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記者 康旭陽)預售、滿減、紅包、抽獎……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6·18”“雙11”“雙12”等大型集中促銷活動的出現,各式各樣的促銷花樣,讓消費者眼花繚亂,也催生出許多問題。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了《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范了經營者的促銷行為,即日起正式實施。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主要負責人介紹,《規定》的內容涉及不正當競爭、價格、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是一部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制度規范。《規定》將成為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市場監管部門規范促銷行為的重要指引,為規范經營者的促銷行為提供遵循,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供制度依據,有利于進一步釋放規范市場經營行為、加強市場監管的信號,引導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經營,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氛圍。
網絡購物中,促銷行為不規范、違法促銷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商家“先提價后打折”促銷,價格不透明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記者注意到,《規定》對此類現象進行了遏制?!兑幎ā芬?,經營者折價、減價,應當標明或者通過其他方便消費者認知的方式表明折價、減價的基準。未標明或者表明基準的,其折價、減價應當以同一經營者在同一經營場所內,在本次促銷活動前七日內最低成交價格為基準。如果前七日內沒有交易的,折價、減價應當以本次促銷活動前最后一次交易價格為基準。
促銷活動中“紅包”“優惠券”等促銷信息名目眾多,折扣、優惠算法復雜,消費者的知情權等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往往不了解促銷規則,缺乏辨別力,在受到虛假促銷行為的誘惑、欺騙下,容易沖動消費,產生消費糾紛?!兑幎ā访鞔_了經營者開展促銷要公示促銷規則、促銷期限以及對消費者不利的限制性條件等,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規定》還規定,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5萬元。對于違反規定、構成價格違法行為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價格監管法律法規處罰,并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
據介紹,《規定》通過對促銷行為進行規范,不僅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保護廣大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一方面,通過規范促銷行為,使得經營者更多是通過提升商品或者服務質量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信賴,而不是通過不正當地刺激、誘導消費者進行不理性消費?!兑幎ā酚兄谔嵘黉N行為的公開化和透明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
另一方面,通過對不公平、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打擊,維護公平競爭,更大程度上保護廣大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例如《規定》明確的“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不得超過5萬元”,就是為了防止通過高額有獎促銷手段,排除、限制中小企業參與競爭,造成不公平的競爭。
從更深意義上來講,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消費選擇會倒逼消費模式升級,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大動力,更好地促進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