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時報訊 今年以來,泗陽縣司法局緊扣涉外法治人才培育目標任務,出新政、育機構、建隊伍、深合作、優服務,“五招聯動”致力提升涉外服務實戰能力,著力打造縣域涉外法治建設新標桿。
一是人才新政出真招,夯實涉外法治之“根基”。出臺《泗陽縣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十條工作措施》,聚焦人才供給、隊伍建設、交流合作、法律服務等六方面,出臺10條具體措施,打出涉外法治人才培育發展“組合拳”,構建具有泗陽特色的涉外法治建設體系。
二是機構培育有實招,整合涉外法治之“資源”。整合全縣13個鄉鎮(街道)公證服務資源力量,與線上“法律服務朋友圈”聯動,開辟涉外公證服務綠色通道,為外資外貿企業、職工提供免費咨詢服務。
三是隊伍建設謀硬招,激發涉外法治之“動能”。制定下發《關于推薦泗陽縣涉外法治人才庫人選的通知》,推動形成包括律師、仲裁員、公證員、涉外企業法務人員、涉外實務部門工作人員等30名專業人才的多元人才庫,其中2人成功獲批全省涉外公證員資格。
四是深化合作展快招,推進涉外法治之“共贏”。打造“吳江—泗陽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點”,作為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實踐基地,定期組織律師到培養點開展實踐活動,通過開展涉外法治人才培訓、實務實踐、理論研究、工作交流、提供決策咨詢等方式,推進協作共建機制的完善,發揮協同育人作用。
五是優化服務亮新招,拓寬涉外法治之“廣度”。組建“涉外法律服務團”,掛鉤縣域外資外貿企業,為企業提供精準化服務。聯合多部門定期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活動,通過走訪企業、排查需求、解答咨詢等,切實提升涉企法治服務供給力度。
(貢竹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