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創新 共繪中國畫發展瑰麗篇章
      “江南文脈——中國畫精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系列報道之二
      2023-11-27 20:58: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錢海盈 張梓揚 張姣姣 錢月明  
      1
      聽新聞

        編者按:

        11月21日,由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和江南時報社聯合承辦的“江南文脈——中國畫精品展”,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正式開幕,薈萃江蘇中國畫名家近60幅力作。結合藝術家們在開幕式和研討會上的發言,本報記者進行了專訪,將他們對中國畫的深入思考和鮮活見解呈現給廣大讀者。

      守正創新 共繪中國畫發展瑰麗篇章

      “江南文脈——中國畫精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系列報道之二

        韓顯紅

        “筆墨當隨人”應是畫家的主動追求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韓顯紅此次參展的作品《忽如一夜清風來》畫的是一幅水墨荷花。這幅大寫意作品以書法用筆,注重筆墨與線條的質量和寫意精神。

        “‘江南文脈——中國畫精品展’薈萃江蘇中國畫名家近60幅力作,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重要階段性成果?!表n顯紅表示,江蘇省中國畫學會與江南時報日前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攜手開啟一次優勢互補、美美與共的“雙向奔赴”。第一次合作展覽的意義非常深遠。

        中國畫的創新發展問題是個大課題。發展是多方面的,包括觀念、技能和使用材料等。韓顯紅認為,首先必須要有創新發展的信心與內在動力,沒有內在動力,發展是難以實現的。

        新時代需要新跨越,如何使中國畫實現現代超越,無疑是當代中國畫發展的一個宏大課題。

      《忽如一夜清風來》 138cm×70cm

        韓顯紅認為,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藝術家,一定要確立“筆墨當隨人”的目標,才能畫好畫。

        一是藝術來源于人民。藝術來源于人民大眾,反過來藝術又服務人民大眾,這就是藝術的價值。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

        二是藝術離不開人民?,F實生活特別是最基層的人民大眾,他們那里蘊含著肥沃的文化藝術土壤,有取之不竭、用之不枯的廣泛資源。深入挖掘他們的藝術語言和動人故事,去創作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是每個藝術家的責任。

        三是藝術回饋于人民。文學藝術為人民服務,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任何時候都不能改變的正確方向。用文藝作品幫助人們去辨別什么是善和惡,幫助人們更深刻地理解現實生活,用文藝作品滋養人們的情感,影響人們的心靈,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江南時報記者 錢海盈)

       

        王立慶

        藝術應勇立時代潮頭


        清初,畫家石濤曾說過“筆墨當隨時代”;當代,中國畫學會創會副會長、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高云說“筆墨當隨人”。作為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舞臺美術研究所所長,王立慶認為,這從不同角度詮釋了藝術的本質。

        在王立慶眼中,藝術應“順其自然,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他認為,順勢而為是中國畫創新發展的重中之重,要求美術人了解中國畫,中國畫家更加了解和融入生活,進而了解中國畫走向世界作為文化輸出所具備的責任與使命。

        此次,王立慶參加“江南文脈——中國畫精品展”,帶來了他在婺源寫生的圓滿收官之作。一天下午,天氣突然陰沉,雨勢漸大,王立慶在廊邊和房主人邊聊天邊享受陣陣飄來的金桂花香。鴨群在河中逆流而上,鄉親們濃濃的鄉音鄉情,貓咪獨自悠閑地坐在欄桿旁……“這一切是那么地享受!如果不是下雨,又怎能欣賞到如此美景?這時,我靈光一現,迅速把畫架重新支起,將此場景記錄下來,取名為《東園棗樹桂花香》。”

      《東園棗樹桂花香》 68cm×68cm

        如何在時代大潮中勇立潮頭,把美術創作寫到民族復興史上,使之成為一個行業民族復興的美術力量,是美術創作在當代的一個重要議題?!八囆g家們應當用實際行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主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蓖趿c表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求中國文藝事業的崛起、美術事業的全面進步,自己作為這一偉大事業的實踐者,責任重大。

        (江南時報記者 張梓揚)

       

        張廣明

        藝術要守正創新更要喜聞樂見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揚州是著名的江南古城、水運城市。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南京工業大學二級教授張廣明此次參展作品《思君兮水鄉》正是對江南水文化的體現?!拔沂菗P州人,從小就生活在水鄉,所以對江南文化有一種偏愛,我畫中描繪的碧波綠浪、萬頃沃野給人一種富饒幸福、寧靜和美的感覺。”張廣明對江南時報記者說道。

        從小喜愛中國畫,到大學參加社團,學習各種書畫知識……張廣明對中國畫的接觸與探索從未停歇?!拔彝ㄟ^學習書畫理論知識指導繪畫,又通過反復練習實踐增加對理論的理解。隨著時間推進,人文修養提升,對于中國畫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所以也更能通過繪畫表達自己心中情愫?!?/p>

      《思君兮水鄉》 138cm×70cm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文化自信,才能用文化振奮民族精神。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有著延綿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沒有斷層的民族文化。中國畫是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傳統。對于如何創作一幅好的中國畫,張廣明表示:“首先要有意境之美,通過意境表達心中所思所想,通過筆墨呈現給讀者視覺體驗,讓讀者欣賞后產生想象和共鳴。一幅好的中國畫,就是既要讓專業人士感覺到畫家的守正創新,同時還要讓大眾所喜歡和接地氣,因為藝術本身是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畫的一個價值體現?!?/p>

        今年6月,“明泉廣韻——張廣明中國畫習作展”在新華全媒體藝術館展出。此次再次受邀參展,他激動萬分。作為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張廣明認為,畫家要用手中的筆來表現時代特征和生活氣息,要更多地走進祖國大好河山、田野風光,創作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畫。此外,要讓藝術更具生命力、傳播力,還需要媒體的力量,讓更多人感受到新時代文化藝術的魅力。

        (江南時報記者 張姣姣)

       

        徐生華

        讓現在的創新成為將來的傳統


        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海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生華以中國畫畫海,尤擅畫氣勢磅礴的大海,筆精墨妙、氣韻生動,借海舒懷,被譽為“海洋畫家”。其作品被多地美術館及博物館等收藏和懸掛。

        “以海洋表現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向往,是我作為海洋畫家的終身追求?!贝舜螀⒓印敖衔拿}——中國畫精品展”,徐生華向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捐贈了作品《霧起海上漫山間》。該畫以純墨色的形式,展現了萬里海疆的遼遠磅礴,以及作者內心深處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祖國大好山川的贊頌。

        從古至今,大師的誕生,技法的出現,畫派的形成,都離不開地域和生活環境,各種表現方法不斷豐富,是“師自然、師造化”的必然結果。人們在“師自然、師造化”中不斷發現,不斷創新。徐生華表示,如果一個創新沒有離開中國畫的本質并得到歷史承認,那么現在的創新就會成為將來的傳統。

       《奔騰的浪花》 138cm×70cm

        翻開中國幾千年沉甸甸的歷史畫卷,我們很難找到描繪海洋山水的作品。古人創造了許多具有豐富表現力的皴法和技法,卻難以用來表現浩瀚無垠、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大海。西方油畫早在18世紀前就出現了描繪大海的畫家及作品,而在中國歷史上,除了部分文學作品和詩作外,幾乎見不到與之相關的繪畫作品,即使有偶爾之作,表現的水法也是千古一面的江、河、湖、潭單一的傳統線描??梢哉f,中國畫表現海洋題材,在中國美術史上是一個空白。

        “這對于今天的海洋畫創作,幾乎無從尋找可借鑒的東西。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因為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就可以有無窮盡的創作空間。大海豐富而奇異多變的景物,使得中國山水畫表現領域拓寬,是畫家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和寶庫?!毙焐A認為,中國畫在各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脈搏,當今的畫家應把視野放得更加寬廣,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材,才能更有智慧地形成自身風格特色,從而凸顯中國畫詩一般的語言,在新時代賡續發揚筆墨精神。

        (江南時報記者 張梓揚)

       

        樊蕾

        新時代中國畫要思想和畫材上創新


        新時代中國畫如何創新、發展和傳播?江蘇省中國畫學會常務理事、美國創研基地負責人,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培訓中心導師樊蕾表示,中國畫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底蘊,經過千年積淀,形成完整的繪畫體系和理論,一直延續至今,仍保持著它特有的藝術形式和表現方法,為藝術家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當代藝術發展的趨勢是傳承與創新相融合,在傳承的基礎上要有時代精神和時代思想。

        樊蕾認為,新時代中國畫創新,首先畫家要思想創新。藝術不能以單純的形式而存在,它是畫家在文學、文化、哲學、科學、歷史、經濟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作為藝術家,不能拘泥于藝術圈,要集思廣益,多接觸社會,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觀察和交流了解藝術之外的社會現象及社會普遍意義上的人性,通過積累和總結,把各種人文和素養歸為創新性的思考,創作出具有時代性、創新性的作品。高云會長曾經講過,一位優秀的藝術家要深入生活,感悟人生,收集大量素材,廣博學識。在創作中要從人性、人文、人需三方面思考。以人為本,不僅要有藝術修養,還要有政治思想修養,以及其他方面的涵養,才能創作出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好作品。

      《好和》 95cm×65cm

        其次,畫家要在畫材上創新。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運用新的繪畫材料和技術,結合現代審美觀念,展現出具有時代感和個性化的中國畫作品。在創作中,我們還可以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傳統中國畫與數字技術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新的繪畫形式。

        中國畫是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它有著實用價值、社會價值、美學價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傳承的意義。我們要保護和傳播好自己的文化遺產,利用各種媒體平臺,加強文化交流,讓更多人接觸了解中國畫并將其發揚光大。

        (江南時報記者 張姣姣)

       

        朱群

        中國畫傳承創新源頭在“心”


        本次畫展,江蘇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副秘書長朱群用大寫意的手法,帶來作品《冰雕雪雨不曾衰》,取自他創作的一首詩:“君愛牡丹我愛梅,冰雕雪雨不曾衰。縱然深谷無人曉,一樣春意十分開。”“梅就是我,我就是梅。”他說。

        梅蘭竹菊題材素來為歷代中國畫家所青睞,是傳承文脈、表達文風、傳遞心聲、抒發情感、寄托精神、表達高境的永恒主題和載體。朱群表示,梅花傲雪凌霜、沖寒報春、堅貞不屈,位列“四君子”之首,更是文人高尚情操、堅毅品質和民族魂魄的象征。“梅花精神時刻昭示、激勵著我們前行,不管遭受任何磨難和困苦,都要不屈不撓,無所畏懼?!?/p>

        朱群從心源的角度,暢談對中國畫傳承創新以及“筆墨當隨人”的理解?!皶綗o求品自高”“心底無私天地寬”——中國畫筆墨實踐就是內修的精進過程?!爸械眯脑础?,是講筆墨造化的源頭在心,什么樣的意念覺知,則筆墨即顯何種道行的淺深,這種道行的實現,千錘百煉,兀兀窮年,沒有終極。我見,人見,天地見,一覽無遺;小我,大我,無我,一派天機。道無盡,意無盡,行致遠。如此往復,無有疲倦。

      《冰雕雪雨不曾衰》 138cm×70cm

        對于新時代中國畫如何創新、發展和傳播,新時代中國畫創作如何體現“筆墨當隨人”的問題,朱群認為,歸根到底是“歸心”。中國畫的筆墨心相,就是印證“我與自己,我與他人,我與天地”的和諧。大則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無非在心。我賞天下美好之畫,就是見天下美好之事、天下美好之人。故見字如見人,見畫如見人。

        “林散之先生曾書‘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超凡脫俗的筆墨追求很難,得到了就是逸氣仙境。我想,當別人看到我們的人已經不俗了,字畫不俗了,中國畫的創新、發展、傳播就真切自然地做到了,就像我對歷代經典作品一樣的敬仰,因為心心相印,心心相吸,而且這種相印、相吸超越了時空?!敝烊赫f,宇宙萬物都具生長姿態,中國書畫也是,書畫家要拓寬眼界、躬身觀心、修身自養,秉持清廉質樸、浩然正氣。

        (江南時報記者 錢月明)

      標簽:中國畫;江南;江蘇省
      責編:滕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情岛论坛免费观看大全在线| 777奇米影视四色永久| 日韩在线看片中文字幕不卡|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jizz18日本人在线播放| 日韩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高清|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老师您的兔子好软水好多动漫视频 | 日批视频在线看| 好吊日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男人用嘴添女人下身免费视频| 国产一级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xxx日本人18| 婷婷久久五月天|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校园性教k8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 好男人官网资源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欧美精品一二三|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天天躁夜夜踩狠狠踩2022|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高清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下载| 国产ts在线播放|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日本www.色|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污污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