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開新
      2023-12-03 19:30: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衛彬  
      1
      聽新聞


      借古開新

      □ 衛彬

        魯迅先生在談及中國新文化理想時說:“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這種對傳統進行創造性轉化的觀念,表現在劉燦銘的書法中,即是借古開新。通觀劉燦銘的書作,我們或可說“借古開新”是其書法創作的“辯證法”,以古為師,深入研習傳統經典,續其血脈,又鑒古觀今,在古與今的碰撞中,別開新面。

      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198cm×198cm,草書,2022

        本次展出的是劉燦銘近年來創作的60余件書法精品,諸體兼備,臨創結合,既有尺牘小品,亦有鴻篇巨制。其中臨摹歷代經典作品20余件,占作品總數的三分之一,充分體現出他書法創作中一直注重的“借古開新”的整體風貌。所謂“借古”,是他對傳統經典進行了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習,既是孜孜矻矻的追求,也是一種恒久的堅守,這點從本次展覽的臨摹作品中可以約略窺得一二。既有金文、漢碑、唐楷等金石碑刻,亦有簡牘、敦煌遺書等新文物資源墨跡,更囊括了“二王”、蘇軾、米芾等傳統經典帖學。淵遠的傳統書藝,在燦銘筆下呈現出深廣、嫻熟之氣,無論是大草的縱橫開闔,還是小楷的方寸圓融,他皆得心應手,揮灑自如。

      王羲之《蘭亭序》

      364cm×145cm×2,行草,2022

        但是,“古”并非凝固、一成不變的。因此,“開新”是指劉燦銘的書法取向源于傳統,又不囿于經典的光環。但他并非要破舊立新,而是借助對傳統經典的廣泛學習,采取新的排列組合,通過不斷變通與疊加,使傳統經典審美呈現出新的面貌。在其數十年的書法研習中,他一方面不斷從新出土的書法文獻中獲得審美上的體認,另一方面,也從當下的時代景觀中分析、記錄各種風向與變化,從而構建自身書法藝術的主體性。

      臨蘇軾《令子帖》

      30cm×27cm,行書,2022

        劉燦銘書法的“開新”還有一層意思,即避免陳陳相因,從書法與現實的不同角度,尋找屬于個體的藝術密碼,進而獲得一種差異性與生命力。

      臨王羲之《遠宦帖》

      70cm×68cm,草書,2019

        為什么這些帶著獨特書寫性質的作品,會擊中我們的心靈?首先是一種不拘一格的審美態度,當一種藝術被約定俗成的模式固定之后,就不可避免地具有標本性質,因此即便臨帖,他也不單單追求形似,而是鮮明地烙上了個體獨特的劉氏印記,一種精神的紋路,那是書家特殊的個性與靈感的注入。從書法本身的發展來看,其“真”與“美”的規則也處于一種流動之中,那些無名的寫經,那些不為人知的簡牘,似乎也從另一個方面緊緊抓住了我們的心。

      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137cm×140cm,楷書,2022

        由此,燦銘的書法較多地呈現出一派天真的氣象。燦銘的書法語言,舍棄了很多的修飾與累贅,這并非是離群索居,而是找到了心靈深處別樣的呈現方式。維特根斯坦說,“想象一種語言意味著想象一種生命形式”。燦銘書法的特殊造型,乃是為了進入自由與純粹的精神世界,既和盤托出真實的心靈,又在當下與藝術碰撞的層面,極簡地、直截了當地融入當代生活,且豐富了書法的審美意蘊。

      節臨《六朝寫經》

      16cm×71cm,小楷,2020

        傳統樣式的書法在與當代精神生活的藝術融通中,借古開新尤為重要,借古不是復古,開新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奉天法古”“奉常處變”。燦銘的書法觀其實是一種多元、辯證的歷史觀,正因如此,他的書法不拘囿于某一種觀念,而是將生命作為藝術品,在歷史的過渡與中間地帶,尋找一種詩意棲居的“生命風格”。

      摘自《向世界講好大運河的故事》

      35cm×60cm,行草,2022


      《百喻經》選

       

      27.5cm×24.5cm,小楷,2022


      《一庭萬卷》聯

       

      138cm×34cm×2,行草,2022


      臨王羲之《蘭亭序》

      16cm×96cm,行書,2022



       

        章劍華:劉燦銘的作品“色香味”俱佳

        (江蘇省文聯主席)

        劉燦銘的作品就像是一道道淮揚菜,色香味俱佳。所謂色,就是墨色。他在書法創作中非常注重墨法的掌握和運用,每個字、每幅作品都具有層次感和豐富性,增加了作品的美感。所謂香,就是書香。劉燦銘是一位學者型書法家,他善于閱讀、思考和作文,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這些特質滲透到他的書法創作中,使作品顯得文雅儒逸。所謂味,就是味道。書法的味道就是書法作品的個性,個性蘊含在共性之中。他從傳統碑刻和帖學中兼收并蓄,同時將寫經體、章草、小草、標草有機融合,創造出獨特而強烈的書法風格。他既尊重傳統,又能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面貌。通過細細品味和欣賞,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作品的魅力和獨特之處。

       

        孫曉云:在根植傳統的基礎上展現三個“新”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書法家協會主席)


        此次展覽展示了劉燦銘多年來的書法創作實踐和學術研究,體現了他根植傳統、善于思考的為藝為學精神。同時也展現了他的三個“新”——取新法、思新路、創新貌。他取法“敦煌文書”形成了自己的個人風貌;他擁有獨到的思考和視角,不受周圍藝術流派和風格的干擾,沿著適合自己的書寫道路自然前行;他融冶諸體勢,展現了獨特的個人風格。中國書法承載著記言錄史、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中國精神的象征。我們每一位書法家和書法工作者都應當以實際行動投身于這個時代,滿懷信心地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賡續歷史文脈,光大優秀傳統,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書法的新面貌。

       

        陶勇:南航人眼中的劉燦銘是“學者”更是“師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


        劉燦銘是一位融通古今、技藝高超的學者,更是一位敬業愛生、以文弘道的師者。劉燦銘人生中最寶貴的30年,是在南航度過的,他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大愛情懷和一名文藝工作者的高超造詣,為南航的藝術人才培養、藝術文化熏陶作出了重要貢獻,讓美術、藝術與科學技術在南航學府中更加相得益彰、相映生輝。本次展覽作品既體現了他對書法內蘊和古法的傳承,又融合了時代精神和中國特色,不斷創新,為當代書法家樹立了典范。劉燦銘的成就離不開學校和社會的培養,也離不開江蘇這片他生長于其中的沃土。江蘇書法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涌現出許多名家。他們為傳承中華文化、繁榮江蘇文化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標簽:江蘇省;書法;文聯主席
      責編:滕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小草| 日韩亚洲欧美视频| 四虎在线免费播放| 老司机久久精品|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av色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脱视频网站| 国产剧情麻豆剧果冻传媒视频免费 |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 两个人看的www日本动漫|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www电影| 亚洲黄色在线网站| 老太bbwwbbww高潮|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97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最新| 成人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免费被黄网站在观看| 萌白酱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一个色中文字幕| 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一区二区| 中文有码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精品72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A三级三级| 免费黄网站大全| 国产高清美女**毛片| www.羞羞视频| 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在线播放| 狠狠色综合色综合网络| 午夜a一级毛片一.成| 肥老熟妇伦子伦456视频| 国产国语对白露脸正在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