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交通文明程度,為江蘇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環境,即日起至2023年底,江蘇省公安廳、省委網信辦、省文明辦、省教育廳、省司法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應急管理廳、團省委、省廣播電視總臺等部門在全省組織開展以“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為主題的“全國交通安全日”系列主題活動。
11月30日,江蘇省有關部門在南京外國語學校方山分校共同舉辦了江蘇省“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江蘇省公安廳副廳長高松出席儀式并代表主辦單位致辭。活動現場發布了“2023年江蘇公安交管服務發展服務群眾十件實事”。由學生、私家車主、重點車輛駕駛人、新業態從業人員組成的群體代表,結合“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主題,向社會發出文明交通倡議,傳遞“自律、包容、禮讓、文明”的現代文明交通理念。主辦單位呼吁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并肩同行,共同維護良好的交通秩序,共建文明、安全、暢通、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形成交通安全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共享良好社會氛圍。
活動現場,江蘇省有關部門聚焦學生交通安全治理工作,同步啟動了“美麗鄉村·童行江蘇”交通安全大篷車環省行活動,該活動以提升師生文明交通素質為目標,創新實施學生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工程,集中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啟發式于一體的“交通安全體驗營”,圍繞“交通標志知多少”“斑馬線上守規則”“汽車盲區知危險”等8個安全主題,面向學生群體組織模擬體驗和安全宣講,不斷深化交通安全進校園系列主題活動。今后,該套體驗營設備還將走進全省中小學校園,在寓教于樂中提升學生交通安全知危險、會避險能力。
根據江蘇第十二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活動部署安排,各地將積極創新主題宣講、現場展演、志愿服務、線上互動等宣傳方式,充分利用融媒傳播優勢,組織開展聯動宣傳,不斷提升122“全國交通安全日”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全民安全文明守法意識和全社會交通文明程度。
附:2023年江蘇公安交管服務發展服務群眾十件實事
2023年,聚焦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的新要求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公安交通管理服務的新期盼,江蘇公安交警部門始終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緊緊圍繞“防事故、保暢通、護穩定、促發展”主業主責,用心用情辦好服務發展、服務民生十件實事,努力以公安交管工作現代化推動建設高水平平安交通、提供高質量交管服務:
一是提檔升級農村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針對交通事故最多、群眾最為擔憂的農村臨水路段、公路交叉路口、穿村過鎮路段,全鏈條開展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全覆蓋實施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全方位攻堅治理普通公路安全隱患突出點段,路口事故、墜河事故同比分別下降41%和36%。今年5月,公安部在江蘇宿遷召開全國農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會,全面推廣江蘇經驗。
二是精細治理城市交叉路口堵點亂點。積極回應廣大群眾高品質出行的強烈期盼,重點抓住城市商圈和學校、醫院等重點區域交通“堵”和“亂”的問題,秉承“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工作理念,精心實施城市道路交通精細化治理提升行動、學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動計劃,綜合治理校園醫院周邊交通堵點300余處,重點區域通行秩序明顯好轉,13個設區市交通出行健康指數均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三是全鏈條治理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緊盯嚴重威脅城鄉群眾生命安全的超標電動車、老年人代步車、快遞外賣車和電動自行車10類突出違法行為,集中開展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中小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專項整治,通報、曝光涉嫌違法違規生產、銷售、維修電動自行車企業3700余家,涉及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起數下降18%。8月28日,《人民日報》頭版刊載了江蘇電動自行車治理經驗。
四是從嚴從重打擊交通安全違法犯罪。將預防道路交通事故“減量控大”作為第一要務,接續開展“春季守護”“夏季攻堅”“冬季攻堅”行動和酒駕醉駕、飆車炸街等專項整治,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輕微交通安全違法行為提醒糾正,對影響人民群眾安全感的交通安全違法犯罪保持“零容忍”高壓嚴管,共查處酒駕醉駕萬10.3萬起、飆車炸街3.1萬余起,終生禁駕518人,堅決以交警擔當兜牢安全底線。
五是全面推廣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處。針對事故處理“流程多、手續繁、時間長”這些群眾最急、最難的事情,在全國率先開展輕微交通事故視頻快處試點,并在13個市全面推廣實施,一條龍開展事故勘驗、證據收集、責任認定,有效提高了交通事故處理效率。目前,通過視頻快處的輕微交通事故占同時段輕微交通事故近七成,事故現場撤離時間平均縮短至5分鐘。
六是持續深化車管業務“減材料”“減跑動”。進一步創新車駕管服務舉措、放大社會效益,陸續落地服務群眾服務發展10項便利措施、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5+8”項措施,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推行“網上辦”“一站辦”“就近辦”,13個設區市交警部門全部設立網辦中心,49項高頻車管業務在線辦理,社會服務網點、郵政交管服務站覆蓋城鄉,群眾便捷高效辦事的體驗感更好、更充實。
七是積極推行城市公交專用道共享模式。科學調整優化公交專用道通行管理,允許中型以上客車使用公交專用道,允許社會車輛在公交專用道臨近路口路段借道通行,全省增加借道通行公交專用道192條,優化信號配時443處。在保證公交優先通行的同時,更多更好惠及廣大群眾出行。
八是完善高速公路一體化聯動應急處置。聚力破解高速公路惡劣天氣和節假日大流量管控難題,在全國率先打造“降車速、控車距、指路線、警匯車”的惡劣天氣高速公路路段管控新模式,建設應用大流量可變應急車道系統,突發事件30分鐘到達處置率超96%,通行效率提升20%。
九是推動修訂《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堅持用法治思維、法治方法解決交通安全突出問題,積極推動《江蘇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的全面修訂,明確源頭預防、協同共治、方便群眾、依法管理原則,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構建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協調聯動、社會共同參與的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治理格局。《條例》將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十是豐富發展新時代江蘇交通安全文化。把提升全民交通安全守法意識和社會文明交通程度作為本質安全的重要方面,大力推進江蘇交通安全文化建設,積極打造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示范陣地。開展“傳統文化與交通安全”主題公益宣傳、“美麗鄉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傳等活動,全省組織宣講活動1.9萬場次、學生體驗營活動1.2萬次,自律、包容、禮讓、文明的現代文明交通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另據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負責人介紹,2023年,江蘇經濟持續保持回升向好,道路交通繼續實現快速發展。截至目前,全省機動車總量位居全國第三,保有量超過2600萬輛,同比增長5.6%。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徐州等5個城市保有量均超過200萬輛,其中蘇州超過500萬輛、位列全國城市第五。全省新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55萬輛,同比增長45%,每新登記100輛汽車里就有31輛新能源車。全省機動車駕駛人總量位居全國第四,數量超過3400萬人,同比增長3.9%;新增輕型牽引掛車準駕車型以來,有7.7萬名群眾申領了C6駕駛證,可以駕駛房車出游。
新形勢新變化給道路交通管理帶來新挑戰新課題。雖然全省交通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向好,但不文明交通行為仍然突出,易肇事肇禍的交通違法行為排在前五位的主要是:不按規定讓行、酒醉駕、違反交通信號、超速行駛和不按規定車道行駛。在道路交通死亡事故中,風險較高的是: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了六成,農村地區占了一半,電動自行車占了三分之一。
蘇宮新 蘇交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