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脈|吳江的秋娘渡與泰娘橋
      2024-09-13 10:18:00  來源:江南時報  作者:陳志強  
      1
      聽新聞

        說起南宋詞人蔣捷,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都會提起他的那首《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詞題中的“吳江”,指的是吳淞江,即蘇州河,長125千米,為太湖流域通向上海的重要航道,與黃浦江同為上海的母親河,古稱松江、吳江、松陵江、吳松江等,元代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立松江府后更為現名。該水流發源于東太湖,以前,吳江東門外垂虹橋下之水即是吳淞江,明代初年起,吳淞江下游河道淤塞,源頭日漸淤漲,泄水不暢。至清代源頭北移至吳江城區北側的瓜涇港。吳江地名的由來,即是由于境內有吳淞江流經,故在五代后梁開平三年(909年)置縣時以吳淞江的古名而命名。因此,吳江與吳淞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蔣捷這首詞大致作于南宋亡后,他飄零于姑蘇一帶太湖之濱的時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春,元軍攻破臨安(今杭州),此后,蔣捷開始流浪,在流浪途中舟行流經吳江的吳淞江時,表達自己內心的思鄉之情和感傷國家的無奈之情。上闕起句交代了時序,點出“春愁”的主旨,表現出連綿不斷的愁思。下闕將自己羈旅在外的思歸之情上升為對年華易逝的感嘆。

        詞中有“秋娘渡”和“泰娘橋”,多年來,外地文友們在與我這個吳江人交談之中總要問起這兩個地名。

        “秋娘渡”中的“秋娘”,指杜秋娘,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有一首五言古詩,名《杜秋娘》,詩前有序,序中簡述了杜秋娘的身世。杜秋娘,金陵女,本名杜秋,其母是金陵的歌伎,與一杜姓官員相愛后懷孕,那官員升遷后卻把情人拋棄。杜秋娘的母親含憤生下孩子,無處托養,只好回到金陵的歌舞之所,把女兒帶在身邊。杜秋娘雖出身低微,但天生麗質,聰明好學,從小就在教坊、青樓學習歌舞和詩詞。十年后,她成為才貌雙全的歌伎。15歲時就很出名,鎮海節度使李锜以重金將她買入府中,納為妾。唐元和二年(807年),李锜起兵造反,后失敗,杜秋娘被納入宮中,后受到唐憲宗李純的寵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李恒即位,任命她為兒子李湊的傅姆。李湊成年后封為漳王。后因唐文宗寵臣鄭注用事,殃及李湊,被廢去漳王之位,杜秋娘也被削籍為民,從長安賜歸故鄉金陵。杜牧“過金陵,感其窮且老,為之賦詩”。

        杜牧的《杜秋娘》詩,上半部分寫杜秋娘的曲折身世,下半部分列舉夏姬、巫臣、西施、范蠡等歷代女子男兒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詩中附了一段注:“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李锜長唱此辭。”沒說明這首七絕《金縷衣》是誰所作,后世多歸入杜秋娘的作品,包括清代蘅塘退士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

        杜牧詩中有兩處寫到了“吳江渡”。一處是“吳江落日渡,灞岸綠楊垂”,其中的“灞岸”,是指長安城東的灞橋兩岸,那里有驛站,古人送別友人,常常在這里折柳相贈。另一處是“卻喚吳江渡,舟人那得知”。杜秋娘入宮時從金陵到長安,出宮時從長安到金陵,都經過了“吳江渡”,因此,有杜秋娘兩過吳江渡之說。

        有人或許會有疑惑,吳江在金陵(南京)的東南足有六百里之遙,從金陵到長安、從長安到金陵,用得著經過吳江嗎?原來,在中晚唐時期,金陵非指現今的南京,而是指治地在京口(今江蘇鎮江)的潤州和浙江西道,當時的潤州轄境相當于今鎮江、南京、丹陽、句容、金壇、江寧等地,浙江西道則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的地方,包括現今的蘇南、上海和浙北。如此,從金陵到長安、從長安到金陵,當是要經過吳江的了。

        照為吳江秋娘渡

        另還有杜牧的《渡吳江》詩也可佐證,中有“堠館人稀夜更長,姑蘇城遠樹蒼蒼”之句,從中可知,在吳江渡口遠望,可得見姑蘇城,這“吳江”定是吳淞江無疑。當時的吳江渡口天高地闊,古樹蒼蒼,館驛樓迥,定給杜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他詩中描述的意象。

        “泰娘橋”中的“泰娘”,是唐代蘇州的一位歌伎,其舞態優美輕盈,頗富韻味,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有一首七言古詩,名《泰娘歌》(并引),描述了其生平故事。說泰娘“家本閶門西”,因韋尚書“路旁忽見”,成為其家歌伎,并請樂工教授她琵琶等技藝,使她既能歌又能舞。不久,泰娘便掌握了各種技藝,隨后跟隨韋尚書移居京師。在京師,泰娘嶄露頭角,以新的技藝獲得更高的聲譽。然而,當韋尚書去世后,泰娘流落到了民間,最終被蘄州刺史張遜所得。后張遜因事獲罪,謫居武陵郡,張遜死后,泰娘無所歸依,故日抱樂器而哭。這首詩通過泰娘的經歷,深刻反映了社會變遷對個人命運的影響,也反映了文人對于社會變遷和人生命運的諸多感慨。

        至于泰娘橋,劉禹錫在《泰娘歌》詩首曰道:“泰娘家本閶門西,門前綠水環金堤。有時妝成好天氣,走上皋橋折花戲?!逼渲械摹案迾颉睉恰疤┠飿颉钡摹白畛醢姹尽薄?/p>

        隨著時間的推移,“秋娘渡”“泰娘橋”到了南宋蔣捷的詞里,則成了吳江一帶的地名,指代那里的景物之美。蔣捷的《行香子·舟宿蘭灣》詞里也有“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橋”之句。正式命名為“秋娘渡”的渡口和“泰娘橋”的古橋,可能并不存在,而秋娘作為唐代金陵歌伎(后用以通稱善歌貌美的歌伎)、泰娘作為唐代蘇州歌伎(后以“泰娘”稱呼吳地美婦人),這也為秋娘渡和泰娘橋的象征意義提供了文化背景。

        照為吳江泰娘橋

        近年,在吳江運河古纖道公園內,增添了一景,運河邊上翼然一亭,亭西側立有一尊銅像,是名為杜秋娘的女子手持雨傘在待渡,銅像前一石上刻有蔣捷的《一剪梅·舟過吳江》,亭東南側夾河碧水之上則躺臥著一座小巧玲瓏的石拱橋,南北兩向橋額為“泰娘橋”,此景名為“秋娘渡與泰娘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此景“造”得不是太準確,因不管是杜牧的詩還是蔣捷的詞,都是圍繞吳淞江來寫的,現場景換成了大運河,但從寬而論,似也無可厚非,這大運河與吳淞江在吳江十字交叉,早在隋煬帝時,即在杜牧生前近兩百年和蔣捷生前六百多年就開鑿通航了,當年杜牧和蔣捷來吳江時也肯定舟行過大運河。再則,“秋娘渡”和“泰娘橋”已作為文學形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之中,如此一想,“秋娘渡與泰娘橋”之景出現在吳江也很是順理成章的。

      (美麗的吳江東太湖)

      標簽:吳江
      責編:江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一级毛片完整版| 最近中文字幕大全免费版在线| 免费免费啪视频在线| 野花社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草草影院ccyycom| 办公室娇喘的短裙老师在线视频|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软件 |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品善网 |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日日不卡|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亚洲人成7777| 在线观看av片| 一色屋精品视频任你曰|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中文网| 男人和女人做爽爽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日本电影和嫒子同居日子| 亚洲伊人色欲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 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色多多网站入口|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丝袜情趣在线资源二区| 男人天堂网www|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 男女啪啪免费观看网站|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俺也去色官网| 91麻豆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久久一本色系列综合色|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