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以來,泗陽縣司法局把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作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工程,堅持做到“三個100%”,創新模式,凝聚合力,努力為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動態施策,社區矯正日常管理100%可控。堅持社區矯正對象全面穩控的要求,努力“治未病”。按照“一人一策”原則,對436名社區矯正對象逐人分析犯罪原因和矯正需求,增設遠程督察服務器,運用社區矯正3.0系統,對矯正對象的動態做到精準掌握。加強與轄區企業和泗陽中專的合作,組織有需要的社區矯正對象參加技能和就業培訓25次,推薦到企業就業202人。聚焦心理矯治,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常態化為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免費的心理咨詢、危機干預等幫扶服務,防止社區矯正對象極端事件的發生。
二是賦能提質,安置幫教就業服務100%覆蓋。進一步暢通安置幫教職業技能培訓渠道,為全縣安置幫教對象全覆蓋提供就業指導、職業技能講座、職業咨詢熱線等就業服務。協調縣人社局將526名安置幫教對象納入全縣技能培訓計劃總體范疇,提供免費技能培訓;協調縣民政局開辟綠色幫扶通道,對92名生活困難安置幫教對象開展臨時救助;協同蘭霍醫療設立安置幫教關愛基金,為10名安置幫教對象臨時安置幫扶提供資金保障,極大地保障了安置幫教對象平穩回歸社會。
三是融合推進,后續照管機制運行100%達標。對照省廳、市局考核要求,進一步加強工作機制創新,持續開展全員回訪工作。深入排查重點人員,了解掌握其生活情況、思想動態和戒治狀況;對失聯或拒訪人員,通過動員親屬、社區或公安派出所全力查找等手段,做到不漏一人,今年以來,已查找到5名失聯人員。開展后續照管工作業務培訓23場次,督促各后續照管服務站開展照管對象親屬座談會和后續照管服務站貫標創建,目前全縣后續照管服務站已經全部完成貫標任務。與公安部門協調協作,推進后續照管工作和戒毒工作融合發展,實現實際照管率和操守保持率均達到100%,照管期滿后100%轉化為典型培育。
(房莎 楊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