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尹丹丹)委托他人購房搖號,越洋委托公證怎么辦?老人過世,如何取出銀行卡里的錢?11月30日上午,江蘇省司法廳副廳長張亦軍、張武林帶隊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13個設區市司法局的相關負責人也都同步在線,實時回應群眾訴求,答疑解惑。
越洋公證可選擇遠程視頻線上辦理
網友“小魚兒”表示,自己是一名英國留學生,原計劃今年畢業后到南京購房,受疫情影響一直無法回國。眼看著搖號日期臨近,只能委托家人參加搖號,但卻被告知需要本人回來辦理委托公證。這種情況該如何應對?
張亦軍給出建議:可以選擇遠程視頻的辦證服務系統。受疫情影響,今年此類申請數量較多。為妥善解決這部分市民的難題,省司法廳組織開發了江蘇省遠程視頻辦證平臺,通過網上或者是微信小程序搜索下載。該平臺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當事人的難題,又充分遵循了公證辦事的程序規范,在行業內收獲一片好評。如今,涉及的夫妻配偶之間、父母子女之間處分財產的委托,包括其他人員之間不涉及處分財產的委托,以及不涉及轉移或者放棄權利的聲明、簽名等公證事項,都可以用這種不見面的方式,在平臺上辦理。
以“小魚兒”事件為例,他雖然身在海外,但只要登錄江蘇省遠程視頻辦證平臺,登記注冊后和公證人員預約溝通,按照要求提交相關材料,用手機視頻完成意思確認等程序,即可完成辦證手續。
今年以來,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推出了一攬子便民服務措施:由司法系統承擔的項目已全部完成,目前全省兩萬多村(社區)全部配備了專業的法律顧問,建設標準化人民調解社區工作室,培訓了100個家事類的社區調解員,全省法律援助的覆蓋人群今年超過8萬人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推出公共法律服務進網格、進家庭、進鄉村、進項目、進園區,為民眾和企業提供更加貼近方便的法律服務;打造更好的法律服務生態環境,提升法律服務質效,立足于已經建成的省市司法服務熱線網絡等平臺,整合力量、集中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服務和保障。
老人過世,需先公證再取銀行卡的錢
南京劉女士的父親去世了,留下2張銀行卡,存款達5萬元。由于家人不知道密碼,因此難以直接取出,這種情況家屬應該怎么辦?是否必須經過公證才能取出存款?
江蘇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處長翟潔君介紹,一般來說,銀行基于為儲戶保密的原則,不會把儲戶的錢交給非存款人。遇到這種情況,家屬需要向銀行提供老人的死亡證明、戶口本,以及雙方的親屬關系證明。然而,這5萬元屬于老人的遺產,可能涉及多位繼承人。為避免出現繼承糾紛,銀行不太可能會讓某一位繼承人直接取走。由此來看,所有繼承人應當參加公證,提供相應材料,做出完整的遺產分配安排。之后,銀行卡上的錢才能取出來。
目前,省司法廳也在推進一些便民措施:允許個人在個別地方小額繼承,5萬元以下需要承諾制,即該繼承人承諾將錢取走之后再分配給其他人,如果有什么問題由取款人負責。目前已有公證處開展了該項業務。
翟潔君表示,繼承公證歷來是一個難題,也是投訴比較多的領域,因為它涉及財產以及多位繼承人,包括現在戶口簿上已經沒有的人,也會出現代位繼承。此外,繼承公證按1%收取相關費用,5萬元錢需收取費用500元,市民在進行公證之前需要前往公證處咨詢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