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站:最美讀書聲“聲聲入耳”
“前方到站鼓樓站,請準備下車……”一聲報站,不知牽起多少行人心底的情思。它喚醒老南京人的陳年往事,打開異鄉人旅途的驚喜,點燃廣大學子的神往與憧憬。
四季美景繽紛
在都市中尋找“慢生活”
一出鼓樓地鐵站,廣場中央的兩只深情對望的“綠孔雀”引人注目。這就是鼓樓廣場中央的綠島雕塑——“有鳳來儀”。
這兩只孔雀由園林師傅們純手工拼制而成,它們每年都要換3次衣服,分別在6月、9月、12月,通過它們就能感受到南京的四季變換。
作為景觀類環島型交通廣場,鼓樓廣場匯合了南京中山路、北京東路、中央路、中山北路、北京西路5條城市干道。高樓林立中,鼓樓廣場蔥郁而不失璀璨,釋放著大自然的清新之氣。
在南京生活近10年的趙女士說,每年她都要來這里欣賞不同時節的花,晚櫻、薔薇或是月季,鼓樓廣場是她心中南京最美的地方。
在附近大樓上班的年輕職員說,鼓樓廣場像天然氧吧,一有空就會下來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與朋友散步聊天,放松心情。
沿鼓樓廣場向西100米,紅墻青瓦、檐角高翹、雕梁畫棟,鼓樓公園在鬧市中顯得格外幽靜,還未進門,就可以感受它散發出的悠悠古韻。鼓樓公園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見證了無數春夏秋冬的瞬息萬變,記錄著金陵城的歷史變遷,陪伴了南京人640年。
每年11月中旬,金黃古銀杏下的紅墻青瓦古韻更濃,樹影斑駁,如詩如畫。偶有身著漢服的女孩子在城墻下走過,手持“長槍短炮”的攝影愛好者們穿梭其中。
與鼓樓公園一街之隔,南京第一高樓——紫峰大廈高聳入云。一邊是金陵古韻,一邊是都市燈火,古今對話,道出一座城市的滄桑巨變。
聯結百年名校
在書聲中找到心之所向
距離鼓樓地鐵站300米處,坐落著眾學子心向往之的南京大學鼓樓校區。
疫情期間學校封閉管理,剛畢業一年的付同學遺憾不能隨意進出,只能翻看手機里的舊照,回憶校園里銀杏葉鋪滿地面的深秋,重溫讀書時光。
“常春藤攀滿了北大樓,是藤呢還是浪子的離愁……”南京大學杰出校友余光中,曾在南京大學百年校慶中深情朗誦其專為校慶創作的詩篇。鼓樓校區作為南京大學歷史最悠久的校區,藏有不少歷經歲月風雨的老建筑。建成于1919年的北大樓坐落于校園中軸線盡端,是南京大學的標志性建筑,更是鼓樓校區的靈魂。此外,南園有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居所之一的中山樓,還有拉貝故居,北園有賽珍珠故居、何應欽故居。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本身就像一座民國建筑博物館。
網友潘女士回憶,2018年10月,她帶1歲的兒子來南京觀光,南京大學是她的首選之站。當穿過教室走廊來到籃球場,兒子盯著那些打籃球的學子看了好久。她希望有朝一日還能陪伴兒子來到南大校園,那會兒他能是眾多學子中的一員。
(江南時報記者 張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