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法治基因更深地融入依法治市血脈,良法善治在實踐檢驗中煥發生命,行政執法改革紅利在市場主體上充分釋放……”近年來,無錫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奮發勇為,不斷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實現了新發展、取得了新成績。
統籌規劃全面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2022年3月16日,在無錫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市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地圍繞“法治”二字做了詳細表述:
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深入開展“八五”普法,有效規范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堅持尊崇憲法、遵守法律,加強重大行政決策事前論證和事后評估,深化政務公開,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高質量抓好行政立法,強化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法治保障。
強化法治在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競爭力地位,為產業強市、營商環境、安全生產、疫情防控等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全方位法治保障。制定出臺《法治無錫建設規劃(2021-2025年)》及任務分解方案等,將法治政府一體化建設列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全力打造法治無錫升級版。
牢固樹立法治觀念,積極營造崇尚法治的濃厚氛圍,提升法治惠民溫度。深入開展法律實施效果評估、群眾法治滿意度測評等活動。學考結合,做學法述法帶頭人,切實加強法治政府建設。2021年市政府常務會議先后5次專題學法,組織10批共94名新提拔縣處級領導干部參加憲法宣誓活動,88名非人大任命縣處級領導干部任前法考,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律意識。
良法善治引領保障服務發展大局
以良法推動善治,為長治久安厚植基礎。注重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編制市政府立法計劃并推動立法項目實施,協助省司法廳完成省級立法項目意見征求工作38件次,省級立法項目調研工作5件次,征集修改意見5485條。
嚴格執行立法各項程序規定,完善地方立法論證咨詢和第三方評估相關工作制度,不斷提升立法工作法治化、規范化水平。定期開展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和立法后評估工作。及時廢止、修改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及與上位法相抵觸的市級規范性文件,做到“立改廢釋評備”并重并舉。
在提升立法質量方面,無錫制定出臺了《關于建立政府立法民主協商工作機制的意見》,以力量融合推進貫通,加強各方力量協同,構建政府立法民主協商制度,健全專家協助審查和集中審查機制,提高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水平。
嚴格規范持續提升行政執法水平
建設法治政府,推進嚴格規范執法,繞不開行政執法改革。
構建“1+3+X”三項制度規范體系。探索說理執法、小微執法、不見面執法和實施審慎監管等執法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出臺《無錫市鎮街綜合行政執法指導規范》,對全市具有行政執法權的47個部門和單位進行全覆蓋檢查,榮獲省司法行政改革創新獎。
加大執法重心下移力度,加大執法人員、經費、資源、裝備等向基層傾斜力度。研究制定無錫市法治政府評估指標體系,向社會公布相對集中處罰權事項目錄清單、探索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持續提升全市各級行政部門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的能力。制定出臺《關于無錫市政法機關服務保障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的意見》和市場監管等領域涉企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從輕減輕行政處罰清單目錄,營造最優法治營商環境。
組織開展市場監管執法“鐵拳”行動、交通運輸執法“春雷”行動、農業農村執法“清風”行動、文化旅游執法“凈網護苗”行動、公安執法“反詐騙”行動,2021年共出動執法人員1.2萬余人次,查處違法案件2000余起,切實維護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
構建“大平臺共享、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的信息化新格局,社區矯正區塊鏈監管平臺方案獲市委網信辦優秀解決方案獎。
以人為本堅持復議為民化解爭議
堅持“以人為本、復議為民”理念,深化行政復議改革,組建專班集中辦公,“一口對外”受理行政復議案件,完善案前、案中、案后全流程“復調”對接機制,提高審查涉企行政復議案件的規范性和透明度。連接斷點搭建脈絡促覆蓋。構建“1+1+N”對接模式,打通行政復議“最后一公里”,實現基層全覆蓋。打通堵點建章立制促銜接。出臺《無錫市行政復議全流程爭議化解實施方案》,明確對接范圍、對接流程。
克服難點多方聯動促解紛。行政復議機構加強與行政執法機關、司法機關、信訪機關的對接,一季度召開各類會商會、研討會20余次,推動信息聯通、工作聯動、爭議聯調,著力解決辦案力量和調解力量不足的難題。全市各市(縣)區司法局與法院簽署《關于加強跨區域行政爭議訴前化解合作的框架協議》,全面推進跨區域間行政調解、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無縫對接。
(張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