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想象,一部劇在一座劇場連演幾十年?觀眾為了一部戲千里迢迢趕往另一座城市?駐場演出并非最新鮮的行業模式,但是結合當前文旅融合現狀,在全國各大城市里,時有熱門爆款駐場演出誕生,給演出行業帶來了新的業態。在文化產業繁盛的長三角地區,駐場演出正展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一部戲,賣了2.86億元門票
盛夏至初冬,上海的美琪大戲院、上海音樂廳、天蟾逸夫舞臺、宛平劇院等劇場精彩紛呈,熱鬧非凡。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民樂》、越劇《紅樓夢》等演出輪番駐場,掀起了一股“駐場演出”熱潮。
駐場演出通常指在影劇院、劇場或其他文藝演出場所進行的以盈利為目的的經常性表演。一提起駐場演出,很多觀眾都會想到紐約百老匯或者是倫敦西區,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駐演劇目,如《歌劇魅影》《悲慘世界》《獅子王》等,吸引著世界各地絡繹不絕的游客與觀眾。在世界范圍內,甚至有地方為了太陽馬戲團而打造專門的劇院。
在上海眾多的駐演劇目中,沉浸式演出《不眠之夜》(上海版)堪稱觀眾心目中的“永遠的神”。2016年末,《不眠之夜》上海版在靜安區北京西路1013號的尚演谷開啟亞洲首演,掀起一股沉浸式戲劇的浪潮。在這里,戲劇藝術被賦予全新的解讀。莎士比亞《麥克白》的經典故事被改編,在相對自由的戲劇空間內,沒有舞臺和座位,進入的每一個人所到之處,皆是舞臺。戲劇就在你眼前,可以被觸摸、被聞到……
“《不眠之夜》是全球沉浸式戲劇的一個標桿,也是典型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駐場演出模式,其運營方式非常市場化和國際化。”引進、運營該項目的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向記者娓娓道來。
“2012年,我在紐約第一次看到《不眠之夜》時,就被它有趣的情節設置和觀演形式所吸引,我預感這種沉浸式戲劇將是未來演藝市場的大勢所趨,因此下決心將它引進國內?!瘪R晨騁認為,這不僅會給傳統舞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還將在更大程度上影響整個演藝行業的業態。為此,他帶領團隊花了四年時間對《不眠之夜》項目進行評估,直至最終落地上海。
“《不眠之夜》上海版雖是中英雙方創意團隊聯合制作,卻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針對國內以及上海的市場、人文現狀進行再創作,其中融入了許多上海元素、江南元素?!瘪R晨騁介紹,《不眠之夜》上海版總投入約1億元人民幣,包括將一棟爛尾樓重新裝修改造成演出場所的麥金儂酒店、劇本創作、演員招募等各方面所用資金。
《不眠之夜》上海版為劇中20多個角色都設計了單獨的故事線,觀眾在未知情況下追尋,或有重疊主線,或有接續其他角色,使作品有了多次體驗的價值。觀演形式上,該劇突破了傳統的鏡框式舞臺,觀眾跟隨演員自由穿梭在5層樓、90多間房間的酒店劇場里,選擇想看的情節,兼具娛樂與冒險性,結束之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劇情,也使《不眠之夜》有了無法劇透的神秘感。
市場如何?《不眠之夜》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截至2021年9月,駐演已超過1300場,票房總收入達2.86億元,月均演出場次25場,已實現盈利。如今,這部劇常駐上海近五年,依然門庭若市,一票難求。據統計,觀看《不眠之夜》的觀眾平均年齡在22-35歲之間,除了上海本地觀眾,還輻射長三角、港澳臺及其他城市。
與此同時,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另一爆款項目——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也于今年7月16日在上海美琪大戲院開啟了駐場演出。同期駐場的還有舞劇《朱鹮》。9月初,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攜旗下6家院團推出“東方之韻”2021-2022演出季,從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全年,將在上海天蟾逸夫舞臺、宛平劇院等演藝大世界區域內專業劇場駐場演出越劇《紅樓夢》、京劇、昆曲、評彈等劇目共計450場左右。
拼特色,靠內容博“出圈”
相對于北京、上海及一部分熱門旅游城市,當前江蘇的駐場演出仍處于摸索階段。不過,記者注意到,在南京、蘇州等地,近年來各種類型的駐場演出已多點開花,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園林版昆曲《浮生六記》,是蘇州古城近年來的一個熱門文旅項目。演出在滄浪亭實景上演,演員與園林場景融為一體,觀眾仿似穿越到數百年前。以新穎的浸入式方式,以昆曲藝術結合滄浪亭的園林景觀,將沈復和蕓娘夫婦倆人文相戀、志趣相投、柴米相依的深情娓娓道來。在制作人蕭雁眼中,這正是一場回歸傳統的審美復刻。從劇場走向實景,戲曲與園林的組合,以其獨特的審美和觀感,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重新獲得青睞。
而處于南京朝天宮的蘭苑劇場,則已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文化標簽”。這座古樸寧靜的小劇場,雖然只能容納一百多名觀眾,但已是很多昆曲愛好者的精神家園。江蘇省演藝集團昆劇院在這里常年上演各類昆曲劇目,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忠實粉絲。觀眾如此評價:“演出的劇目豐富多彩,且全程不插電;年輕的一線演員、老藝術家在這里都能經常見;票價也便宜,最貴的票150元,幾十塊的學生票也能買到。”
不過客觀而言,相比其他城市的一些熱門駐場演出,江蘇本土的駐演市場,火顯然還沒有燒得那么旺。
南京保利大劇院運營總監于鵬亮坦言,保利院線雖然是國內較大規模的院線,但至今為止還沒有運營過真正意義上的駐場演出,頂多是一些國外引進劇目,在這里進行為期一到兩周的短暫駐演,如倫敦西區的《貓》、百老匯的《音樂之聲》等。他直言,“駐場演出牽涉到方方面面:節目內容是否足夠吸引人,讓觀眾愿意二刷三刷;演出場地的交通是否便利,周邊人流量是否夠大;駐場的城市,有沒有形成文化消費習慣,以及文化消費能力如何;駐場演出的演員成本問題等等,諸多因素制約著駐場演出能否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于鵬亮看來,上海的許多駐場演出之所以受歡迎,一方面是因為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人流量大,另一方面,上海經歷多年的市場培育,日常看劇已然成為當地青年人和高端人群的一種社交方式和生活習慣。不過于鵬亮認為,長三角地區居民的文化消費習慣和氛圍都處于全國領先位置,尤其南京,近幾年在政府支持下,演出市場方興未艾,已培養起一批熱愛文藝、愛好戲劇的觀眾人群,加上南京有眾多高校,年輕高知人群多,“未來這里一定會具備開啟駐場演出的條件,一切盡在期待中。”
在江蘇青年導演、戲劇制作人黃沁瀟看來,一部優秀的駐場演出,像百老匯、倫敦西區這些駐場的音樂劇、話劇、歌劇,首先擁有不俗的藝術水準和審美價值,同時具有符合時代需求的思想內容和現實意義,這樣的作品才會吸引更多更廣的觀眾反復欣賞??梢哉f,駐場只是外表和形式,而決定是否具有駐場條件的是劇目本身的“含金量”,這才是內里。
駐場演出需要持續的票房收入作為保障。黃沁瀟分析說,對于南京這樣一座城市來說,本地觀眾購票觀演的習慣與積極性同一線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從大環境上來看,需要更多來自政府的長期政策引導和支持,民間戲劇人、商業演出創作者等各方力量多多合作,用高頻次的優秀演出,點滴養成本土觀眾走進劇場、享受文化生活的習慣和興趣,讓戲劇市場先一步茁壯成長起來。同時還要花心血、有耐心去培養本土年輕專業人才,包括編劇、導演、演員等,讓他們多在專業上實踐,多面向觀眾,如此才能提高本土出品的整體水平。
“駐演+”,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
“駐場演出面對的是商業市場,需要各種門類、各個板塊、各種資源的配合和協調。當然,首先必須要有一部好作品,能打動人心,又具有價值。它不僅能吸引這座城市自身的市民,還能讓城市以外的觀眾、旅游人群產生共鳴,大家愿意為了看這部作品而來到這座城市?!?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馬晨騁說。
資深戲劇從業者田野,本人也是一位劇迷。她告訴記者,像北京人藝的經典劇目《雷雨》,已經上演30多年,基本上每年都會演,而且一演就是十多場?!拔易约喝绻础独子辍罚蜁x擇去北京看,因為他們演得多,我可以一下子連著看好幾遍,本身演員每天個體狀態也不一樣,會在細微處有不同的呈現,連著看很滿足?!?/p>
口碑和人氣,決定了駐場演出的觀演基礎?!捌鋵嵞懿荒茏鲴v場,主要看受眾基礎?!碧镆罢f,像《紅樓夢》就是越劇里面最有名的一個大IP,《永不消逝的電波》《朱鹮》等劇,也在這些年的巡演中積攢了優秀的口碑,為駐演積累了票房基礎?!吧虾喼薮髲B最近也有很多駐場的小劇場演出,我身邊的不少朋友專門從南京去上海追劇。其實大家去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聽說很熱鬧,于是就去追熱度?!?/p>
馬晨騁認為,一場駐場演出,帶來的是演出以外更多的商機,“比如南京觀眾坐高鐵來上??磩。赐旰笫欠褚s朋友喝一杯、吃個飯或者宵夜,吃完飯住什么酒店等等,這一整套的流程實際上是對這座城市文旅消費的貢獻?!彼a充道,“很多年前,你很難想象有人會為了看一場演出跑到另一個城市,如今,中國的文化演出市場已有了飛速發展,在北上廣、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90后、00后逐步走上工作崗位,文化消費人群體量日增,打飛的去看劇的癡迷觀眾越來越多?!?/p>
《不眠之夜》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個駐場的文旅項目。馬晨騁說,以《不眠之夜》為核心的整個“尚演谷”,也是一個多業態融合的文旅綜合體,既有主題酒店、餐廳、酒吧,還有綜合性的娛樂空間等等。在整個消費結構中,觀眾除了來這里看演出,還會有其他衣食住行方面的消費。馬晨騁舉例說,“圍繞《不眠之夜》,我們打造了戲劇主題酒店。一街之隔還有家五星級酒店,因為有了《不眠之夜》的IP概念加持,很多人會選擇住在《不眠之夜》酒店。一到節假日,酒店都是爆滿。這就是文化給其他業態的賦能,也是未來文旅融合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和趨勢。”
好的駐場演出,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將提升一座城市的軟實力。如今,這樣的理念已經越來越成為文旅界的共識。
“如何用一部劇讓別人記住一座城市,這是城市管理者和文化工作者都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一部現象級作品如果能在一座劇院長期演出,就能讓劇粉們不斷積累、沉淀、發酵,最后讓這部劇成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名片,而這也正是類似百老匯、倫敦西區這些世界聞名的文化街區生長的過程和規律?!瘪R晨騁說。
新華日報文化產業周刊記者 高利平 顧星欣
刊發于《新華日報文化產業周刊》第5期 (2021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