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讀史】孔子盛贊的古代“遺直”“遺愛”及其精神傳承
      2022-08-03 19:20: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束有春  
      1
      聽新聞

        “遺直”“遺愛”是孔子對春秋時期兩位諸侯國國卿的褒獎贊譽。這兩位國卿一位是晉國的叔向,一位是鄭國的子產。他們與孔子同時代,是孔子生前十分敬佩的賢臣。

        叔向,姬姓,羊舌氏,名肸,字叔向,又字叔譽。因被封于楊(今山西洪洞縣),以邑為氏,別為楊氏,又稱叔肸、楊肸。他是春秋后期晉國的賢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叔向出身晉國公族,歷事晉悼公、晉平公、晉昭公三世。叔向和齊國的晏嬰、鄭國的子產、吳國的季札都是當時諸侯國具有重量級影響的人物。叔向的為人“正直”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他對弟弟叔魚的一些問題的處理上。

        據(jù)《左傳·昭公十年》及《孔子家語·正論解》等記載,叔向的弟弟叔魚也是很有才華的,但存在為官貪婪的毛病。晉昭公三年(前529年),晉國以叔魚為代理司馬,在衛(wèi)國的平丘這個地方召集諸侯,這就是“平丘會盟”。當時,晉國軍隊駐扎在衛(wèi)國,叔魚以大國領導人自居,向衛(wèi)國人索賄未果,放縱晉國軍隊中那些負責割柴草的士兵隨意刈草搗亂。

        衛(wèi)國就派屠伯給叔向送來好吃的羹湯和一篋錦,請求他幫助阻止一下晉國軍隊的隨意刈草行為。叔向收下了羹湯,而將一篋錦退給屠伯,讓他以衛(wèi)國國君的名義將錦重新賜給叔魚。屠伯按照叔向的話去做了,結果還沒有等他從叔魚那里離開,叔魚就下達了禁止士兵亂刈草木的命令。

        看來最了解弟弟叔魚的人還是哥哥叔向。衛(wèi)國人通過向叔向、叔魚兄弟倆行小恩小惠,使國家面子得以保住了。

        還有一次,魯國一個叫季孫意如的人,他呆在晉國都城享受快活日子很久了,就是不愿意返回魯國。國卿韓起問叔向,如何才能使這個人回國。叔向說自己沒有辦法,但弟弟叔魚肯定有辦法。于是,韓起就派叔魚前去做季孫意如思想工作。

        叔魚誆騙季孫意如說:“我從一些官吏那里聽說了,正準備為你打掃在西河附近的館舍。您打算怎么辦?”季孫意如感到害怕,趕緊說自己明天就回魯國,不敢再打擾貴國了。

        晉昭公四年(前528年),晉國的兩位大夫邢侯和雍子因爭奪田地而雙方僵持不下,最后竟打起了官司。叔向的弟弟叔魚此時為“攝理”即代理獄官,負責刑罰處理工作。按實際情況,應是“罪在雍子”,要判雍子有罪。但雍子將女兒許配給了叔魚,于是,叔魚就偏袒老丈人雍子而判邢侯有罪。邢侯一怒之下,在朝堂上將叔魚和雍子全部殺害了。

        國卿韓起問叔向,該如何判罰這樁人命案呢?

        叔向說:“他們三人同罪,處決活著的人,再將死者戮尸就行了。雍子賄賂,叔魚枉法,邢侯專殺,他們的罪行是一樣的。自己有錯卻想奪得別人的美名就是昏,貪圖賄賂敗壞為官職責就是不廉潔的墨,殺人毫無顧忌就是賊?!断臅氛f:‘昏、墨、賊,殺’。這是堯舜禹時代的大法官皋陶當年制定的刑罰。請照此辦理吧。”

        于是,殺人犯邢侯被處以死刑,雍子和叔魚的尸體被暴棄于市示眾。

        孔子在知道叔向對這些事情的處理后,頗有感慨地說:“叔向,古之遺直也。治國制刑,不隱于親。三數(shù)叔魚之罪惡,不給他減輕,人們認為這是‘義’,我說這可稱為正直。平丘會盟,指出叔魚貪財,從而寬免了衛(wèi)國,晉國不能算作兇暴。讓魯國的季孫意如回去,指出叔魚欺詐,從而寬免了魯國,晉國不能算是凌虐。邢侯這個案件,指出了叔魚的貪婪,因此按古代刑書把他判了死刑,晉國不能算是偏頗。”

        孔子接著又說,叔向“三言而除三惡,加三利,殺親益榮,猶義也夫”。意思是說,叔向三次說話而除掉三次罪惡,得到三種利益。叔向殺了他的親人而名聲更加顯著,這是因為他做事合乎道義啊!

        我們再看被孔子稱為古之為古代“遺愛”的鄭國子產。

        子產是鄭穆公的孫子,姬姓,公孫氏,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公元前554年為國卿,先后輔佐鄭簡公、鄭定公22年。子產在執(zhí)政期間,既維護公室利益,又限制貴族特權,進行了系列自上而下改革。主要有:整頓田制,劃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將農戶按什伍加以編制,對私田按地畝課稅;作丘賦,依土地人口數(shù)量交納軍賦;鑄刑書,修訂并公布了成文法律;實行學而后入政、擇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子產“不毀鄉(xiāng)校”,愿聞庶人議政,既有民本思想,又保證了政府能有效地管控輿論開放。

        據(jù)《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及《孔子家語·正論解》等記載,鄭國在基層建有“鄉(xiāng)校”以宣傳教化,培養(yǎng)人才,誰知學校師生及平民百姓經(jīng)常在學校里“非論執(zhí)政”,對國家大事發(fā)表不同看法,有些人甚至有對政府不滿的過激語言出現(xiàn)。有一個叫鬷(zōng)明的大夫“欲毀鄉(xiāng)?!?,端掉老窩。子產聽到后,堅決不同意。子產對同僚們說:“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議執(zhí)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否者,吾則改之。若之何其毀也?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立威以防怨。防怨猶防水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弗克救也。不如小決使導之,不如吾所聞而藥之?!?/p>

        子產的話翻譯成白話文是這樣的:人們早晚閑暇到鄉(xiāng)校里游玩,議論政事好壞。他們認為好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認為不好的,我們就改正。為什么要毀掉鄉(xiāng)校呢?我聽說忠言善事可以減少怨恨,沒有聽說用威脅來防止怨恨的。防止怨恨如同防水一樣,大水決了堤壩,遭到傷害的人必然會多,我們就無法去營救了。不如小規(guī)模地放水來加以疏導,不如把我們聽到的話作為治理國家毛病的良藥來采納。

        在子產的堅持下,鄭國的鄉(xiāng)校保留了下來,平民百姓有了一個議論時政的公開場所。子產的理念是與《國語·周語》中邵穆公對周厲王說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思想是一致的。

        孔子在聽到子產所說的話后,感慨地說:“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p>

        子產曾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著名的天人世界觀。認為天體運行的軌道與人事遵行的法則互不相干,否定占星術能預測人事。但子產仍持靈魂不死觀念,認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匹夫匹婦強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厲。這是中國哲學史上對形神關系的初步探討。他還提出了人性觀念,認為“小人之性釁于勇,嗇于禍,以足其性而求名焉者”。是中國哲學史上探討人性問題的開端。

        公元前544年(鄭簡公二十二年),子產以國卿身份隆重接待了訪問鄭國的吳國公子季扎,兩人一見如故,互贈禮物。吳季扎告誡子產說:“鄭國的執(zhí)政者奢侈,大難將臨頭,執(zhí)政的重任必將落到你身上。你若執(zhí)掌政權,一定要謹慎地按禮行事,否則,鄭國將會滅亡。”同年,鄭國公族中良氏與駟氏矛盾激化,對局勢洞若觀火的裨諶說:“上天降禍于鄭國很久了,一定要讓子產平息它,國家才可以安定。不這樣,就將會滅亡了。”由此可見,子產在當時國內國外的聲望是很高的。

        公元前536年(鄭簡公三十年)三月,子產向社會公布政府“刑書”,將刑書內容鑄造在一只大鼎上,“以為國之常法”,令國民周知,便民遵從,從而開啟了春秋晚期政府律公開化的先河。子產去掉了統(tǒng)治階級“刑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神秘色彩,但也曾遭到晉國叔向的反對。叔向曾致信子產,對子產舉措加以指責。子產很客氣地回信說:“正如您所說,我沒有才能,不能考慮到子孫后世,我是用它來挽救當世的。既然不能接受您的命令,又豈敢忘了您的恩惠?”但無論如何,子產“刑書鑄鼎”舉措在我國法制史和社會發(fā)展史上都具有劃時代意義。

        子產外交才能也很突出。公元前529年(鄭定公元年),子產、子太叔輔佐鄭定公前往參與晉國主辦、但地點卻在衛(wèi)國的“平丘之盟”。會盟期間,子產表現(xiàn)出色,強調要按照周禮來確定進貢物品的輕重次序,強調鄭國只是“男爵”,不可以按“公侯”等級來貢賦。子產“自日中爭之,以至于昏”,最后迫使“晉人許之”。

        孔子對此評價很高,引用《詩經(jīng)》中“樂只君子,邦家之基”句,稱譽子產是國家基石棟梁。

        據(jù)《左傳·昭公二十年》(鄭定公八年,公元前522年),子產病重,他以水火為喻,告誡繼任者子太叔,希望他當一個有“德”的領導人,同時強調為政要如“火烈”,使民“望而畏之”,這樣才能不敢靠近而減少死亡;不可如水之“濡弱”,如果治國手段太軟順而使民“狎而玩之”,這樣反而會死的人更多。子產主張為政要“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鬃臃Q之為“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政是以和”。

        數(shù)月后,子產去世,鄭國青壯年痛哭失聲,老人們也像孩童一樣哭泣說:“子產離開我們死去了啊,老百姓將來依靠誰呀!”另有記載說,子產死后,鄭國的男子舍棄玉佩,婦女舍棄綴珠的耳飾,在民巷中聚哭了三個月,所有娛樂的樂器都停止演奏。

        在《論語·公冶長》篇中,孔子對弟子們說: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當子產去世的消息傳來時,孔子是聞訊而涕,流著眼淚和鼻涕對弟子們說到:子產是“古之遺愛”也!

        自孔子以后,人們經(jīng)常用“遺直”“遺愛”來贊許那些一心為國為民、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擔當?shù)臑楣賵?zhí)政者,“遺直”“遺愛”的精神在后世得到不同程度傳承,我們謹舉唐代、明代兩位官吏事跡來說明。

        當歷史發(fā)展到唐代時,有一位叫魏知古的人,在死后,被同僚們盛贊為兼具叔向和子產兩人優(yōu)點的官吏,是古之“遺直”“遺愛”的再現(xiàn)。

        據(jù)《舊唐書》卷九十八《魏知古列傳》記載,魏知古為人“性方直,早有才名”,弱冠年華即成為進士,后累授著作郞,兼修國史;唐中宗李顯神龍初年(705年)被擢拜為吏部侍郞,尋進位銀青光祿大夫。到了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李旦再度登基即位后,魏知古以故吏召拜黃門侍郞,兼修國史,景云二年(711年)被任命為右散騎常侍。

        當時發(fā)生了這樣一件事:唐睿宗李旦的兩位公主金仙、玉真已成人“入道”,按照朝廷皇室規(guī)定,要為她們每人建造一個道觀。當時正值盛夏,農事正緊,但建筑工地仍然營作不止,眾多匠作們頂著酷暑施工。魏知古對此很是不滿意,就犯顏上疏進諫,要求停工或取消施工項目。

        魏知古在諫疏中,先引用《春秋谷梁傳》《尚書》《周禮》《論語》等歷史典籍中的重要觀點,認為朝廷“興土功以妨農”、大肆斬伐正在生長的樹木是有悖古訓的,是丟掉了“為政養(yǎng)人之本”?;实郾菹聻榱私o公主造觀,心中想到的只是要為公主樹功德以祈福祐,但卻不顧民生死活安危,還突然下令,強行拆除民宅,強征民用土地來建造道觀,迫使許多老百姓“扶老攜幼,投竄無所,發(fā)剔椽瓦,呼嗟道路”。

        針對這種“強拆”民居行為,魏知古大聲疾呼:“乖人事,違天時,起無用之作,崇不急之務,群心搖搖,眾口籍籍。陛下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這里的“人”即“民”字,唐代人為避李世民諱而常將“民”改作“人”。

        魏知古也知道,自己如果只是單單向皇帝說說道理是不一定起作用的,于是,他又用自己修國史的身份來提醒嚇?;实郏骸扒覈泻唭?,群舉必記,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是以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夫如是,則君之所舉,可不慎歟!”接著,他又向皇帝亮明自己還有一個諫官身份:“微臣備位諫諍,兼秉史筆,書而不法,后嗣何觀?臣愚必以為不可。”如果皇帝有違背民意民生行為,他要用史家之筆予以記錄在案,告諸后世。

        盡管魏知古引經(jīng)據(jù)典,以史官諫官雙重身份對皇帝施壓,但唐睿宗根本不予理睬。怎么辦?

        據(jù)《舊唐書》記載,魏知古不懼怕皇帝罷他的官,毫不退讓,繼續(xù)據(jù)理力爭,“頃之,又進諫”。這一次他是將進諫內容調整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來提醒皇上,指出:老百姓以君為天,君以老百姓為本,民安則政理,本固則邦寧?,F(xiàn)在國家已經(jīng)出現(xiàn)國庫空虛、太倉米粟難給、官員日增、人力凋敝、先澇后旱、五谷不熟、道路饑饉相望等現(xiàn)象,如果皇上還是一味只知道關心金仙、玉真二觀之建造,不認清當務之急,國家將面臨重重危機。更要緊的是,突厥人“豺狼之心”未滅,對“中國”一直持“首鼠”觀望之態(tài),他們“弱則卑順,強則驕逆”,而當他們一旦弓勁馬肥時,就很有可能“乘中國饑虛”,在“和親”幌子下窺犯我疆土。因此,國家必須要有各方面的充足防備。

        第二次上疏后,唐睿宗沒有生氣,對魏知古“切直”敢言行為表示嘉許,但建造金仙、玉真二觀的事也只是稍微放慢了工期而已。為了建造金仙公主、玉真公主二觀,朝廷先后征發(fā)數(shù)萬民工,耗費達一百萬緡。

        李旦之子“三郞”李隆基于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即位,是為唐玄宗。此時的魏知古已經(jīng)官拜侍中。

        這一年的冬天,魏知古奉命跟隨皇上唐玄宗到渭川畋獵。他不是唱贊美詩,而是獻上了一首諷喻詩,并且還自己表揚自己,稱“詩者,志之所以,寫其心懷,實可諷喻君主”,為自己諷喻皇上的畋獵行為尋找理論依據(jù)。

        唐玄宗沒有怪罪這位老臣,后來還加封魏知古至梁國公、在東都知吏部尚書事。開元二年(714年),他又被調到唐玄宗身邊工作,“上屢有顧問,恩意甚厚”,后來又改授“紫微令”。

        開元三年(715年),魏知古六十九歲病逝,贈幽州都督,謚曰“忠”。當時的御史大夫宋璟聽說魏知古病逝,嘆息道:“叔向,古之遺直;子產,古之遺愛。能兼之者,其在魏公!”其評價如此之高,可謂彪炳史冊。

        又據(jù)《明史》卷一百四十九《夏原吉列傳》記載,明代永樂元年(1403年),浙西發(fā)生大水災,當?shù)卣卫頍o方,朝廷派遣尚書夏原吉前往治理。經(jīng)過現(xiàn)場踏勘,夏原吉向朝廷提出了科學治水方案,得到朝廷認可。整個工程要動用十萬勞動力,夏原吉堅持“布衣徒步,日夜經(jīng)畫,盛暑不張蓋”,與河工們同甘共苦,一道奮戰(zhàn)在水利工程第一線。有人見他這么大的官了還如此辛苦,整日與河工們在一起,就勸他多加休息,不要勞累,他總是回答說:“民勞,吾何忍獨適?”意思是說挑河挖土的老百姓們如此辛勞,決不自己一人貪圖舒適。后來,夏原吉又對蘇州、松江一帶水利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劃,對河道進行疏浚打通,使江浙一帶做到了糧食旱澇保收。由于夏元吉一心關心民生疾苦,賑災減賦,為百姓謀幸福,被當時江浙一帶的人們眾口一詞地夸贊為“古之遺愛也”。

        正是在古代“遺直”“遺愛”優(yōu)良品德的影響和代代傳承下,使得我們這個民族歷代不乏舍生取義、秉公剛直的人,更不乏為民請命、執(zhí)政為民、心系民生的人,中華民族正是在無數(shù)“遺直”“遺愛”的帶動和推動下,不斷向前,永遠發(fā)展。

        束有春 

      2022年8月3日于金陵四合齋

      標簽:晉國;孔子;叔魚
      責編:李蕓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香蕉视频久久久| 国内自拍成人网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欧美多人性受xxxx喷水| 免费大黄网站在线观| 韩国免费毛片在线看|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一本大道香蕉在线高清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中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美女把屁股扒开让男人桶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ass美女下部精品图片| 成年女性特黄午夜视频免费看|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澳门永久av免费网站|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黄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 sss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撒尿bbwbbw|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欧美日韩三级在线|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国产 | 在线免费你懂的|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抓码王57777论坛| 日本chinese人妖video|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欧美高清性XXXXHDVIDEOSEX| 八戒网站免费观看视频|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 国产精品igao视频|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91| 日本最新免费不卡二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