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走進常熟市尚湖派出所辦公樓,就會被大廳墻面上LED屏幕滾動播放的“垃圾分類呵護,共建和美尚湖。”等標語所吸引。在它下方,一排不同顏色的分類垃圾桶井然有序擺放在墻邊,兩邊整齊地展示著垃圾分類的科普海報,用通俗易懂的插畫向大家普及垃圾分類小知識。
垃圾分類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綠色“發展大事”。根據蘇州市、常熟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會精神,尚湖派出所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通過建章立制、完善設施、宣傳督導等措施,因地制宜開展垃圾分類工作,積極引領群眾參與,踐行垃圾分類新風尚。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了有效落實垃圾分類工作,派出所強化組織保障,建立了垃圾分類工作小組。”尚湖派出所教導員趙金堃說道。教導員為派出所垃圾分類工作牽頭責任人,定期組織全警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學習,并帶領帶班長對各區域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每日檢查通報。在派出所接處警窗口和戶籍窗口等對外服務大廳,專門設置了引導員對群眾垃圾投放進行指導和檢查,并適時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有效推進了派出所垃圾分類投放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更好地督促全警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尚湖派出所根據各場所需求配置了不同種類的分類投放設施。除了在公共區域設置四類垃圾收集點,在辦公室區域設置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外,就連食堂也設有專門的廚余垃圾桶及其他垃圾桶。“不僅如此,我們還在每種垃圾桶上方都貼上了標識,標明該垃圾桶應該扔哪幾種垃圾,哪怕是從未了解過垃圾分類的人,在看到這些標識后,也能準確地給垃圾找到‘家’。”尚湖所教導員趙金堃介紹道。
“像您手上用過的紙巾就屬于其他垃圾,應該投放進灰色的其他垃圾桶”,在尚湖鎮良渚文化廣場上,藍盾志愿者向正在參與“欣欣‘巷’榮民心齊,文明新風潤萬家”的群眾講解垃圾分類常識。為吸引更多群眾參與到垃圾分類這場“新風尚”中,營造“人人參與、源頭減量、主動分類、自覺投放”的良好氛圍,尚湖所會同屬地板塊和村委會組織開展垃圾分類科普和應知應會競答活動。
與此同時,派出所攜手藍盾志愿者,在各類活動現場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分發垃圾分類宣傳冊,以居民隨身攜帶的物品為例講解不同垃圾的分類方法,使垃圾分類工作與居民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大大提升了群眾對垃圾分類的興趣。
“另外,我們在開展日常入戶走訪工作的同時,也將垃圾分類小知識帶入千家萬戶。”尚湖派出所社區副所長張建國說道,“我們的每個社區隊員都是‘宣傳小能手’,在采集基礎信息的同時跟群眾講一講垃圾分類的知識,群眾能夠更加重視。”
下一步,尚湖派出所將繼續開展各項垃圾分類工作,引導轄區居民爭做垃圾分類工作的實踐者、宣傳者和推動者,營造人人參與、全民分類、自覺分類的良好氛圍,助力“分”享健康美好生活。
宗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