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蛇勁舞,“老”藝術展現新氣象
直播版畫制作、開展網絡銷售、開設線上課程……在視頻號“王馬版畫工房”里,青年版畫家王巖以一種更加年輕的方式,向更多人“訴說”著古老的中國傳統藝術。
《勁舞銀蛇》 王巖(嘉興南站)
1980年出生的王巖,目前任教于吉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版畫系,同時也是“王馬版畫工房”主理人。在他與團隊運營的視頻號里,可以完整地看到他此次為2025“金舞銀蛇”生肖版畫賀新春活動創作作品《勁舞銀蛇》的全過程。黃色、深紅、大紅、橙色、藍色、綠色、深藍、酞青藍、黑色相映而美,經過十版套色印制后,一張色彩豐富、充滿喜慶氛圍的傳統水印木刻版畫呈現在眼前。
“作品主要以兩個青年在除夕夜放煙花的場景來營造過年的歡樂氣氛。”王巖告訴記者。在他的想象構思中,畫面的兩個主人公是一對兄妹,手里拿著蛇形花燈開心地舞動著,背景里是具有嘉興特色的地標嘉興三塔、煙雨樓以及當地現代化高樓,充滿歷史氣息的古樓與高樓大廈錯落有致,展現出古今融合的人文景觀。“皮影戲是嘉興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舞動花燈的形態就取自皮影戲表演的形態。因為我沒去過嘉興,為此特別查閱了資料,還采訪了一位嘉興的朋友,找到一些思路和靈感后才開始著手創作。”王巖說。在他的設想中,這對身在他鄉的兄妹,因為考學來到了嘉興,畢業后就留在這里工作,除夕夜沒能回到家鄉,于是在一起慶祝新年。王巖特意為他們設計不同的服飾,兩人一個身穿中式棉襖,一個身穿現代羽絨服,同樣體現出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曾二十余次入選國家級展覽的王巖,有著在北京、深圳、東京、西雅圖等多地辦展經驗。作為新一代版畫藝術家,他對版畫的傳承與推廣有著自己的方式。“版畫藝術在我們看來既老也新。‘老’在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新’在相對小眾,以至于在大多數百姓心中算是一種新鮮的藝術形式。”在王巖看來,版畫興起于延安時期,戰爭時期的版畫藝術承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宣傳,所以當時的版畫基本為黑白木刻,也反映了時代特色。而在媒體發展迅速的今天,版畫必須有新的展現形式和題材。“近幾年我做的版畫大部分從年輕人的角度創作,從單色走向彩色,造型和題材多為現當代題材,為了更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王巖說。
據了解,由王巖主理的“王馬版畫工房”自2020年運營至今已擁有超10萬的粉絲,在這個平臺上,王巖帶著一眾年輕版畫家普及版畫知識、傳播版畫特色、直播版畫技藝。同時,也進行一些版畫銷售。記者觀察到,在“王馬版畫工房”線上銷售的版畫作品價格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針對不同人群有不同風格的作品,而近期銷售最好的就是木版年畫作品《文武財神》。“版畫從古至今最貼近百姓的表現方式就是年畫,多年來這個傳統依然刻在大家心里。而在迎合普通審美的基礎上降低銷售價格,讓版畫藝術更加親民,是推動百姓了解版畫的一種有效方式。”王巖說。
今年是王巖首次參加由中國文促會和新華報業傳媒集團共同舉辦的生肖版畫賀新春活動,在認真構思確保完成任務的同時,他更是被活動的創意和影響力深深打動。“生肖版畫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傳統年畫的沿襲,是新年渲染節日氣氛的一種重要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把這樣的一個傳統用新的載體進行傳播,與高鐵結合,讓現代科技與傳統藝術有機互補,尤其是在版畫藝術中還植入了地方文化特色,在宣傳版畫藝術的同時也提升了當地的文化價值,為當地的文旅發展賦能。”王巖說。作為一名版畫家,他堅信,在一大批有著社會責任感的老版畫家、媒體單位的引領下,年輕藝術家在傳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挖掘新的思路、發揮新的作用,版畫藝術將更進一步深入人民生活。
(江南時報記者 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