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是2024年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主題日,江蘇省公安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工作情況。據悉,今年是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年,江蘇公安機關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的堅強領導下,打防管治一體推進,持續加大全鏈條、全平臺、全領域打擊整治力度,今年以來共偵辦網絡謠言案件4200余起、“網絡水軍”案件127起、網絡暴力案件670起,有力維護了網絡空間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堅持依法治理,重拳出擊,從嚴從快查處各類違法犯罪。緊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網絡違法犯罪和各類網絡亂象,保持嚴打高壓,形成凌厲攻勢。對濫用AI人工智能技術,隨機爬取、隨意篡改、批量編造,以“標題黨”“震驚體”等方式,不加審核地發布“AI生成式謠言”,緊盯不放、絕不姑息,累計偵辦案件36起。今年7月,馬某某為博取關注,通過AI軟件生成視頻并在某網絡平臺散布“南京祿口機場一女子排隊中暑進大廳休息被安檢員拒絕”謠言信息,導致網上大量傳播,擾亂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社會影響。馬某某后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
堅持源頭治理,深挖幕后,及時斬斷黑產鏈條。聚焦有組織編造謠言、推高熱度、制造話題、“水軍”炒作引流、“飯圈”亂象等,集中優勢力量專項攻堅、集群打擊。今年上半年,南通公安機關聯合杭州公安機關偵辦的“假秦朗在巴黎丟寒假作業,假舅舅蹭流炒作案”,獲評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十大典型案件。針對“網絡水軍”利用群控軟件非法控制大量“水軍”賬號,有償提供偽造轉發、點贊、評論數據等虛假信息服務,以及直播暖場、哄抬人氣等擾亂市場秩序、破壞網絡生態行為,予以掛牌督辦、重點整治,累計搗毀作案窩點85個。宿遷公安機關工作發現,宗某等人購買多款“一控多”軟件,非法操控大量“水軍”賬號,長期為網絡直播行業、“飯圈”群體有償提供虛假轉發、點贊、評論等“網絡水軍”刷量控評服務,非法獲利數千萬元。宗某等人后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強化綜合治理,標本兼治,筑牢安全防范屏障。全省公安機關會同宣傳、網信等部門,完善重要情況通報處置機制,加強常態化監督和聯合執法監管,推動在媒體管理、平臺監管、案件辦理等方面形成優勢互補、聯動共治效應,健全網絡生態綜合治理體系,切實維護網絡空間秩序。聚焦社交媒體、直播和短視頻等重點平臺應用,指導互聯網平臺企業嚴格落實網絡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累計開展執法檢查901家次,行政處罰網站平臺173個,督促依法處置違法違規賬號9470個。同時,通過組織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等線下普法活動,以及召開網絡人士座談會、拍攝趣味短劇、網紅民警直播授課等特色活動,增強人民群眾對網絡謠言、網絡亂象的識別能力和防范意識。
發布會上,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相關負責人通報了十起典型案件。鹽城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支隊長傅軍結合一起新近發生的案例,詳細通報了“劇本擺拍造謠引流”案件的作案手法及特點。
傅軍分析,擺拍造謠的視頻內容多涉及社會熱點話題,往往以“真實的”社會新聞形式呈現,內容更具欺騙性,且多以團隊化形式運作,內容具有現場感和突發感,看起來更加真實,不易“穿幫”,出“爆款”的概率更大,因此也更容易混淆公眾視聽。傅軍提醒,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擺拍編造虛假信息的視頻進行傳播,依據行為方式、行為程度的不同,分別可能構成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或尋釁滋事罪;情節較輕不構成犯罪的,以涉嫌擾亂公共秩序進行處罰。
江蘇省公安廳網安總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江蘇公安機關將按照公安部系列部署,持續深入推進專項行動,以打開路、以打促管、以管促治,不斷提升治理水平,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營造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同時,公安機關也鼓勵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檢舉揭發各類網絡謠言線索,凝聚起“網絡謠言人人喊打”的強大聲勢。
(江南時報記者 錢月明 通訊員 蘇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