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巷村夜景
3
公司的員工對丁其全既敬又畏。敬的是他古道熱腸,急公好義,喜歡幫危濟困,員工有了孩子入學、家人生病、大學生畢業找工作等難處,找到他,他定會一幫到底。畏的是他脾氣急躁,有時讓人下不了臺面。但每一個人都深知,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對事不對人,今天批評了你,第二天照樣若無其事,與你有說有笑。近幾年,祁巷村有4名年輕人被提拔到其他村和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其中有人就被他多次批評過,雖然有點難堪,但事后沒有人說他不好。夏錦陽實話實說:老丁之所以發出高頻音量的批評,常常是因下屬工作上的缺點影響了大局而著急。他性子急,辦事要求既快又好,叫他溫文爾雅、輕言細語地指出問題,他做不到。這種批評,對個人的成長和進步其實是略顯苦味的寶貴營養,對事業發展也是有好處的。
所有來到祁巷的鄉賢們,各有各的個性,有人溫和、有人急躁、有人快人快語、有人沉穩內斂,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勤于思考、善于表達、積極主動、認真負責、職業操守好、不會混日子、不說恭維話。曾有鄉賢對公司的財務管理、實踐課程設置、安全保障和員工素質提升等問題跟丁其全推心置腹地交流過,也有人為某項工作與丁其全臉紅脖子粗,對此丁其全認為,“鄉賢提批評意見的出發點是為了祁巷好,這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優良風尚,我們尊重他們,信賴他們。為人處世,發展事業,一定要胸懷寬廣,有容人之量,由爭執達成的一致意見最有含金量,具有科學的意義,非常寶貴啊。”
丁雪其
《美麗祁巷》雜志主編丁國壽是祁巷村由弱到強、由窮變富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早在2011年,他從中學校長崗位退休后,便被請到了祁巷。那時,丁雪其是村委會主任。村里沒有辦公室,開會研究工作都在丁雪其家里。整治環境、疏浚河道、修橋鋪路、流轉土地發展高效農業、開挖小南湖發展旅游業等一個個重大議題,都是在丁雪其家里研究決定的。村里的會議都有認真詳細的記錄,而記錄員正是丁國壽。
2014年,祁巷村舉辦大型燈會,這是興辦旅游的第一槍,目的是打響祁巷的知名度。這一創意正是丁國壽與丁其全、丁雪其閑聊時碰撞出來的。后來,抓住教育部提倡學生素質教育、提高勞動技能的機遇,泰興市教育局、祁巷村和金辰公司三家合作,建設1.0版的泰興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與全市十三所中小學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祁巷村的社會實踐教育產業迎來迅猛發展。
丁國壽是栽培芋頭的高手。在千畝香荷芋基地建設中,他發揮了重要的參謀作用。芋頭旱不得,澇不得,有機肥料只認草木灰、雞糞、兔肥、豬肥。芋頭實行一年一換的土地輪作,不能盯住一塊田地永久不變地種下去,否則芋頭長不大。到了六七月份,芋頭的莖葉開始蓬勃向上,壓荷就要緊跟而來。芋頭根部會分岔出點點綠芽和細枝蔓葉,如任其瘋長,會吸走芋頭主桿莖葉的肥力,而且不長芋頭。所謂壓荷就是把芋頭根部的枝葉鏟除,覆蓋上泥土,把它轉化為芋頭生長的綠色肥料。夏天氣溫高,芋頭的葉片像荷花葉片肥碩,壓荷的農人躬身其中,在機耕大道上是根本看不見人影的。為防止悶熱中暑,負責巡視工作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大聲呼喊農人的名字。芋頭從每年三月下種,到十一月收獲,歷經栽種、培育、施肥、壓荷、管護、采挖、貯存、包裝、銷售近十個環節。
在祁巷,芋頭好比金子。末等的十元錢一斤,最高等級的五十元一斤,一斤芋頭大約八九只,劃下來五塊多錢一只,等于優質蘋果的價錢。在芋頭的貯存保管上,剛開始沒經驗,凍爛了很多。經過反復研究探索,在冷凍庫以5攝氏度的溫度保存口感最佳,一年到頭都有芋頭吃。
4
為調查祁巷村鄉村振興的艱辛歷程和巨大變化,筆者二下祁巷,與丁雪其和八九個鄉賢面對面傾心交談,聆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心跳。鄉賢們告訴我,他們到祁巷來,在付出自己辛勤勞動的另一面,也獲得了精神的愉悅和成長,這也是人生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在周紅身上尤其明顯。
2013年3月,45歲的周紅來到祁巷,除了會計業務,其他都不懂。她剛剛接手旅游業務時,領導請她拿出某個團隊的接待方案。她的頭頂嗡的一聲:方案?什么叫方案?對人數、接站、送站、行程及參訪活動、食宿安排等毫無概念。但周紅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她很快進入角色,熟悉和精通業務,成為團隊中的主力隊員。
當年的祁巷以農業種植和水產養殖為主業,農家樂業務紅火,她先做農家樂會計,空閑時間幫著餐館端盤子、掃地、抹桌子、開觀光車、與經銷商談判、簽合同、盤點貨物、查對賬單……公司所有地板式的崗位,最臟最苦最累最吃力不討好的活兒,她都干過。她常常最先一個來,最后一個走,游客觀察問題的角度,分析問題的方法,她都用心銘記和揣摩。周紅感慨萬千:在祁巷奮斗了十多年,我才深深懂得,一個人的成長為什么要從最基層最小的事做起!最基層的人沒有依賴心,沒有非分之想,從早到晚面對的是層出不窮稀奇古怪的矛盾和困難,只有把它們一個個扎實解決掉,你才能跨越過去。
周紅說,想睡覺的人永遠叫不醒,想干事的人終究會成功。沒有祁巷這個舞臺,我還是一個家庭主婦。
今年60多歲的丁文彬是土生土長的祁巷人,拉二胡,寫劇本,是富有情懷的老文青。幾年前,他從初級中學校長崗位退休后,回村擔任農民藝術團首任團長。村里建立了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反詐禁賭會、治保委員會、調解委員會,農民藝術團利用身邊人身邊事,自編自演小品、相聲、表演唱等文娛節目,給村民演出,發揮以文化人的教育引導作用。老丁獲知村里有個媳婦野蠻打罵老人的情況后,與道德評議會的成員一起登門對其嚴肅批評教育,這個媳婦誠懇接受了老丁等人的嚴厲批評,對老人的態度有了很大轉變。
去年,祁巷村一、二、三產業總營收額2.6億元,比2019年增長32.8%,其中利潤1560萬元,比2019年增長36.2%。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出租房屋、在公司打工和集體分紅,年收入5860萬元,比2019年增長18.2%。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等國家級和省市縣級榮譽牌匾掛滿村兩委辦公室。丁雪其說,縱向與本村的歷史比,祁巷村是發展進步了,但橫向與其他鄉村振興的示范村比,祁巷還有不小的差距。如果沒有鄉賢們的傾情奉獻和支持,祁巷村的發展沒有這么快,老百姓的生活沒有這樣好。鄉賢們把人生中的豐富經驗和才華在祁巷展現,這是祁巷人民的驕傲。
祁巷村里把鄉賢當成榮譽村民,每年召開一次鄉賢座談會,向他們通報村里各項工作以及來年的工作打算,聽取大家對產業融合、安全質量、品牌塑造、家風傳承、村級治理等各個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丁雪其說,祁巷是鄉賢們的鄉愁,他們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反哺給了這片土地。希望在這片熱土上,天南海北的祁巷鄉賢們紛至沓來,干事創業,在鄉村振興中產生更加溫暖、持續、強大的能量,這是祁巷村民最大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