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江蘇探索|“福地茅山”打造紅色旅游新高地
      《新華日報》見證兩地茅山的“共謀雙贏”
      2023-08-15 20:56: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毛艷  
      1
      聽新聞


      “福地茅山”打造紅色旅游新高地

      《新華日報》見證兩地茅山的“共謀雙贏”

        在茅山索道入口,地上有條醒目的“分界線”,一邊寫著“常州金壇茅山歡迎您”,一邊寫著“鎮江句容茅山景區歡迎您”。茅山橫跨常州金壇和鎮江句容兩市,且由兩地各自獨立運營。

        “今年3月,我們雙方在票務上進行了合作,推出了一票通政策,游客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門票套餐。”茅山景區營銷中心總經理趙厚春告訴記者,近年來句容茅山管委會、金壇茅山管理辦公室兩個管理部門“幾乎每個月都要碰一次面”,針對景區的綜合管理、設施配套管理等方面進行溝通。

        茅山原名句曲山,相傳漢代有茅盈等兄弟三人,來山修道,騎鶴升天,茅山因此得名。“茅山是全國十大道教名山和全國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之一”“集道教文化、革命文化、傳統文化、自然景觀于一體的復合型旅游風景區”“國家5A級旅游景區”……茅山抗日革命根據地創建于1938年夏,同年創刊的《新華日報》作為時代的記錄者,85年來記錄了茅山變遷的每一步印記。

      茅山美景 茅山管委會供圖

        “紅色印記”里景美人更美

        1938年夏天,陳毅、粟裕、張鼎丞等率新四軍先遣支隊、第一支隊、第二支隊先后進入茅山地區,建立了江南敵后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茅山抗日根據地,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隨后《新華日報》用《金壇茅山斃敵三百》《茅山鄉民奮起殺敵》等多篇戰地報道,見證了茅山烙下的一處處“紅色印記”。茅山人民守衛家園的英勇,字里行間,鏗鏘有力!

        不僅英勇,茅山人民還機智無比。1956年9月2日《新華日報》刊登《茅山寄語》一文,記錄了當時茅山地區流傳的一個“短槍班”智斗敵人的故事:1944年,鬼子和偽軍攔路搶奪,無惡不作。當地人組織起20余人的“短槍班”,化裝成一支娶親隊伍,鼓樂喧天。下流貪婪的敵人勒索香煙,調戲“新娘子”。“新娘子”只好掏煙,煙還沒掏出,只聽一聲喝令:“舉起手來,不許動!”“鼓手”“轎夫”一齊掏出短槍圍上來……幾十個敵人全部被俘。

      2009年9月28日《新華日報》

        不僅英勇、機智,茅山人民還十分團結。1985年初,省委向茅山建設管理處下達了籌建新四軍紀念館的任務。“只有3個人、3間破房子,單位除了發工資,沒有一分錢的積累。”《讓紅色軍號永遠嘹亮——記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史建和》一文刊發于2008年4月23日《新華日報》,詳細記錄了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從無到有的創建“奇跡”,“他們向有關單位和個人發出2000份募捐函。從中央領導到基層,共登門拜訪了500多家單位和個人,最少的5毛錢也要,幾十公斤的建筑材料也拖回來,像春燕銜泥一樣籌齊了建館所需的錢物。”白手起家,一座建筑面積840平方米、展館520平方米的新四軍紀念館于1985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紅色基因薪火相傳。據1995年9月2日《新華日報》刊登的消息《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揭碑》顯示,“為迎接抗戰勝利五十周年,句容縣全體共產黨員為建造此碑,紛紛向黨組織交納特別黨費”;1999年3月29日《新華日報》刊登的消息《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新館落成》中提到,“全市黨員干部紛紛交納‘特別黨費’,支持紀念館重建。”

        茅山人民沒有忘記英雄,沒有忘記歷史,崢嶸歲月錘煉出的紅色精神深入人心,并在建設家園的征程中歷久彌新……

      2005年6月5日《新華日報》

        從各行其是到共謀雙贏

        “茅山地區跨句容、金壇、丹徒、丹陽、溧水五縣。由于種種原因,這里的發展速度比較緩慢。”早在1985年9月15日《新華日報》刊發的《省政協舉行座談會 研究制訂建設茅山地區規劃》一文中就顯示,茅山地區規劃被提上日程。

        1986年《新華日報》陸續刊發的《鎮江市大力扶持茅山老區建設》《茅山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等報道顯示,鎮江、常州等地正積極著手開展茅山風景區的規劃和建設。

        《茅山風景區啟動工程開工》的消息于1994年9月17日見報,宣告金壇正式拉開茅山旅游風景區開發的帷幕。


      《日出福地金光閃》 李順華 攝

        1996年,整個茅山風景區已初具規模。“今年1—6月,茅山風景區創收500萬元,超過1995年全年收入。”同年8月22日《句容市沿寧滬高速公路興建三條經濟帶》里這樣寫道。

        與此同時,句容市不斷加大投入。“他們已投資8000萬元,在茅山風景區新建、改建景點20多處”“原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自1985年建成以來,已接待國內外觀眾220萬余人次。為了更好地發揮這一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鎮江市及句容市決定投資600萬元翻建新館。”……1997年后,《仙人洞為茅山再添奇景》《茅山新四軍紀念館翻建新館》等報道持續關注了茅山新落成的牌坊、道祖廣場、仙人洞等新景點,“吸引了海內外游客,提高了句容的知名度”。

        1999年,句容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茅山風景區管委會。2000年,旅游業已成為句容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但發展中的問題也開始凸顯。2001年《茅山,可容多少算命的?》《茅山景區重拳整治旅游環境》《句容風景區“清除”采石場》《茅山景區改善林業結構》等報道聚焦了茅山的亂象整治和生態改造動作。

      2008年8月31日《新華日報》

        有效整改后的茅山更難掩鋒芒。“要好運到茅山,茅山福地洞天”的名氣逐漸遠播。2002年,鎮江句容茅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區。

        隨著景區名聲遠揚,投資客蜂擁而至,項目能不能上?“需要開發前的科學論證、開發中的監測和開發后的檢查……”2004年10月4日《莫到景區圈山占水》道出了句容人嚴謹的“選商”邏輯程序。“愛之深,則為之計深遠”,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開發原則是茅山人的堅守。

        “一山二主”,是茅山保護開發獨一無二的現象。2008年8月31日《茅山開發: 從各行其是到共謀雙贏》的新聞指出,兩地曾“各自為政”,而如今,兩地用“山中宰相”的氣魄和智慧悟出了不同的文化開發路徑:句容已經形成了傳統道教文化和革命紅色旅游的特色;金壇則錯位發展道家的“養生文化”。兩地創新思維成為“山那邊的活標桿”。

        同年,一度掣肘景區發展的體制問題也得以解決。《5A:讓茅山好戲連臺精彩紛呈》見報于2009年9月28日,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記錄:2008年4月茅山風景區行政區劃調整,實行了景政合一、兩區合一;6月,景區內部確定由管委會對景區實施統一管理。2009年5月,景區成立創業旅游公司、三產公司,為旅游產業企業化運營打下基礎。

        此后,茅山加快了創5A的步伐,真正走上了跨越式發展道路。2009年至2010年間,諸如《句容旅游業“陪襯”變“主角”》《讓茅山好戲連臺精彩紛呈》《茅山,向國家AAAAA級旅游區奮進》等多篇報道見證了茅山全面推進數字景區建設,凈化旅游環境,強化資源保護及旅游景點開發等方面的驕人業績。2014年,茅山風景區晉升為國家5A級風景區。

        世代茅山人的用心守護也換來了茅山的慷慨饋贈。“茅山日新月異、欣欣向榮”,成為茅山老區人民奔小康的重要途徑。

      1998年12月23日《新華日報》

        接受“紅色教育”成為茅山游標配

        音樂沖浪池、高空玻璃泳道、兒童水寨……今年暑期,在6月剛開園的茅山道溫泉水世界,每天歡聲笑語不斷,大批游客前來戲水納涼。“帶孩子們來消暑,還想帶他們去茅山新四軍紀念館參觀下”“在旅游中了解一段紅色歷史,也是一次心靈洗禮,茅山之行比預想的收獲更多。”采訪中,記者發現,接受“紅色教育”已經成為茅山游標配。

        發展“紅色旅游”,茅山可謂起步早、發展快。2005年,被國家旅游局定為“紅色旅游年”。“句容市日前已出臺建設方案,將投資8608萬元對茅山紅色旅游資源進行系統開發和整合。”據同年4月14日《全國“紅色之旅”研討會在鎮江舉行》報道,“整個規劃的核心是茅山抗日根據地這個主體,將以紀念館和紀念碑為依托,把茅山革命紀念地和舊址保護好、修繕好、恢復好,形成完整的茅山‘紅色旅游’線路。”那一年,茅山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30條經典線路之一”和“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2010年3月9日《新華日報》

        此后,句容紅色旅游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和國家的重視……2005年6月5日《句容紅色旅游建設模式受到各方關注》報道,省領導來到句容調研紅色旅游,要求“鎮江市與句容市繼續加大推進力度”“為全省紅色旅游放出樣子”。

        近年來,句容茅山風景區將紅色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通過整合鐵軍營、新四軍紀念館、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等現有紅色場館,復建東進棧道、新四軍醫療所、槍械所、新四軍水壩等紅色舊址,串點成線,以線帶面,積極打造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紅色教育新高地。同時,延伸文旅產業鏈,將紅色文化與生態采摘、康養休閑等資源融合,激發紅色文旅“乘數效應”。

        “從2005年到2015年,十年間,茅山紅色旅游相關投入接近一個億。”茅山新四軍紀念館館長孫志軍告訴記者,2019年至今,每年茅山紅色景區接待游客“不低于100萬”。他認為,茅山紅色旅游必須要與鄉村振興相結合,帶動百姓創收致富。

        “下一步,句容茅山風景區將進一步通過深挖茅山紅色文化、生態環境、旅游景點資源價值,大力推動紅色文旅康養產業高度融合發展,把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整個鄉村產業鏈中,高質量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共享旅游發展紅利,著力打造‘大茅山’紅色文旅IP。”趙厚春說。

      (江南時報記者 毛艷)

      標簽:茅山;句容;新四軍紀念館
      責編:滕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www.99精品|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app| 国语对白avxxxooo|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正在播放露脸一区| 国产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久久九色综合九色99伊人| 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a级毛片无码免费真人久久|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顶级欧美熟妇高潮xxxxx|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看|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青柠直播在线观看高清播放| 娇喘午夜啪啪五分钟娇喘|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黑人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夜先锋av资源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特级黄色毛片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波多野吉衣免费一区| 国产强被迫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在线 | 18分钟处破好疼高清视频| 天天摸天天摸色综合舒服网| 中文字幕你懂的| 澳门a毛片免费观看| 君子温如玉po| 高清男的插曲女的欢迎你老狼|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久久|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韩欧美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