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在可可托海》
文/龔學明
可可托海有沒有海
它擁有的
深廣和碧藍 在一首歌里
有過 來的人都堅信
這就是海
我從白天走到黑夜
在一條通往可可托海的公路邊
見到出走的駱駝
它們中有沒有歌中的那只
戈壁上沒有任何的聲音
像什么也沒有發(fā)生
我在中午走進這個鎮(zhèn)子
山崖上石頭壓著石頭
溪中的水在奔流
它們流往與我相反的方向
它們其實經(jīng)歷很多
逃離也是一種選擇 因此
理解那個不辭而別的姑娘
成片的青青小麥 與我一樣
突然 氈房還在 牛羊啃食
只是可可托海的礦已經(jīng)封存
我相信愛就像那些稀有金屬
它們無比珍貴
因此使用必須節(jié)省 等待時候
今夜,我在可可托海鎮(zhèn)
彎月升起 白樺樹又在凝望
我只有這一夜
你是否返回 或者前來
古時的你 今天的你
北方的你 南方的你
我們不只擁有愛情 親情
也擁有美妙的悲傷 孤獨
(奔騰的額爾齊斯河從可可托海向遠處滾滾流去。 龔學明 攝)
讀龔學明詩歌《今夜,我在可可托海》有感
《今夜,我在可可托海》是龔學明老師新近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歌,這首詩以獨特的韻味和情感,帶領(lǐng)我們走進了一個既真實又夢幻的境地。詩人以其細膩而深邃的筆觸,描繪了一個關(guān)于可可托海、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人生感悟的動人篇章。
詩歌開篇便提出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可可托海有沒有海?”這個問題似乎是在詢問一個地理常識,但實際上是詩人對情感世界的一種隱喻和投射。可可托海,這個聽起來像是海的地方,其實并沒有海,但它所擁有的深廣和碧藍,卻讓人仿佛置身于大海之中。這種巧妙的轉(zhuǎn)換,不僅展現(xiàn)了詩人高超的語言技巧,也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思考人生和愛情的新視角。
詩人在白天走到黑夜,將讀者的視線引向一條寂寥的公路和蒼茫的戈壁。見到出走的駱駝而產(chǎn)生“它們中有沒有歌中的那只”的疑問和關(guān)心,以及茫茫戈壁無聲的回應與漠然,這些場景的描繪,不僅增強了詩歌的畫面感,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身臨其境的孤獨和寂寞,使得詩歌的情感表達更加真摯動人。
在中午走進這個鎮(zhèn)子,詩人看到了山崖上石頭壓著石頭,溪中的水在奔流。這些景象,雖然平凡,但卻充滿了生命的力量。詩人通過這些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無常。同時,他也借此表達了對那個不辭而別的姑娘的理解和同情,逃離雖然是一種選擇,但背后的無奈和心酸卻是難以言說的。這些描述都是詩人情感的載體,它們與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相互呼應,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情感世界。
詩歌中還有對青青的小麥、氈房和牛羊,以及已經(jīng)封存的礦的描寫。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場景,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對這些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特別是用稀有金屬來比喻愛情,相信愛就像那些稀有金屬,“它們無比珍貴/使用必須節(jié)省/等待時候”,不僅表達了對愛情的珍視和期待,同時也暗示了愛情的可貴和稀缺,更是深化了詩歌的主題,使讀者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詩人的情感世界。
詩歌的最后,詩人通過對升起的彎月、凝望的白樺樹等意象的描繪,提出了“今夜,我在可可托海鎮(zhèn)”的命題,這不僅是對自己當前所處位置的一種描述,也是對自己情感狀態(tài)的一種揭示。這里的可可托海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而是升華成為一個融合了愛情、親情、悲傷、孤獨等多種元素的情感之海。而詩中的“你是否返回/ 或者前來 古時的你 /今天的你 北方的你 /南方的你”,更將這種情感之海的廣闊無垠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詩人通過這些來自不同時空、不同地域的“你”,讓我們知道:可可托海如同更多的地方一樣,這些情感自古至今都存在,人們在相同又不同的情感中生活,尋找著屬于自己的幸福和歸宿。
詩歌的魅力在于其能夠觸動人心,引發(fā)讀者的共鳴。《今夜,我在可可托海》正是這樣一首具有普遍性和深刻性的詩歌,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詩中所表達的情感不僅僅是詩人個人的情感體驗,更是人類共有的情感體驗。我相信,每個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歌的同時,都能感受到自己內(nèi)心的共鳴和震撼,思考人生和愛情的真諦,也會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感悟和啟示。
(可可托海礦坑。 龔學明攝)
徐勤簡介:女,江蘇儀征人,揚州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有作品刊于省、市級報刊。曾在面向全國圖書館開展的“我的書房故事”主題征文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在江蘇省文化發(fā)展基金會、揚子晚報舉辦的“祖國,我親愛的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國詩歌大賽和“我心向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全國詩歌大賽中,分別獲得三等獎和優(yōu)秀獎。
龔學明簡介:男,江蘇昆山人,現(xiàn)居南京。揚子晚報高級記者,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副會長。 長期致力于新聞和文學的寫作,在《人民文學》《詩刊》《中國作家》《文藝報》《鐘山》《上海文學》《綠風》《北京文學》《詩潮》《上海詩人》《雨花》《揚子江詩刊》《星星詩刊》《詩歌月刊》《詩選刊》《詩林》《作品》《清明》《安徽文學》《四川文學》《青海湖》等文學期刊發(fā)表詩歌、散文詩、散文、小小說、報告文學等上千篇(首)。獲江蘇新聞獎、全國晚報新聞獎和詩刊社、江蘇作協(xié)等授予的多個獎項,第二屆、第三屆《海燕》詩歌獎,第十二屆《上海文學》詩歌獎,第八屆江蘇省紫金山文學獎,中國詩歌春晚授予的全國十佳詩人和全國十佳詩集獎,第八屆中國長詩獎,新華報業(yè)集團優(yōu)秀編輯獎等。從1991年起,先后出版《爸爸謠》《月光村莊的媽媽》等詩集9部、散文集3部。連續(xù)三年(2016—2018)主編江蘇新詩年選,編輯出版江蘇詩人詩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