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召政先生者,湖北英山人也,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書法家。英山位于大別山南麓,山川靈秀,人文薈萃,為大發明家畢昇之故鄉,活字印刷術對人類文明之發展貢獻卓越。湖北文源深、文脈廣、文運盛,楚風騷韻養育代代英才,熊召政即其一焉。熊召政飲露餐英,許身華夏,耕煙種玉,精進不止,已出版長篇歷史小說、中短篇小說、散文、歷史札記、詩集四十余部。其政治抒情詩榮獲1979-1980年全國首屆中青年優秀新詩獎,四卷本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于2015年4月以全票通過榮獲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名。
熊召政自書詩斗方
熊召政為綜合修養超異之全才、奇才,妙于文、耽于詩、醉于書。4月2日,“翰墨中華·熊召政詩文書法學術回顧展”于中國美術館展出。展品分華夏根脈、史詩墨象、故國神游、荊山楚水四個板塊,展出各類書法新作140余件,所書內容全部為自作之詩詞聯賦等文藝作品,另有各類著作版本、手稿等,頗具文史貫通、亦詩亦哲、詩書渾化之特征。長期以來,熊召政堅持人民立場,堅守藝術理想,以淵深學養、卓遠哲思、豐沛激情、精湛功力投入創作,承古熔今,厚積薄發,所營藝境清風撲面,靈煙縹緲,可讀出藝術家弘揚傳統、血薦軒轅之耿耿丹心。
熊召政自書聯
詩為華夏藝術之魂,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中華民族為禮義之邦,詩教易教樂教之傳統源遠流長。詩教于啟迪心智、凈化靈魂、淳化風氣意義深遠,熊召政為文之杰者、詩之豪者、書之醉者。1979年所作抒情詩《請舉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一經刊發,震動詩壇,徐遲先生曰:“弄得舉國皆知,群起而支援之。”熊召政詩工舊體,于規矩繩墨之中揮灑才情,題材豐富,寄意幽微,或豪縱,或雄秀,或質樸,或清逸,而出之以自然,情感之豐富性形成風格之多樣性,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出于言外。
熊召政受通儒式教育之影響甚深,自幼習書,結緣楮墨,如醉如癡。文墨兼工為我國之優秀文化傳統,好詩無好字,如字無好詩,情感之抒發難臻圓融高華之境,二者打通戛戛乎難哉。書法為獨立藝術,其物化形式具有獨立之審美功能,于用筆、結體、墨象、布局須經系統訓練方可曉暢抒情,而詩書渾化尤難。熊召政無意做專業書家,由自發而自覺,由自覺而自勵,操觚染翰,深見性靈。熊召政于前賢法書多有臨習,讀帖工夫甚勤,勤墨池筆冢之功。大量文稿以毛筆書寫,化學養為線條,融詩意于神采,樸中見華,秀中見逸,時見風行雨散、潤色開花之妙致。熊召政之書乃學者之書,才子之書,線性清勁,結體靈和,行氣曉暢,風格清雅,讀來怡情暢神。劉熙載曰:“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此言得之。
熊召政自書詩條屏
熊召政以其胸次、學養、才情、功力向廣大審美者奉獻一席視覺佳肴,聞之動心,味之暢神,充分展示傳統文化之魅力,感此而賦:
楚國山川秀,靈氣養菁英。
不知畢子何處,活字促文明。
蹱武前賢奮發,許國丹誠深摯,
一卷九州驚。
歷史聆君說,妙筆寫孤貞。
游文府,養浩氣,種瑤瓊。
如林舉手呼喊,憂樂總牽縈。
線性清寧圓勁,墨彩氤氳豐富,
書意蘊詩情。
凝眾弘菁粹,矢志筑長城。
(作者系湘潭大學教授、詩人,詩書畫美評家,中國李白研究會會員,榮寶齋沈鵬詩書研究會理事,《詩詠中華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