到很奇怪,這是真的嗎?我補充說:”這需要有一套工具,如錘、砧、剪、鉗、鑷、簽等,沒有這套工具是很難做到的,這就是古人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接下去我們問他:“味道怎么樣?好吃不好吃?”小外孫連連點頭說“好吃,好吃。”想不到一貫喜歡吃蟹的女兒卻搖搖頭說,我覺得味道還是差一點。她說:“要吃蟹還是回國去吃比較好。”我覺得這就是“不登高山,不知平地”了。小外孫因為沒有在國內吃過蟹,無法比較。其實這種遠涉重洋來到美國的蟹,真沒有國內的蟹新鮮好吃。所以,不管你走多遠,人們總是懷念家鄉的的菜,懷念家鄉的味道 。走遍天下,不如回家。因此人們就有了鄉愁、鄉思、鄉戀。
我把在美國吃大閘蟹這件事發到朋友圈中,馬上就有朋友問:“價格如何?一定很貴吧?”我只好老實對他說:女兒不肯講,大概怕我們舍不得。“這位朋友即刻回復:一定不便宜,你們的女兒真孝順!是啊,我們真要謝謝女兒,讓我們在美國吃到中國陽澄湖的大閘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