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8月份以來,沭陽縣司法局積極組織法律服務人員,在多地組織開展“普法夜市”法治宣傳活動,讓群眾可以零距離、零門檻、零障礙參與普法活動,感受法治氛圍,受到群眾熱烈歡迎。
一是“普”法零距離,優質法律資源送身邊。“普法夜市”以實現“零距離”更加貼近群眾的法治宣傳為目標。通過在夜晚舉辦法治小講座,在廣場、村口支起普法“地攤”,用群眾的語言,為群眾講解身邊的法律故事、解答遇到的法律難題。沭陽“普法夜市”主要是由律師、村居法律顧問、司法局工作人員構成,匯集了優秀的法律人才,集中優質法律服務資源,通過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服務指引等形式將法律“送”到群眾身邊。
二是普法“零門檻”,豐富活動增強參與感。為降低群眾參與門檻,拉近與群眾間的距離,在“夜市”普法過程中會安排豐富的趣味活動,減少疏離感,增強參與感。例如開展法律知識有獎問答活動,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或法治書籍作為獎品,獎勵給回答正確的群眾,提出的問題都是群眾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用到的實用法律知識,讓群眾在不知不覺間接受法律的熏陶,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是普法“零障礙”,聯動式普法提升獲得感。“普法夜市”活動拉近了普通居民與“法”的距離,減少了居民與法律之間的障礙,更讓居民能夠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法律,學會用法,更加懂法。以為民服務為宗旨和居民進行聯動式普法交流,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明明白白“接地氣”的語言,把普法故事帶到街頭巷尾、帶到田間地頭。零障礙聯動式交流,營造出“鄰里之間”的互動氛圍,真正的讓群眾沒有任何障礙地了解法律,收獲知識和幸福,大幅提升居民的法治獲得感。
(宋文碩 徐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