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值周恩來誕辰125周年,清明時節,淮安區博里鎮詩聯學會常務副會長邵忠祥撰下楹聯《清明憶周總理》——“燕子聲聲,櫻花燦燦,春盛君何在,已是騰飛日;登天攬月,蹈海擒龍,國強道正馳,遍聽崛起音。”他告訴江南時報記者:“懷念是為了更好地奮斗。”
邵忠祥向記者闡釋他的創作思路,上聯是對周總理的懷念。上分句“燕子聲聲,櫻花燦燦”用典周總理少年時的詩作《春日偶成》中的“櫻花紅陌上”與“燕子聲聲里”,原作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此處用典,借美好春日喻祖國強盛之景。下分句的“春盛”,換以直接口吻明確點出上分句表達之意;“騰飛”又對應周總理臨別好友時說的“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大氣磅礴,氣勢如虹。下聯是對周總理的告慰。“登天攬月,蹈海擒龍”是說中國如今進入“強起來”的新時代,嫦娥飛天、蛟龍入海、天眼觀星、北斗組網……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奮斗,敢于斗爭,勇于勝利。“國強道正馳,遍聽崛起音”表示,周總理生前倡導的強國之道,如今正在實現,中華崛起的聲音處處回響“這盛世如您所愿”。
每年春天,邵忠祥都會來到淮安周恩來紀念館,瞻仰革命事跡。撰寫該聯時,他表示:“周總理一心為公、為國為民的品質值得我們敬仰與懷念。此次清明征聯活動,能號召大家更好地繼承周總理等革命先烈的遺志,發揚為人民服務的無私奉獻精神,做好自己的事業,建設我們的國家!”
(江南時報記者 張梓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