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讀史】元朝將全國各族人劃分為“四等說”細(xì)繹(上)
      2020-06-10 11:27:00  作者:束有春  
      1
      聽新聞

      傳統(tǒng)史學(xué)觀認(rèn)為,元朝統(tǒng)治階級把全國各族人分成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即姓氏復(fù)雜的“各色名目”之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兒(維吾爾)人等我國西北地區(qū)各族,以及居留在我國境內(nèi)的中亞、東歐人;第三等是漢人,指原金朝統(tǒng)治區(qū)的漢人、契丹人和女真人,以及渤海人和早先被蒙古族征服的四川、云南的漢人等;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統(tǒng)治區(qū)的漢人和其他各族人。并且還特別強調(diào):南人的社會地位最低,生活最窮苦,受到多重壓迫和歧視,是被剝削、被奴役的人群。

      我在《“大蒙古國”與“大元朝”之關(guān)聯(lián)區(qū)分》一文中已明,“元朝”一直到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年)才由“大蒙古國”轉(zhuǎn)化而來。那么,當(dāng)我們探討元朝將人分成“四等”問題時,理應(yīng)不能包括公元1206年以來的成吉思汗、拖雷汗、窩闊臺汗、貴由汗、蒙哥汗以及元世祖忽必烈的“中統(tǒng)”5年和“至元”8年即1260年-1271年這12年時間,只能從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正式問世后開始審視,時間跨度總長為1271年至1368年的98年。當(dāng)然,在歷史文獻(xiàn)中,從公元1206年至公元1271年這65年的時間里,我們還見不到“四等說”的影子。

      那么,是否在公元1271年開始,就有了“四等說”了?非也!

      一、元世祖忽必烈時期“宋人”、“南人”、“北人”、“江南人”、 “宋趙氏族人”、“北方諸色人”、“漢人”、“蒙古人”、“回回”、“新附人”、“江南藝人”、“漢軍”、“亡宋軍”、“新附諸軍”、“河西人”、“畏吾兒人”畏兀兒人、“契丹人”、“女真人”、“江南民”、 “宋舊軍”等20種稱謂。

      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亮出“大元朝”旗幟。為了嚴(yán)謹(jǐn)起見,我們考察的范圍不妨再向前延伸幾年。

      根據(jù)《元史》卷五《世祖本紀(jì)(二)》,至元元年(1264年)夏四月,楊大淵以部將王仲得宋將昝萬壽書殺之。詔以其事未經(jīng)鞫問,或墮宋人行間之計,豈宜輒施刑戮,詰責(zé)楊大淵。十一月丙子,詔宋人歸順及北人陷沒來歸者,皆月給糧食。十二月丁未,敕遣宋諜者四人還其國。卷七《世祖本紀(jì)(四)》,至元七年(1270年)冬十月乙亥,“宋人攻莒州”。由此可見,在公元1271年前,忽必烈時期出現(xiàn)頻率最多的就是“宋人”。

      為了節(jié)省篇目,下文筆者直接用“年號”來坐標(biāo)細(xì)繹,內(nèi)容皆出《元史?世祖本紀(jì)》。

      第一階段:1271年至1279年南宋徹底滅亡,出現(xiàn)“宋人”、“南人”、“蒙古人”、“漢人”、“畏兀兒人”等5種稱謂。

      至元九年(1272年)春正月,敕董文炳時巡掠南境,毋令宋人得立城堡。

      至元十年(1273年)春正月,愛先不花因言:“前宋人城五河,統(tǒng)軍司臣皆當(dāng)?shù)米铩!倍露∥矗尉┪靼矒崾埂⒅尻柛畢挝臒ㄒ猿墙怠H乱页螅窐忻茉海耙韵尻枀挝臒蕦⒗舾瓣I”。呂文煥等發(fā)襄陽時,“擇蒙古、漢人有才力者護(hù)視以來”。夏四月,呂文煥入朝,被授予昭勇大將軍、侍衛(wèi)親軍都指揮使、襄漢大都督,賜其將校有差。呂文煥于至元十一年三月,“隨司千戶陳炎謀叛,誅首惡二人。”但呂文煥未殺,從后來攻打江漢時,行中書省建議“江漢未下之州,請令呂文煥率其麾下臨城諭之,令彼知我寬仁,善遇降將”可知。“時將相大臣皆以聲罪南伐為請”,于是,驛召姚樞、許衡、徒單公履等問計。徒單公履對曰:“乘破竹之勢,席卷三吳,此其時矣。”帝然之。由此可見,元朝已經(jīng)做好滅南宋的組織發(fā)動工作,大臣們紛紛聲討南宋政權(quán)的罪行,并申請“南伐”。我們知道有“北伐”,可曾知否,在元朝時就有“南伐”一詞了。

      至元十一年(1274年),畏兀兒人(今維吾爾族)、元朝軍事將領(lǐng)阿里海牙言:“荊襄自古用武之地,漢水上流已為我有,順流長驅(qū),宋必可平。”將軍阿術(shù)又言:“臣略地江淮,備見宋兵弱于往昔。今不取之,時不能再。”帝忽必烈“趣召史天澤同議”。史天澤對曰:“此國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童、伯顏,都督諸軍,則四海混同,可計日而待矣。臣老矣,如副將者,猶足為之。”忽必烈說:“伯顏可以任吾此事矣。”阿術(shù)、阿里海牙說道:“我?guī)熌险鳎胤譃槿f軍不足,非益兵十萬不可。”詔中書省簽軍十萬人,準(zhǔn)備向南宋開戰(zhàn)。

      元朝人已經(jīng)觀察到南宋軍隊“弱于往昔”,滅宋之戰(zhàn)在即。至元十一年的十二月,伯顏大軍次漢口;第二年春天,大軍次黃州,二月次安慶府,次池州,宋兵或戰(zhàn)或降或死。宋都督賈似道、承宣使阮思聰慌忙派人向元軍求和,“請還已降州郡,約貢歲幣”。伯顏派使者對賈似道說:“未渡江時,入貢議和則可,今沿江諸郡皆已內(nèi)屬,欲和,則當(dāng)來面議。”伯顏意思很清楚,我元朝大軍已經(jīng)打過江了,你宋宰相賈似道和承宣使阮思聰才來談“入貢議和”,顯然遲了。但暫時還是解除了對南宋京師所在地臨安府的圍困。

      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元朝曾讓鄂州的漢降臣張晏然等“赴闕”進(jìn)京,到大都聽忽必烈訓(xùn)話。忽必烈答應(yīng)不讓趙宋政權(quán)斷了香火,給“宋主”留了面子。

      到了至元十三年(1276年)春天,元朝大將軍伯顏“軍次皋亭山”,阿剌罕以兵來會。“宋主遣其宗室保康軍承宣使尹甫、和州防御使吉甫等,齎傳國玉璽及降表詣軍前。”讀者君一定要清楚,這時的所謂“宋主”,就是只有7歲的少兒皇帝“趙顯”。

      南宋向元朝投降的降表,細(xì)心品讀,很是無可奈何,很是令人心酸,不妨照錄于此,想象一下戰(zhàn)敗國的屈辱滋味。辭曰:“大宋國主顯,謹(jǐn)百拜奉表于大元仁明神武皇帝陛下:臣昨嘗遣侍郎柳岳、正言洪雷震捧表馳詣闕庭,敬伸卑悃,伏計己徹圣聽。臣眇焉幼沖,遭家多難,權(quán)奸(賈)似道,背盟誤國,臣不及知,至勤興師問罪,宗社阽危,生靈可念。臣與太皇日夕憂懼,非不欲遷辟以求兩全,實以百萬生民之命寄臣一身。今天命有歸,臣將焉往。惟是世傳之鎮(zhèn)寶,不敢愛惜,謹(jǐn)奉太皇命戒,痛自貶損,削帝號,以兩浙、福建、江東西、湖南北、二廣、四川見在州郡,謹(jǐn)悉奉上圣朝,為宗社生靈祈哀請命。欲望圣慈垂哀,祖母太后耄及,臥病數(shù)載,臣煢煢在疚,情有足矜,不忍臣祖宗三百年宗社遽至殞絕,曲賜裁處,特與存全。大元皇帝再生之德,則趙氏子孫世世有賴,不敢弭忘。臣無任感天望圣,激切屏營之至。”

      伯顏大將軍代表元朝接受了南宋朝廷的降表、玉璽。接著又遣人回臨安,召宰相出議降事。師次臨安北十五里。也就在這時,宋庭的宰相陳宜中、張世杰、蘇劉義、劉師勇、陸秀夫等人,“挾益、廣二王出嘉會門,渡浙江遁去,惟太皇太后、嗣君在宮”。益王趙昰、廣王趙昺,他們二人與趙顯被稱為“宋末三帝”。

      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庚子,“宋主”趙顯率文武百僚詣祥曦殿,望闕上表,乞為藩輔。遣右丞相賈余慶等奉表以聞。宋主祖母太皇太后亦奉表及牋。是日,南宋文武百司出臨安府,詣行中書省,各以其職來見。悉罷宋官府,散免侍衛(wèi)禁軍。宋主趙顯遣其右丞相賈余慶等充祈請使,詣闕請命,右丞相命吳堅、文天祥同行。行中書省右丞相伯顏等,以宋主趙顯“舉國內(nèi)附,具表稱賀”,向皇帝忽必烈報告。

      元朝接受了南宋的投降,地域擴(kuò)大,人口增多:兩浙路得府八、州六、軍一、縣八十一,戶298萬3672,人口569萬2650。淮西路得府二、州六、軍四、縣三十四,戶51萬3872,人口102萬1349人。

      伯顏派遣宋內(nèi)侍王埜入宮,收宋國兗冕、圭璧、符璽及宮中圖籍、寶玩、車輅、輦乘、鹵簿、麾仗等物。庚申,忽必烈召伯顏“偕宋君入朝”。

      忽必列在滅了南宋后,帝召集原來宋朝的那幫降臣們,問道:“爾等何降之易耶?”

      南宋降臣們回答:“宋有強臣賈似道擅國柄,每優(yōu)禮文士,而獨輕武官。臣等久積不平,心離體解,所以望風(fēng)而送款也。”意思是說,南宋朝廷重視文官而輕視武官,所以這幫武夫們就怨恨朝廷,望風(fēng)而逃,把南宋江山送給“大元朝”了。

      忽必烈讓手下人去回答這幫敗將們:“借使賈似道實輕汝曹,特賈似道一人之過耳,且汝主何負(fù)焉。正如所言,則似道之輕汝也固宜。”意思是你們一味責(zé)怪賈似道,而不論皇帝能力如何,這也難怪賈似道要瞧不起你們這幫武臣!

      至元十五年(1278年)春正月,元朝政府下令:“官吏隱匿及擅易馬匹、私配婦人者,沒其家”。“禁官吏軍民賣所娶江南良家子女及為娼者,買賣者兩罪之,官沒其直,人復(fù)為良”。二月,命平章政事阿塔海、阿里“選擇江南廉能之官,去其冗員與不勝任者”。夏四月戊午,“以江南土寇竊發(fā),人心未安,命行中書省左丞夏貴等,分道撫治軍民,檢核錢谷;察郡縣被旱災(zāi)甚者、吏廉能者,舉以聞,其貪殘不勝者,劾罷之。”“追江南工匠官虎符”。五月癸未朔,詔諭翰林學(xué)士和禮霍孫,“今后進(jìn)用宰執(zhí)及主兵重臣,其與儒臣老者同議。”也就在這個月,“選江南銳軍為侍衛(wèi)親軍。”六月,“詔汰江南冗官”。“宋故官應(yīng)入仕者,付吏部錄用”。這一系列舉措,對維護(hù)社會穩(wěn)定、做好收編過渡都起了重要作用,看不出有任何歧視的跡象。

      忽必烈甚至對身邊的蒙古族大臣們說:“南人如呂文煥、范文虎率眾來歸,或可以相位處之。”又顧謂左右曰:“汝可諭姚樞等,江南官吏太冗,此卿輩所知,而未嘗言。”遂命平章政事哈伯等諭中書省、樞密院、御史臺:“翰林院及諸南儒今為宰相、宣慰,及各路達(dá)魯花赤佩虎符者,俱多謬濫,其議所以減汰之者。凡小大政事,順民之心所欲者行之,所不欲者罷之。”這里的“達(dá)魯花赤”是代表成吉思汗的“督官”。“順民之心所欲者行之,所不欲者罷之”,完全體現(xiàn)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念。

      至元十六年(1279年)春正月甲戌,張弘范將兵追“宋二王”至崖山寨,張世杰拒戰(zhàn),結(jié)果大敗而逃。廣王趙昺“偕其官屬俱赴海死,獲其金寶以獻(xiàn)”。在《宋史》中,是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趙昺投海而死,在《元史》中用一個“偕”字,算是給亡宋小皇帝以一定的“尊嚴(yán)”了。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在滅南宋、統(tǒng)一全國的這幾年中,我們尚看不出元朝政府對亡宋人或南人的歧視,相反,看到的是忽必烈對南宋降臣中文武人才的重視和不同程度的留用,淘汰的只是那些無能力、崗位多余的“冗官”;同時,對江南良家女子的人權(quán)表現(xiàn)為高度尊重。

      第二階段:宋滅亡后至忽必烈去世,出現(xiàn)“漢人”、“蒙古人”、“回回”、“新附人”、“江南藝人”、“漢軍”、“亡宋軍”、“新附諸軍”、“河西人”、“畏吾兒”、“契丹人”、“女真人”、“北方諸色人、“江南民”、“宋人”、“宋舊軍”等16種稱謂。

      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禁諸奧魯及漢人持弓,其出征所持兵仗,還即輸之官庫。”三月壬子,“囊加帶括兩淮造回回炮新附軍匠六百,及蒙古、回回、漢人、新附人能造炮者,俱至京師。” 友情提醒:“囊加帶”是人名。秋七月,詔遣牙納術(shù)、崔彧“至江南訪求藝術(shù)之人”。八月己丑,“宋降臣王虎臣陳便宜十七事,令張易等議,可者行之。”“調(diào)江南新附軍五千駐太原,五千駐大名 ,五千駐衛(wèi)州。”八月甲辰,“詔漢軍出征逃者罪死,且沒其家。”九月乙巳朔,范文虎薦可為守令者三十人。詔:“今后所薦,朕自擇之。凡有官守不勤于職者,勿問漢人、回回皆論誅之,且沒其家。”

      至元十七年(1280年)十一月壬戌,“詔江淮行中書省括巧匠。”

      至元十八年(1281年)春,“敕江南州郡兼用蒙古、回回人” 。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六月,“亡宋軍有手號及無手號者,并聽為民。”“手號”即手上的雕青記號,類似于今天的紋身,雕的是“海東青”隼鶻圖案。這一年的秋七月,“令蒙古軍守江南者,更番還家。”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蠲江南今年田賦十分之二,其十八年以前逋欠未征者,盡免之。”阿魯忽奴言:“曩于江南民戶中撥匠戶三十萬,其無藝業(yè)者多,今已選定諸色工匠,余十九萬九百余戶,宜縱令為民。”從之。這一年的八月,朝廷開始擬定軍官格例,以河西、回回、畏吾兒等依各官品充萬戶府“達(dá)魯花赤”,同蒙古人;女真、契丹,同漢人;若女真、契丹生西北不通漢語者,同蒙古人;女真生長漢地,同漢人。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春,“徙江南樂工八百家于京師” 。二月,詔改江淮、江西元帥招討司為上中下三萬戶府,蒙古、漢人、新附諸軍相參,作三十七翼。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二月,江南諸路學(xué)田,昔皆隸官。“詔復(fù)給本學(xué),以便教養(yǎng)。”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春,“詔發(fā)江淮(原江浙省)、江西、湖廣三省蒙古、漢券軍,及云南兵,及海外四州黎兵,命海道運糧萬戶張文虎等運糧十七萬石,分道以討交趾。”閏二月,設(shè)國子監(jiān),立國學(xué)監(jiān)官:祭酒一員,司業(yè)二員,監(jiān)丞一員,學(xué)官博士二員,助教四員,生員百二十人,蒙古、漢人各半。官給紙劄、飲食,仍隸集賢院。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春正月,“募民能耕江南曠土及公田者,免其差役三年,其輸租免三分之一。”江淮行省言:“兩淮土?xí)缑窆眩娌⒅医圆惠敹悺S止軆?nèi)七十余城,止屯田兩所,宜增置淮東、西兩道勸農(nóng)營田司,督使耕之。”制曰“可”。這一年的二月,以江南站戶(元代服役于站驛之戶稱站戶)貧富不均,命有司料簡,合戶稅至七十石當(dāng)馬一匹,并免雜徭;獨戶稅逾七十石愿入站者,聽便。合戶稅不得過十戶,獨戶稅無上百石。這一年的冬十月,尚書省臣請,令集賢院諸司,分道鉤考江南郡學(xué)田所入羨余,貯之集賢院,以給多才藝者。從之。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二月辛亥朔,“詔籍江南戶口,凡北方諸色人寓居者亦就籍之。”夏四月戊午,“禁江南民挾弓矢,犯者籍而為兵。”十一月丁未,“禁江南、北權(quán)要之家毋沮鹽法。”十二月,紹興路總管府判官白絜矩言:“宋趙氏族人散居江南,百姓敬之不衰,久而非便,宜悉徙京師。”桑哥以聞,請擢白絜矩為尚書省舍人。這位白大人因了這個餿主意而被提拔為尚書省舍人,但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四月,江淮行省言:“近朝廷遣白絜矩來,與沙不丁議,令發(fā)兼并戶偕宋宗族赴京,人心必致動搖,江南之民方患增課、料民、括馬之苦,宜俟他日行之。”皇帝表示同意,遷徙敬趙“百姓”陰謀終未得逞。

      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三月,“放壽、潁屯田軍千九百五十九戶為民,撤江南戍兵代之。”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秋七月,敕:“江南重囚,依舊制聞奏處決。”罷江南諸省買銀提舉司。遣官招集宋時“湼手軍”(在手上刺字的軍人)可充兵者八萬三千六百人,以蒙古、漢人、宋人參為萬戶、千戶、百戶領(lǐng)之。“募民耕江南曠土,戶不過五頃,官授之券,俾為永業(yè),三年后征租。”這一年,中書省臣言:“江南在宋時,差徭為名七十有余,歸附后一切未征…可令江南依宋時諸名征賦盡輸之。”從之。

      至元三十年(1293年)二月,江西行院官中有一位名叫月的迷失的人進(jìn)言:“江南豪右多庇匿盜賊,宜誅為首者,余徙內(nèi)縣。”從之。也就在這一月,朝廷“申嚴(yán)江南兵器之禁。”十二月丁亥,再次“禁漢軍更番者毋鬻軍器”。也就在這一月,朝廷遣使督思州、播州及鎮(zhèn)遠(yuǎn)、黃平,“發(fā)宋舊軍八千人,從征安南”。安南國即今越南境內(nèi)。

      忽必烈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去世。從1279年到1294年的15年間,元朝朝廷除了加強對江南人、漢軍及民間的槍支弓矢進(jìn)行管控外,就是對一些原先的“江南重囚”“豪右”且庇藏匿盜賊者進(jìn)行鎮(zhèn)壓,這應(yīng)該說符合新統(tǒng)一的國家政權(quán)維護(hù)社會穩(wěn)定需要。在人才方面,重視南方有才藝的工匠;在農(nóng)業(yè)方面,鼓勵開荒種田;在反腐及鹽稅管理方面,南北“權(quán)要”一視同仁。如果講有什么等級區(qū)別的話,那也是在軍隊管理方面有所體現(xiàn),如至元二十一年的“軍官格例”制定。

      忽必烈在位35年,其在“元朝”區(qū)間執(zhí)政,前后長達(dá)25年,在這25年時間內(nèi),我們尚看不出明顯的、針對廣大百姓的“四等”人區(qū)分,而是先后出現(xiàn)了16種稱謂。(未完待續(xù))

      2020年6月9日于金陵四合齋

      標(biāo)簽:江南;忽必烈;漢人
      責(zé)編:李蕓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永久更新| sss欧美华人整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视频一区二|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网站| 中字幕视频在线永久在线| 中国china体内谢o精|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字幕在线最新在线不卡 | 人妻丰满熟妇无码区免费| 免费无码va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视频十八嗯嗯啊免费|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丰满少妇好紧多水视频| 久久乐国产精品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91在线看片一区国产|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成年人在线免费看视频| 女人被男人躁的女爽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a视频大全|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又粗又紧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欧美卡通另类|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 渣男和渣女做不干净事情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伊甸园|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不卡| 伊人影院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