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進入查糾整改環節以來,江蘇各地政法機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分類施策、標本兼治,凝聚起整治頑瘴痼疾的強大合力,以攻堅克難的成果回應群眾期盼和社會關切,重實質、全覆蓋,刀刃向內、去疴除弊,永葆政法隊伍健康體魄。
自查自糾旨在思想觸動
查糾整改是教育整頓的中心環節,是直面問題、動真碰硬的關鍵環節,也是聚焦整改、完善自我的重要環節。江蘇各地政法機關著眼教育整頓目標任務,將自查自糾作為對黨忠誠的重要檢驗、自我革命的重要契機、修正提升的重要抓手,堅決避免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闖關”心態,推動全面從嚴管黨治警向縱深發展。
南京提出,在自查自糾環節,每一位干警都要做到三個“叩問”,即叩問自己在執法辦案、“三個規定”執行等方面的缺失和問題;叩問自己在紀律作風、廉潔自律、生活作風上的缺失和問題;叩問自己在對待集體、對待人民群眾、對待身邊同事上的缺失和問題,有沒有勤勉地為黨和人民工作,有沒有身穿這身制服守護著公平正義,是不是在工作中做到了問心無愧,是不是在奮力奔跑中不負時代。
無錫堅持以政治教育為引領,綜合運用多種形式,上好黨史教育“第一課”、理論學習“必修課”、紅色傳承“初心課”,進一步涵養過硬政治定力,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引導政法干警在對標對表中知不足、思差距、找問題。同時,堅持以警示教育為利器,注重運用身邊反面典型,通過編寫《全市政法系統頑瘴痼疾典型案例匯編》、觀看警示教育片、組織廉政黨課、違法違紀干警現身說法等多種形式開展兩個輪次警示教育,推動廣大政法干警思想有震動、內心受觸動。
談心談話誠在廣泛深入
江蘇各地政法機關紛紛將談心談話作為查糾整改環節發力點,立足權威性、規范性、嚴肅性,推動談心談話見行見效。各地督促推動政法干警從深挖思想根源、剖析檢視自身入手,把思想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不遮遮掩掩、不避重就輕,敞開心扉談問題,開誠布公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紅臉、出汗、照鏡中拂灰撣塵。
徐州全市11個縣(市)區聯動,開展地方黨委書記與政法機關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推動談心談話層層展開。鼓樓區委書記創新方式方法,赴“江蘇省首個黨支部誕生地”隴海鐵路徐州站支部舊址,開展“情景式”集體談心談話活動,讓受談對象在尋訪紅色印跡中,既感悟了斗爭精神,又凝聚了思想共識。
蘇州市委政法委機關專門印發《關于組織開展教育整頓談心談話的通知》,全面推進多層次談心談話工作。蘇州市公安局依托“蘇州公安廉勤數據綜合研判管理平臺”,創新研發“教育整頓談心談話”模塊,全面匯聚全警談心談話開展情況,逐步引導“患病同志”卸下包袱、直面問題。
常州制定談心談話辦法,創新推出“交心式”“體檢式”“釋懷式”談話,談清上級政策、談盡思想狀況、談出自身問題,確保政策、紀律、方案、事項、責任“五個講清楚”,先后開展“五必談”1.22萬余人次。
排查整治重在全面見底
江蘇各地政法機關按照“6+1+N”內容,通過對標自查、精準評查、循線排查、回溯深查,實現全鏈條排查,聚焦易于反彈、久治難愈的頑瘴痼疾,深挖原因、著力整治,存疑不見底不放過、線索不見底不放過、整治不到位不放過。
南通分條線、分領域排查整理“六大頑瘴痼疾”122項具體表現,出臺查糾整改文件49份。市政法各單位強化協作,全面倒查近30年來的“減假暫”案件。南通中院將“執轉破”等執行重點工作納入查糾整改環節,確保教育整頓與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兩促進。
宿遷將“執法司法和信訪接待中存在的冷、硬、推、拖現象”納入專項整治范圍。法院系統出臺《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著力整治“消極執行、選擇執行和亂執行”問題,檢察院系統著力整治“涉案財物歷史遺留”問題,公安系統著力整治“不按規定攜帶、使用執法記錄儀”問題,司法行政系統著力整治“法律服務從業人員違法違規執業”問題,全面落實整改措施。
泰州聚焦群眾訴求繪制“作戰圖”,將每項頑瘴痼疾制定排查整治方案,共確定 112 項整治內容,整治一個,銷號一個。泰州市委政法委會同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集中開展政法隊伍建設專項巡查,列出問題清單,明確目標要求,逐一核查整改,并將督導評估結果納入各單位綜合考評內容。
連云港在全市創新推進市法院“一個清單、兩張卡片、三項機制”舉措。一張清單,即《違反“三個規定”報告事項清單》,為實現“應記盡記”提供對照依據。兩張卡片,即向每名工作人員配發“警示卡”,制定“十個不得”規定;向當事人隨案發放“監督卡”,細化當事人監督事項,自覺接受當事人投訴舉報。三項機制,即日常監督管理機制、責任倒查機制、問題線索移送機制。
整改成效落在業務提升
聚焦問題導向、聚力成果轉化。各地政法機關通過查糾整改的成效推動業務工作的提升,讓百姓從一樁樁一件件革故鼎新的變化中感受到教育整頓帶來的巨大能量與潛在推力。
淮安立足“開門”整頓、“開門”找問題,讓群眾參與、請群眾“挑刺”、迎群眾監督,邀請人大政協代表委員和警風警紀監督員參加教育整頓征求意見座談會,真正把制約政法隊伍發展的突出問題找真找準、找全找深,找到病灶、分析病因,拿出“良方”、祛病除根。各級政法機關先后建立、修訂和完善規范性工作制度160余件,推動開設“企業法律服務站”“司法解困直通車”,完善“司法所一所五站點”“24小時自助法院”等綠色便民舉措100多項。
揚州把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作為頑疾整治的重要方向和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以“四研四實”推動反詐工作深入開展。駐點指導組、市教整辦、市公安局聯合召開專題會研究部署、定實方向,深入社區、高校等反詐宣傳陣地研習指導、選實路徑,定期通報反詐數據研判分析、找實問題。同時組織相關單位研討交流、落實舉措,突出邊整邊打、立行立改,確保教育整頓與打防管控同頻共振。
鎮江市委政法委牽頭推出全市政法系統安民便民惠民30條舉措,謀劃制定《全市政法機關打造“鎮合意”服務品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二十六條措施》。該市中院建立“12368”話務中心,向當事人集中提供預約法官、申請調解和案件咨詢等熱線服務;市檢察院結合“精準普法月月行”活動,優化法治副校長機制,在全市中小學范圍內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進校園活動;市公安局創新實施“閃電”行動,嚴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幫助群眾捂好“錢袋子”;市司法局進一步做優12348法律服務熱線,為群眾開展7*24小時免費法律咨詢。
鹽城市政法機關圍繞服務發展大局、政法工作重點任務、為民導向,把為群眾辦實事體現到政法工作全過程各方面。統籌推出“平安燈箱”三期工程、黃海濕地生態環境檢察公益保護、建設“鹽之e警”綜合服務中心等一批便民利民措施和實事項目,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推出450項實事項目。蘇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