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達藝思六十三
言恭達
▲對于書法,我對篆書用功最久。我愛蕭蛻庵之淵雅淳清、敦厚謹嚴,喜吳昌碩之樸茂雄健、凝重老辣。我將運筆取吳書,裹鋒運行,沉著遲澀,深厚蒼潤,而結體則繼承蕭書,重心下沉,雅重端嚴。為了廣其流而導其源,除了旁涉秦詔版外,更探其上游,博習兩周鐘鼎彝器、銘文,使其神氣敦樸,用力石鼓文字,使其氣格高古。我研究小篆在于“整”、大篆在于“散”的書理,故在用筆、結體、墨韻上加以變化,以求無法之法。
▲例如,1990年后我曾探索大篆書法藝術的變法。曾獲江蘇全省書畫院書法大獎的大篆楹聯——“籩豆同襄則為小相,宰割用假乃登大廷”,一反金文傳統書寫規范,體勢大變,以草書筆意寫出金文靜態中的動感,結體正欹參差有致,墨色善用濃淡渴潤,疾而又留,動而不浮,恣肆而凝練,體現了雄茂超逸的創作風格、馳思造化的創作心態和高屋建瓴的創作思想。由篆入隸,我初從《曹全碑》《乙瑛碑》《禮器碑》入手,既而專習《張遷碑》《石門頌》,旁及竹木簡書、六朝碑刻。而后尤喜高麗《好大王碑》的奇古渾穆,兼而取法。
▲以篆法作隸,裹鋒圓筆,如折釵股,不露吻肩,不執著于波磔挑拂。平實中求險奇,方圓相間,放逸疏朗,以求高古脫俗、率直簡穆之意境。作隸蛻變于篆書,則能通其意以不變應萬變。因酷愛漢晉簡牘書,我學章草直接取法于流沙墜簡。能溯其本源,方得第一義諦。做到作章草蕭散靈動,沉著渾穆而風規自遠。吾書諸體,各有所愛。書篆,喜用澀勢實筆,以求沉著雍容、蒼腴雄渾之風范。書隸,喜平實中求險奇,渾厚中出靈秀,以求高古脫俗。書草,先重章草,求舒展恣肆,開合大度,以雄樸老辣之筆調,得暢達蒼茫之氣息。
▲清逸、蘊藉、渾樸、平和、簡靜是我五十年來硯邊探索的藝術風格。我尤重“清逸”,它是我審美基本傾向。“清逸”,一為清,二為逸。諸如清新、清暢、清蔚,閑逸、淡逸、曠逸,贏得自然、平和、虛靜、簡約、古雅、高踔等氣息。平中求奇,風韻自然。書畫歷來有清濁之分,濁則俗矣。我們追求的書卷氣即清逸氣,不要濁氣、村氣、火氣、霸氣。晉人清簡相尚,虛曠為懷,自生風流蘊藉之氣,且恪守法度,筆墨不失矩度,書學晉唐,其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