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催征】解碼《新華日報》老報紙里的百年初心?
      一聲“號外”,為何讓中國深夜沸騰
      2022-03-29 15:52:00  來源:江南時報網  作者:劉霞 白雪  
      1
      聽新聞

        1945年8月10日夜,少年喬春生趕到重慶民生路新華日報營業部門前,爭購到一份“號外”。號外上的簡訊《接受波茨坦宣言 日本無條件投降》,讓少年和全城、全中國人民陷入了狂喜。

        這份珍貴的號外,如今展示于新華日報報史館。

        7月15日正式對公眾開放的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兩份《新華日報》號外展品在網上刷屏:《日本接受投降條款》,1945年8月14日下午四時印發;《停止內戰命令頒布》,1946年1月10日下午一時印發。

        “號外!號外!”每當有重大事件發生,影視劇中便會出現街巷叫賣號外的畫面。為迅速告知讀者重大新聞的發生,臨時編印傳單發布消息,報社印發的此類印刷品因不編入報紙出版序號,所以叫號外。

        透過《新華日報》那些珍貴的號外,昨天的重大新聞、突發大事,帶著歷史的溫度與厚度,鮮活撲面。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展出《新華日報》號外

      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展出《新華日報》號外

        少年中國心,獻出珍藏40年的號外

        接受波茨坦宣言 日本無條件投降

        美國新聞處八月十日舊金山電:

        日本已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

        中央社據美新聞處訊:舊金山十日電:據合眾社本晚消息,日本已接受促其無條件投降之波茨坦宣言。

        ——《新華日報》號外

        三十四年八月十日下午十時出版

        “號外!號外!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1945年8月10日晚上10點多,在山城重慶的街頭,報童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新華日報》號外,清脆的吆喝聲像曙光穿破了漆黑的夜空。人們沖上來把錢塞到報童手里,拿著報紙一邊看一邊大聲歡呼,大街小巷徹夜沸騰。

      圖片來自《檔案》紀實欄目

      圖片來自《檔案》紀實欄目

        當時,距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還有5天,美國新聞處最先向中國方面通報了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消息。《新華日報》和重慶其它幾家報紙,用最快的速度編排印發,以號外的形式將這一天大的喜訊率先傳遍全國。這是日本投降的首發新聞,其新聞價值、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新華日報》1945年8月10日號外 《新華日報》報史館館藏

        無論輾轉何處,少年喬春生始終珍藏著那一夜搶購的號外。1985年9月初,在南京永勝內燃機廠任助理工程師的喬春生投書《新華日報》:“這張<新華日報>號外,我已珍藏四十年了……值此抗日戰爭和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周年之際,我特將這份具有歷史意義和教育意義的號外,捐獻給黨和國家”。

        97歲的《新華日報》老報人武乾身體康健,思維清晰。8月4日,他告訴記者,當時他是新華日報資料組副組長,接信后馬上就去廠里拜訪喬春生,接受饋贈。武乾看到號外時,“眼前一亮,他保存得十分完好,未有破損,難能可貴”。

      8月4日,97歲的新華日報老報人武乾在南京家中

        作為專業資料工作者,武乾著手進行了考證。他查閱北京圖書館、南京梅園新村紀念館相關資料,都沒有8月10日的號外。“這就說明,喬春生同志珍藏的這份‘號外’,至今尚未為<新華日報>影印出版者和報史研究者所知,很可能已是海內孤刊,彌足珍貴”,1985年9月9日,武乾這樣寫道。

      《新華日報 群眾周刊史學會南京分會通訊》第2期(1985年10月31日)

        記者在《新華日報》報史館看到,這份保存了76個年頭的號外,竹紙印刷,已然泛黃,油墨字跡略有黯淡,但是超大字號的亮眼標題、言簡意賅的正文,尤其是精確到小時的出版時間,如今讀來仍然令人振奮,瞬間把人拉回那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在那個滾燙的8月,太行《新華日報》以最快的速度、密集的頻率,用系列號外的形式及時向根據地讀者傳遞日軍投降的進展。記者見到了這個系列中的7份原件:

        《蘇聯對日宣戰 今日起進入戰爭狀態》,1945年8月9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毛主席發表聲明 抗戰進入反攻階段》,1945年8月10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第一號);《10日晚東京廣播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0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第二號);《日本無條件投降 朱總司令發布命令》,1945年8月11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第三號);《對日宣戰第一日 蘇軍越過偽“滿”邊境》,1945年8月11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第五號);《蒙古人民共和國十日晨對日宣戰》,1945年8月11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第六號);《日本接受投降條件 天皇保證執行波茨頓宣言各條款》1945年8月15日,太行《新華日報》號外(第十四號)。

      這7份珍貴的藏品,屬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常務理事、高郵紅色報刊收藏家朱軍華所有,目前正在《新華日報》報史館借展,這也是該系列號外在國內的首次展出。

        “在電子媒介沒有出現或尚未普及的年代,報社在兩期報紙出版之間收到了重大新聞,為了迅速及時地告知讀者,號外由此而生”,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新聞史專家陳玉申說。

        號外一般無編號,而太行《新華日報》1945年8月9日到8月15日這個時段的號外有編號,從現在見到的原件看,圍繞“日本投降”事件,接連出了15期,這是很罕見的。僅8月11日當天,就連出4期號外。刊頭標注為“1945年8月10日夜”的兩份不同號外,顯示了當時新華日報人對新聞時效性的極致追求。

        “《新華日報》太行版以這樣的密度連續發布號外,在中國新聞史上也許是絕無僅有的。” 陳玉申說。

        一份號外,拉開重慶談判序幕

        應蔣主席邀請商談團結建國大計

        毛澤東同志抵渝

        赫爾利張治中周恩來王若飛偕來

        (本報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同志,應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先生之邀請,于今日(八月二十八日)上午十一時偕美大使赫爾利將軍、張治中將軍、及周恩來、王若飛同志等同機飛渝,于下午三時四十五分到達,抵機場歡迎者有參政會秘書長邵力子、副秘書長雷震、民主同盟主席張瀾、沈鈞儒、左舜生、章伯鈞、陳銘樞、譚平山、黃炎培、冷御秋、郭沫若先生及中外記者數十人,毛主席下機后,并應中外記者之請,與赫爾利大使、張治中將軍、周恩來同志等攝影及拍制電影,后即乘車至張部長公館小憩。晚八時,蔣主席將設宴為毛澤東同志接風。

        詳情請看明日本報

        ——《新華日報》號外

        中華民國卅四年八月廿八日下午七時

        這是一份珍藏在國家圖書館的《新華日報》號外,8開大小,發表時間為1945年8月28日19時,正是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應蔣介石之邀到達重慶的3小時15分之后。這一份僅300字左右的號外,第一時間記錄了“重慶談判”的開端。

        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會長、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周勇說,1945年初,抗戰勝利前夕,中國召開了兩個謀劃中國前途命運的大會。一個是國民黨的“六大”,它堅持一黨專政,這是一黨之私。另一個是共產黨的“七大”。在中共“七大”上,毛澤東同志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提出“克服一切困難,團結全國人民,廢止國民黨的法西斯獨裁統治,實行民主改革,鞏固和擴大抗日力量,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國家。”這個新國家就是要“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民主的聯合政府和聯合統帥部”。這一主張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

        抗戰勝利的到來,將中國推到了戰爭與和平的十字路口,也為兩黨的談判創造了契機。

        1945年8月14日,蔣介石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并把邀請電刊登在《中央日報》上,隨后又連發兩電。周勇說,國民黨的盤算是,如果毛澤東拒絕來重慶談判,就要承擔內戰的責任;如果毛澤東來重慶談判,國民黨便可利用談判爭取時間,部署內戰。8月28日,毛澤東所乘飛機到達九龍坡機場時,震動了國內國際。駐重慶的各國記者幾乎全部出動,采訪報道這一舉世矚目的事件。

      圖片來自于《重慶談判紀實》 周勇提供

      圖片來自于《重慶談判紀實》 周勇提供

        《新華日報》作為中共在國統區的唯一報紙,自然搶得先機、最先報道這一事件。在8月28日早晨發行的《新華日報》上,便刊登了毛澤東即將赴渝的預告消息。當天下午,中共代表團抵達重慶后時,又搶在其他媒體之前,專門發出了這份《毛澤東同志抵渝》號外。

        陳玉申告訴記者,從新聞史角度看,報道毛澤東抵渝談判的號外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這個事件在當時是特大新聞,但不是重慶所有報紙都出了號外。《新華日報》的號外最引人矚目,因為它是中共的機關報,它發布的消息更具權威性,也更為讀者看重。周勇認為,這份號外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在第一時間權威報道了毛澤東主席前往重慶參加國共談判的消息,彰顯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為國家民族利益參加國共談判的勇氣;另一方面,則開啟了圍繞國共重慶談判的新聞大戰序幕。

        在整個談判期間,國民黨報紙對談判低調處理。而《新華日報》對談判進程和毛澤東主席的活動進行了大量報道。周勇說,重慶談判期間,《新華日報》以最快的速度報道國共談判的新聞,回應了國內外輿論的關切;以鮮明的態度報道了談判的內容,展現出重慶談判的艱難歷程;以全面的姿態報道了毛澤東主席在重慶的活動,特別是毛主席和中間黨派領袖、國民黨各方面人士、社會各界代表,包括美國空軍飛行員等見面的消息,使得中國共產黨領袖的形象在國統區,進而在世界上得以立體呈現,從而引領新聞界正面報道重慶談判,為媒體樹立了標桿。

        在這場新聞大戰中,輿論迅速向有利于中共方面發展,國內外進步輿論盛贊毛澤東的偉大氣魄和驚人膽略,盛贊中共謀取和平的誠意。這為此后奪取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極致時效,新聞與歷史的瑰寶

        “我們看到的號外,新聞價值以及事件本身價值都是極其重大的。”西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蔡斐說,相比一般報紙,《新華日報》號外主要有重大性、突發性、靈活性、時效性四個特征。從形式上來看,號外往往靈活采用單頁紙,以醒目標題簡要介紹新聞事件,可以看成是現在新聞發布“字少事大”的鼻祖。

        蔡斐表示,幾乎每一期《新華日報》號外都是中國革命史與中國新聞史上獨一無二的重要歷史符號,閱讀它們能感知歷史的劇烈脈動。

        但《新華日報》留存下來的號外極為稀少。“號外是在前后兩期報紙之間臨時出版,大多以街頭叫賣的方式散發,報紙的訂戶不一定收到,報社一般也不會將號外保存和裝訂在合訂本中,所以現在能看到的號外非常少”,陳玉申說。

        號外大都遺落在民間,經報刊收藏者挖掘搜尋,才得以部分浮出水面。中國報業協會集報分會報紙藏品鑒定委員會九名成員之一的朱軍華說,因號外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因此極具收藏價值,許多號外都是文物級精品。像四川建川博物館館藏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號外,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

        在報紙收藏市場,一份新中國成立前的《新華日報》號外價格在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有的甚至無法用價格來衡量。巨利之下,號外贗品也不少,需要有一雙分辨真偽的“火眼金睛”。

        經過專家們的證實,記者了解到,1950年之前《新華日報》發行過的號外,除了上文提到的,其他還有:《三國會議發表公報中美蘇英簽安全宣言》,1943年11月2日,《新華日報》號外;抗戰勝利號外(正反兩版),1945年8月19日,《新華日報》;《我軍攻克張家口 消滅傅匪七個師》,1948年12月25日,太岳《新華日報》號外;《七七大游行午后出發》,1949年7月7日,《新華日報》號外;《中央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10月1日,《新華日報》號外。

      1948年12月25日,太岳《新華日報》號外

        日前,朱軍華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又收獲到一份品相完好的太岳《新華日報》號外。這份號外是1947年9月30日出版,標題為《推翻蔣介石萬惡統治 全國反攻勝利展開》,文章正文第一句寫到:“人民解放軍全國性反攻今已開始……”

      總策劃:雙傳學 顧雷鳴

        執行策劃:王曉映

        記者:劉霞 白雪

        視頻:鄧宇軒

        歷史顧問:趙劍波 顧生蓉

      標簽:號外;毛澤東;重慶;新華日報
      責編:戴鳴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晚上睡不着正能量网址入口|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国自产拍91大神精品|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牛牛影院毛片大全免费看| 国产一国产二国产三国产四国产五|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少妇性俱乐部纵欲狂欢少妇|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试看120秒做暖暖免费体验区|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男人的肌肌捅女人的肌肌|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上原亚衣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一区二区在线播放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老司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麻豆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三级黄色免费观看| 日本电影痴汉电车|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洗澡与老太风流69小说| 午夜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在线观看高|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中国一级特黄高清免费的大片中国一级黄色片| 欧美freesex黑人又粗超长|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真实男女动态无遮挡图|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